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使用方法、应用及饲料,所述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铁0.0053‑0.013份,缬氨酸1.4‑2.1份,核黄素0.0005‑0.0009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包括上述比例组分构成的营养组方制备获得鱼饲料,应用于淡水养殖鱼类,可有效预防棉酚诱导鱼肠炎的发生,降低肠道上皮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脱落和皱襞顶端变平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健康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使用方法、应用及饲料。
技术介绍
随着水产养殖及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蛋白资源的短缺已成为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子之一。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我国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之首位。随着棉花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生产有很大发展,亩产量不断提高,其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预期我国棉花的产量会不断提高。棉籽是棉花的种子,其商业上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油和棉粕。棉籽油用于沙拉油和食用油,氢化后作酥油和人造奶油。棉粕是我主产的植物蛋白源之一。棉籽经过压榨后得出的面饼,再经过浸出工艺将里面的大部分残油分离出来,得到产品。与豆粕等原料相比较:棉粕含有的粗蛋白可达40%,甚至高至44%,与豆粕的粗蛋白质含量不相上下;同时棉粕的价格较豆粕低廉,来源广泛,我国的棉粕产量高,年产量为1200万吨以上。由于鱼类的特殊生理特点,使得棉粕成为鱼类饲料重要的优质廉价的蛋白质饲料源。但棉粕中含有的棉酚对养殖鱼类动物有害,严重限制其在鱼类饲料中使用。最新研究表明:棉酚是诱导鱼类肠炎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特征表现为:肠道上皮细胞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脱落,皱襞顶端变平,严重影响鱼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生长。且鱼肠炎是我国草鱼等主要养殖鱼类的常见疾病之一。鱼类肠炎的致死率通常在50%,有时甚至高达90%,是危害严重的淡水养殖鱼类疾病,每年造成数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研究并设计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使用方法、应用及饲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使用方法、饲料,可有效预防棉酚诱导鱼肠炎的发生,提高鱼类生长速度、疾病抵抗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的应用,可广泛应用于淡水养殖鱼类。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铁0.0053-0.013份,缬氨酸1.4-2.1份,核黄素0.0005-0.0009份。优选,所述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铁0.0063-0.012份,缬氨酸1.6-2.0份,核黄素0.0006-0.0008份。优选,所述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铁0.0081份,缬氨酸1.8份,核黄素0.0007份。优选,所述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铁0.0053份,缬氨酸2.1份,核黄素0.0005份。优选,所述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铁0.013份,缬氨酸1.4份,核黄素0.0009份。其中,核黄素是鱼类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代谢过程中多种必需酶的组成成分,是维持鱼类正常的生长和生理代谢和必需营养素。本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经多次试验发现,添加适量的核黄素可显著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增重快,同时提高鱼肉的嫩度,降低棉酚诱导鱼肠炎,引起脾脏、肠道等器官红肿充血的发生率。其中,铁是鱼类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在鱼类代谢过程中发生重量作用。铁不仅是多种化合物的组分,还和多种与代谢有关的酶活性有关,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鱼类的免疫机能,可发挥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作用。其中,缬氨酸是鱼类的必需氨基酸,参与集体的许多生理代谢过程,如蛋白合成,参与集体组织修复,维持机体氮代谢等。本专利技术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在营养组方上添加适量缬氨酸可提高鱼类肌肉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肌肉系水能力和耐嚼性,从而提高肌肉品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将组分铁,缬氨酸,核黄素三个营养组方以特定的比例混合后作为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组方中组分的选择和配比的要求非常严格,要解决棉酚诱导鱼肠炎导致鱼肠道上皮细胞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脱落,皱襞顶端变平,影响鱼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生长的问题,就需要找到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具体组分、及组方的具体配比,对于处方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用量比例的变化,对产品的预防棉酚诱导鱼肠炎肠道上皮的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脱落,皱襞顶端变平,改善鱼类生产性能,促进肠道生长发育,提高肌肉品质和病菌抵抗能力等技术效果上会产生很大差异。其中组分增加或者某一种组分的用量比例发生变化,所相应的其他组分的用量或辅料也会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因此对于营养组方中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用量比例的变化后能够达到预防由于棉酚诱导鱼肠炎的发生,肠道上皮空泡化,降低皱襞两侧上皮细胞脱落和皱襞顶端变平的发生率等技术效果的技术方案,并不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有限次实验或者简答的推理就能够得出的。本专利技术所述营养组方能有效抵抗棉酚诱导养殖鱼类肠炎的发生,肠道上皮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脱落和皱襞顶端变平的发生率较未使用该营养组方的情况的鱼分别降低85.6%、88.1%和92%以上。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的使用方法,将上述比例的营养组方加入到基础饲料中。优选,所述营养组方与基础饲料的重量比为1.4:98.6—2.1:97.9,即得实验饲料。优选,将实验饲料搅拌、混合、制粒,颗粒直径2.5—5.5mm,每日按2.5wt%—5.5wt%鱼体重的量饲喂,饲喂50—60天,每日饲喂3—4次。其中,基础饲料可为含12g/kg棉酚的实验饲料,主要成分为鱼粉、大豆浓缩蛋白、大米蛋白粉、玉米淀粉和α-淀粉。基础饲料也可为如鱼粉、肉粉、豆粕、菜粕、棉粕、次粉、鱼油、豆油、麦麸、米糠等,为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所公知。基础饲料可通过包括但不限于申请号CN2016102763590制备获得,按照上述使用方法饲喂鱼类,营养组方发挥良好的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效果。实验饲料经制粒获得后,可置于4℃温度中保存备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的应用,所述营养组方应用于淡水养殖的鲤科鱼类。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及含有该营养组方的饲料可适用于草鱼、鲤鱼等淡水养殖鱼类,尤其适用于草鱼。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含有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的饲料,优选,100重量份的饲料中,含有1.4-2.1wt%的营养组方,该处饲料又称鱼饲料或实验饲料。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可有效预防由于棉酚诱导鱼肠炎的发生,肠道上皮空泡化,皱襞两侧上皮细胞脱落和皱襞顶端变平的发生率较未使用该营养组方的情况的鱼85.6%、88.1%和92%以上。(2)本专利技术所述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及含有该营养组方的鱼饲料,提供鱼类生长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可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肌肉品质、疾病抵抗能力,同时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势。(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营养组方的使用方法,严格根据鱼类的生长周期,鱼类的食用量、鱼类生长周期内食用的棉酚对鱼肠炎的诱导情况等因素科学饲养,提高鱼类生长性能,肠道生长发育性能、免疫能力,且饲养方法操作性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铁0.0053‑0.013份,缬氨酸1.4‑2.1份,核黄素0.0005‑0.0009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铁0.0053-0.013份,缬氨酸1.4-2.1份,核黄素0.0005-0.000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铁0.0063-0.012份,缬氨酸1.6-2.0份,核黄素0.0006-0.000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铁0.0081份,缬氨酸1.8份,核黄素0.0007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铁0.0053份,缬氨酸2.1份,核黄素0.0005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抵抗棉酚诱导鱼肠炎的营养组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铁0.013份,缬氨酸1.4份,核黄素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秋,冯琳,姜维丹,刘扬,吴培,姜俊,唐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美溢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