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文环专利>正文

蒸馏水连续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706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馏水生产装置,尤其指同时提供两种不同温度蒸馏水生产装置。它主要是热水箱底部具有一加热器、旁侧具有一可提供饮水的出水口,沸腾箱供一连通管与生水箱相通,其底部亦具有一加热器,而上侧借沸喷口连接一蒸汽管,该蒸汽管经过热水箱及生水箱的内部,再与冷凝管连接,该冷凝管的另一端则连接贮水箱,贮水箱与热水箱间借具有抽水泵的水管连接。从而,节省电能,同时能保证蒸馏水生产的连续性。(*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馏水生产装置,尤其指同时提供两种不同温度蒸馏水生产装置。目前,现有的饮水机未能完全杀菌,水中的杂质也无法有效排除,又其滤水器的保养相当繁杂等等,因此,蒸馏水机普遍被采用,但是,传统的蒸馏水机仍存在如下问题1)能源消耗大。2)除了仅能供应冷蒸馏水外,由于贮水箱内的水位不足时,加入冷水会导致已沸腾的水温立即大幅下降,必须重新加热至沸点以上,才能再度产生蒸气,因此,蒸馏水的供应必然会中断,无法连续供给蒸馏水。3)蒸气经冷却成蒸馏水时,散发而出的大量热能无法充分利用,导致大量电力的浪费。鉴此,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供生水箱的设置,形成生水待热区,并借与沸腾箱的入水口内侧所设的球塞阀控制生水箱及沸腾箱的水位使蒸馏水生产形成连续性;第二目的是,借一呈圆筒状、并设置在沸腾箱内的热水供应筒,其与绕管皆可提升热交换面积,从而沸腾箱中吸收热能,无须再耗费电能来加热。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蒸馏水连接生产装置包括贮水箱、沸腾箱、热水箱及冷凝管,其特征是在贮水箱上方设有连通水源的生水箱,热水箱底部具有一加热器、旁侧具有一可提供热饮水的出水口,沸腾箱借一连通管与生水箱相通,其底部亦具有一加热器,而上侧借沸腾口连接一蒸气管,该蒸气管经过热水箱及生水箱的内部,再与冷凝管连接,该冷凝管的另一端则连接贮水箱,贮水箱与上方的热水箱间借一具有抽水泵的水管连接。上述热水箱内设置一加热器。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节省电能,同时能保证蒸馏水生产的连续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图2的分解图。图4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6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中10机体、11出水阀、20生水箱、21入水口(水源)、22出水口、30沸腾箱、31入水口、32沸喷口、33加热器、34入水箱、40贮水箱、41入水口、42A出水口、42B出水口、43出水阀、50热水箱、51入水口、52出水口、53加热器、60蒸发箱、61隔板、70浮球、8热水供应筒、80绕管、801长管、802短管、81外管、A连通管、B蒸气管、C冷凝管、D水管、E风扇M抽水泵。如图1、2所示,第一实施例包括机体10内的生水箱20、沸腾箱30、贮水箱40、热水箱50及连接各箱体的连管。而贮水箱40内设有“球塞阀”(即浮球开关),能使贮水箱内的蒸馏水保持一定量水位,并在贮水箱40外侧设有一出阀43,能供饮水者取用蒸馏水;沸腾箱30位贮水槽的上侧,在沸腾箱内设有球塞阀及加热管,并在沸腾箱30上连接有入水管34,该入水管能补充生水;而旁侧具有风扇E的冷凝管C,其底端泵与贮水箱40连通;当沸腾箱30因沸腾而产生蒸气后,曾经冷凝管C冷凝为蒸馏水,又为贮水箱40收集贮存;以上皆与习知装置相同。如图1所示,贮水箱40系设置在机体10的底部,机体10及贮水箱40的上面系分别具有一出水阀11、43,供给使用者饮用热、冷的蒸馏水。如图2、3所示,生水箱20、热水箱50及沸腾箱30系依序,并排设置在机体10内部、且上述三箱的下侧系设置有一贮水箱40,其中生水箱20背侧系具有一(水源)入水口21及一出水口22,热水箱50前侧具有一出水口52,上侧具有一入水口51,且其底侧设置有一加热器53。