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一体化生物反应设施,具体涉及活性污泥—生物滤池内回流一体化生物反应装置,属于污水处理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含有大量氮、磷的污水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如A2/O、UCT等工艺,需要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二沉池等四个池体,好氧池出水需要回流泵作用,使部分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实现反硝化;二沉池含磷污泥需要由污泥泵作用部分循环回到厌氧池,实现聚磷菌充分放磷。特别是对于小流量的处理,这些工艺流程复杂、能耗高、不易操作控制与管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涉及污水处理的一体化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如中国专利02116029公开的“一体化A2/O生化系统”、中国专利03133571公开的“序批式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等,但这些技术有的系统自身结构复杂,池体内分为上下两层,有的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抽吸泵及提升泵,增加了运行过程中的能耗,且运行模式较为单一,不能灵活调节好氧、厌氧及缺氧环境,不利于培养优势菌种提高反应能力。综上,现有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设施,存在结构复杂、基建 ...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反应池、进水管(1)、出水管(5),其特征在于:反应池由隔板(13)分成两个反应区和一个分离区,即前段活性污泥区和后段生物滤池区,中间为分离沉淀区;前段活性污泥区底部和后段生物滤池区底部分别与分离沉淀区底部连通,分离沉淀区内部设有折板(10)将沉淀区分为两部分;原水进水管(1)接在活性污泥区上方,出水管(5)设于生物滤池区填料层以上的水位处;活性污泥段下部设有曝气管(2),活性污泥区底部设有排泥管(3)兼作排空管,活性污泥区还设有搅拌器(8);生物滤池区内有填料层设于穿孔滤板(11)上,在靠近填料层底部位置处设有曝气管(7);在滤池段底部和中部分别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劲松,方芳,刘智萍,高旭,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