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触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393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开关,具体涉及一种轻触开关,包括底座,底座设置有空腔以及设置于空腔前端的凹槽,空腔内设有卡接空间与限位空间,凹槽内设有定位轴,定位轴连接有拉簧,拉簧与设置于卡接空间与限位空间之间的连接片受力连接,连接片处于限位空间的一端通过拉簧与常闭端子受力接触,该连接片的另一端通过拉簧受力卡接在卡接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触片由常开端子以及常闭端子的顶端纵向折弯形成,共通端子设置为H形,第二触片由共通端子顶端的两侧折弯形成,使得端子加工方便;操作时通过连接片与拉簧的设置,可以对使用者反馈不同的施加压力,通过不同的施加压力对使用者产生阶段式的信息,以提升手感避免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触开关。
技术介绍
轻触开关具有接触电阻小、操作力小、规格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在电子设备及白色家电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影音产品、数码产品、遥控器、通讯产品、家用电器、安防产品、玩具、电脑产品、健身器材、医疗器材、验钞笔、雷射笔按键等等。现有技术中,因为一般的轻触开关端子设计复杂、制作困难、占用空间较大,精度难于保证,并且按键操作行程短、使用压力小、操作的手感反馈小,在操作时使操作者不易察觉,可能导致误操作。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说明书CN204927130中,针对是操作的手感反馈很小,不易察觉,专利技术了一种轻触开关,该专利技术在按钮的两侧壁均设有阶梯轨道,各弹性脚的自由端和对应的阶梯轨道弹性紧触滑动配合,形成按钮按压手感反馈结构,但是因此使得端子结构复杂,端子制作困难。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增加操作时的操作感的轻触开关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轻触开关,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按钮,壳体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连接的壳盖,其特征在于:底座上端面设置有空腔,空腔内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端子安装座,端子安装座包括高端子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触开关,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按钮(7),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以及与底座(1)连接的壳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设置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端子安装座,所述端子安装座包括高端子座(36)以及低于高端子座(36)的低端子座(37),所述高端子座(36)内设置有贯穿底座(1)的常闭端子(32),所述低端子座(37)内设置有贯穿底座(1)的常开端子(31),所述常闭端子(32)以及常开端子(31)的顶端分别相向设置有第一触片(34),所述常闭端子(32)的顶端距离常开端子(31)的顶端之间的高度形成限位空间;所述空腔(3)内前端设置有共通端子座(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触开关,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按钮(7),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以及与底座(1)连接的壳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设置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端子安装座,所述端子安装座包括高端子座(36)以及低于高端子座(36)的低端子座(37),所述高端子座(36)内设置有贯穿底座(1)的常闭端子(32),所述低端子座(37)内设置有贯穿底座(1)的常开端子(31),所述常闭端子(32)以及常开端子(31)的顶端分别相向设置有第一触片(34),所述常闭端子(32)的顶端距离常开端子(31)的顶端之间的高度形成限位空间;所述空腔(3)内前端设置有共通端子座(38),所述共通端子座(38)内设置有贯穿底座(1)的共通端子(33),所述共通端子(33)设置为H形,该共通端子(33)的上端分别延伸设置有第二触片(35),所述第二触片(35)与共通端子座(38)的一侧形成卡接空间;所述空腔(3)的前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平行设置有支撑板(41)使凹槽两侧形成按钮插接槽,该支撑板(41)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轴(42);所述定位轴(42)连接有拉簧(6),所述拉簧(6)与设置于卡接空间与限位空间之间的连接片(5)受力连接,所述连接片(5)处于限位空间的一端通过拉簧(6)与常闭端子(32)受力接触,该连接片(5)的另一端通过拉簧(6)受力卡接在卡接空间内;所述按钮(7)的前端两侧设置有支撑部(71),所述支撑部(71)卡接在按钮插接槽内,该按钮(7)中部设有驱动部(73),所述壳盖(2)中心处开设有与驱动部(73)配合的驱动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蹇华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聚电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