沸腾箱30背侧具有一入水口31,上侧具有一沸喷口32,而底侧亦具一加热器33。贮水箱40背侧亦具一出水口42A,上侧则分别具有一出水口42B及入水口41。连管部分,生水箱20的入水口21系与水源连接,而出水口22则借一门型的连通管A,而与沸腾箱30的入水口31跨接。借连通管的连通,使两箱的水位保持相同(即将生水引进沸腾箱30内)。沸腾箱30的沸喷口32系借一蒸管B,而与一冷凝管C连接,使沸喷的蒸气可经冷凝,而凝成蒸馏水,特别是,该蒸气管B在连接冷凝管C之前,并再依序自热水箱50及生水箱20的背侧伸入两箱内,接受两箱的热交换;配合蒸气管B末端所接的冷凝管C,而具有三重的热交换功能。其中,该蒸气管B系为金属材质。上述冷凝管C的末端并连接在下侧贮水箱40的入水口41上;而经过三重热交换后的冷饮水,乃可借该入水口41而流入贮水箱40中,其中,该冷凝管C的一侧,并设置有一风扇E,以增加冷凝管的散热作用。贮水箱40与其上侧的热水箱50之间,系借一具有抽水泵M的水管D而连接,其中,该水管D的下端系连接在贮水箱40的出水口42B,上端则系连接在热水玎50的入出水51;借水管D以贮水箱内的冷饮水抽至热水箱内,再透过内伸的蒸气管B的热交换或低侧的加热器53,将内部的冷饮水变成热饮水。另外,生水箱20及沸腾箱3的入口21、31分别设置一组“球塞阀”(即控水开关及一浮球),使生水箱20及沸腾箱30的供水所形成的水位,在达到“球塞阀”封闭各入水口21、31的极限时,即停止供水;而在水位降低时,再借球塞阀的下降而打开上述的两入水口,以自动供水;使生水箱20及沸腾箱30的水位保持恒定,因而,蒸馏水生产连续进行。热交换方面绕入热水箱50及生水箱20的蒸气管B,其自沸腾箱30所带的热能,系能与前述的两箱进行热交换;也就是,一方面借上述两箱的冷水协助冷凝管C将蒸气冷却成蒸馏水,另一方面则借蒸气的热能,透过蒸气管B而使“热水箱50及生水箱20”的“冷凝水及生水”的温度。再者,生水箱20中已热交换过的生水,系输至沸腾箱30内周进行煮沸故“沸腾箱30及热水箱50”的“加热器33、53”在加热时,仅需要以极小的热能,即可使其达到沸腾箱的沸点或热水箱的热度,所产生的热能乃能充分利用。实际使用时,生水入水口21进入生水箱20中,经连通管A而将生水导入沸腾箱30内,借加热器33的作用而沸腾产生蒸气;蒸气自沸喷口32喷出,透过蒸气管B的导引,仅其所带的热能在热水箱50及生水箱20中被交换掉,而形成温饮水;该温饮水再经冷凝管C而形成冷饮水流入贮水箱40中贮存(可利用出水阀43而取得饮用)。再借抽水泵M的水管D,而将贮水箱的冷饮水抽至热水箱50内,经过热水箱内部的蒸气管B而使其温度升高,再借加热器53而进一步提高其温度或保持温度为“热饮水”(可利用出水阀11而取得饮用)。如图4、5所示,第二实施例主要包括沸腾箱30、热水箱50、贮水箱40及一隔板61,其中,热水箱50与沸腾玎30,系侧向相连形成连体状的蒸发箱60、且两箱间(即蒸发箱的中隔部分)的隔板61,并为一上方呈开放空间的未封闭状;沸腾箱30底侧具有一加热器33;热水箱50除隔板61外的一侧系具有一与冷凝管C相连通的沸喷口32;该冷凝管C的底端系与贮水箱40连通,且热水箱50内连接一水管D至贮水箱40中,而在该水管D上并设有一抽水泵M,使贮水箱40内的温饮水提供至热水箱50内,由热水箱的出水阀11输出热饮水;又在热水箱50内设有一球塞阀,借浮球而控制热水箱50内的水位。借沸腾箱30内的水温及沸腾箱所产生的水蒸气会往热水箱50再进入冷凝管C中,对热水箱内的热饮水进行热交换,达到可自动供应温热的蒸馏水。实际使用上,当沸腾箱30的加热管33加热而产生蒸气后,会通过隔板61的顶部开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馏水连接生产装置包括贮水箱、沸腾箱、热水箱及冷凝管,其特征是:在贮水箱上方设有连通水源的生水箱,热水箱底部具有一加热器、旁侧具有一可提供热饮水的出水口,沸腾箱借一连通管与生水箱相通,其底部亦具有一加热器,而上侧借沸腾口连接一蒸气管,该蒸气管经过热水箱及生水箱的内部,再与冷凝管连接,该冷凝管的另一端则连接贮水箱,贮水箱与上方的热水箱间借一具有抽水泵的水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环
申请(专利权)人:吴文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