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废水生物处理领域,涉及到利用亚硝化菌群和厌氧氨氧化菌群耦合共生 处理中低浓度含氨废水的一种反应装置,它能有效地持留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共生的微生 物种群,并能达到较高的进水氨氮容积负荷和氨氮去除容积负荷。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氮素的污染而导致的海洋、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水 华"、"赤潮"等污染事件履见不鲜。对废水中氮素的脱除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鉴于物 理化学的脱氮方法的高成本、污泥易转移等缺点,生物脱氮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传 统的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在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相应的产生了越来 越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上,完全硝化过程中较高的供氧消 耗、反硝化过程中需投加大量的外加碳源,以及去除效率随进水氨氮负荷的提高而下降等缺 点,使得人们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节省能源和碳源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目前的新型生物脱 氮技术所采用的反应装置,包括流化床反应器、SBR反应器、气提反应器和固定床反应器等。在实验室的研究中,流化床反应器成功的实现了厌氧氨氧化的新型生物脱氮反应。由于 流化床需要培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共生的生物脱氮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包括在柱状的或长方体状的主体结构中设有上升流区与下降流区组成的内循环反应区,固液分离沉降区,分离沉淀区及设置在本反应装置的上部、由中心筒向上延伸到本反应装置外的气液分离区,由进水桶、进水泵及进水口所组成的该装置的进水区,空气泵及设置在柱状的或长方体状的主体结构上穿孔管曝气器组成的曝气区,在该装置的下部设置有剩余污泥排放口,上部设置有溢流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离沉淀区中设有密实填料区,将分离沉淀区分为密实填料区和沉降出水区,并在分离沉淀区上部设有出水堰,在下降流区设置松散填料区,形成共生代谢的自适应生长区,并在柱状的或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兵,孙艳玲,刘寅,曹建平,司亚安,何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