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379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包括呈长方体框架结构的柜体,柜体的前、后、左、右侧分别设有与柜体转动连接的前柜门、后柜门、左柜门和右柜门。柜体内设有整流室和控制室,整流室位于柜体内上部,且整流室内设有整流模块,控制室位于柜体内下部,且控制室内设有一次控制设备和出线母排,在柜体表面挂接有充电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直流充电桩,柜体内部设备分区布置,对发热量较高的整流模块设置独立的区域,方便在充电过程中的热量散出,避免整流模块充电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影响一次控制设备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分区设置,可以起到较好的隔离,既提高了操作安全性,也减少了电磁干扰,整个柜体四周均可以打开,便于安装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
技术介绍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严重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电桩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主要用于公共充电站,在安全防护、环境融合、人机交互和通风散热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所采用的充电桩由于直流充桩输出是高压大电流,对控制主电路的器件损耗很大,在充电过程中会大量发热,经常会出现主电路控制触点烧结的情况,在紧急情况下或充电完成后,断不开主电路的情况,这会损坏电动车蓄电池,并且会出现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流充电桩。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流充电桩,包括呈长方体框架结构的柜体,所述柜体的前、后、左、右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柜体转动连接的前柜门、后柜门、左柜门和右柜门。所述柜体内设有整流室和控制室,所述整流室位于所述柜体内上部,且所述整流室内设有整流模块,所述控制室位于所述柜体内下部,且所述控制室内设有一次控制设备和出线母排,在所述柜体表面挂接有充电抢。外部电源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框架结构的柜体(1),所述柜体(1)的前、后、左、右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柜体(1)转动连接的前柜门(2)、后柜门(3)、左柜门(4)和右柜门(5);所述柜体(1)内设有整流室(6)和控制室(7),所述整流室(6)位于所述柜体(1)内上部,且所述整流室(6)内设有整流模块,所述控制室(7)位于所述柜体(1)内下部,且所述控制室(7)内设有一次控制设备和出线母排,在所述柜体(1)表面挂接有充电抢;外部电源与所述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一次控制设备与出线母排顺次串联,所述柜体(1)下端设有引出充电线缆的通孔,所述充电抢与所述出线母排通过所述充电线缆电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框架结构的柜体(1),所述柜体(1)的前、后、左、右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柜体(1)转动连接的前柜门(2)、后柜门(3)、左柜门(4)和右柜门(5);所述柜体(1)内设有整流室(6)和控制室(7),所述整流室(6)位于所述柜体(1)内上部,且所述整流室(6)内设有整流模块,所述控制室(7)位于所述柜体(1)内下部,且所述控制室(7)内设有一次控制设备和出线母排,在所述柜体(1)表面挂接有充电抢;外部电源与所述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一次控制设备与出线母排顺次串联,所述柜体(1)下端设有引出充电线缆的通孔,所述充电抢与所述出线母排通过所述充电线缆电连接,所述充电抢与待充电设备电连接并对其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上部横向间隔设有多个分隔板(8),所述分隔板(8)与所述柜体(1)的侧棱柱连接,且所述整流模块分层设置在所述分隔板(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8)上设有与所述整流模块相匹配的定位导轨(9),且所述整流模块通过所述定位导轨(9)卡接在所述分隔板(8)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柜门(2)上设有控制窗口,所述控制窗口内镶嵌设置有触摸屏(10),且所述控制窗口的一侧设有状态指示灯(11),所述触摸屏(10)和状态指示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潘拥军李蕾何贤伟张光平陶宏杰孟少华汪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