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上料装置,包括机械手、治具及夹具。治具包括安装板、驱动气缸、顶出板及多个顶出杆,安装板与机械手连接,驱动气缸分别与安装板及顶出板连接,多个顶出杆固定于顶出板上,顶出杆的端部设置有吸取头,吸取头用于吸取螺母。夹具包括固定板、至少两个夹取气缸及至少两个夹取件,固定板与机械手连接,至少两个夹取气缸均安装在固定板上,每一夹取件与一夹取气缸连接,且至少两个夹取件相向设置。上述螺母上料装置的治具能够一次性完成多个所需螺母的上料操作,上料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生产效率较高。此外,夹具还能够完成成品拿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螺母上料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母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注塑行业中,注塑件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将螺母与注塑件结合,用于得到成品,例如,在生产LED塑胶套件时,需要预先将螺母放置在注塑装置中,待完成注塑操作后,用于得到LED塑胶套件成品。目前,通常使用螺母上料机用于进行螺母的上料操作,由于注塑件上具有多个螺母,因此,需要螺母上料机在注塑装置上放入多个螺母,才能够制造一个完整的注塑件成品。通常的,注塑厂家会预先制作一个简易的模具,然后依靠人工方式依次向模具内摆放多个螺母,然后再将摆放有螺母的模具采用人力或机械手,将其置入至注塑装置的注塑模内,以完成螺母上料操作。这样,每一螺母上料操作都需要人力对螺母进行摆放,导致螺母上料操作复杂费时,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螺母上料操作较简单省时以及生产效率较高的螺母上料装置。一种螺母上料装置,包括机械手、治具及夹具,所述治具包括安装板、驱动气缸、顶出板及多个顶出杆,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驱动气缸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及所述顶出板连接,多个所述顶出杆固定于所述顶出板上,所述顶出杆的端部设置有吸取头,所述吸取头用于吸取螺母;所述夹具包括固定板、至少两个夹取气缸及至少两个夹取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机械手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夹取气缸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每一所述夹取件与一所述夹取气缸连接,且至少两个所述夹取件相向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治具还包括导向杆及缓冲弹簧,所述导向杆固定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导向杆滑动穿设所述顶出板,所述缓冲弹簧套置于所述导向杆,且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顶出板的端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顶出板抵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治具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顶出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治具包括气缸延长杆,所述气缸延长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顶出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出杆中空设置,其与外部的抽气设备连通,用于在所述吸取头位置处产生负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还设置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机械手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具还包括限位板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机械手侧面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板平行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具还包括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与所述夹取气缸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固定板平行设置。上述螺母上料装置的治具能够一次性完成多个所需螺母的上料操作,上料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生产效率较高。此外,夹具还能够完成成品拿取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螺母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螺母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螺母供料装置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嵌件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沿A-A线的剖示图;图7图3所示的顶出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螺母上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沿B-B线的剖示图;图11为图8所示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螺母上料机10包括螺母供料装置100、螺母上料装置200、注塑装置300及成品取出装置400,螺母供料装置100用于提供螺母,螺母上料装置200用于从螺母供料装置100上吸取螺母,并将螺母顶入至注塑装置300内,待注塑装置300完成注塑后,成品取出装置400用于从注塑装置300上取出成品,螺母上料装置200还用于从成品取出装置400上拿取成品。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螺母供料装置100包括振料机构110、输送机构120、顶出机构130及检测机构140,输送机构120分别与振料机构110及顶出机构130连通,即振料机构110、输送机构120及顶出机构130依次连通或连接。例如,所述螺母供料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嵌件仓及所述检测机构均设置与所述支架。放置于振料机构110内的螺母经过输送机构120后,进入至顶出机构130内,接着螺母被顶出机构130顶出,螺母上料装置200吸取被顶出机构120顶出的螺母,并将其顶入至注塑装置300内,以完成螺母上料操作。检测机构140邻近顶出机构130设置,当螺母上料装置200吸取被顶出机构120顶出的螺母后,运动过程中经过检测机构140,检测机构140用于对预设位置上螺母是否到位进行检测,即检测预设位置上是否有螺母,以便于进行后续的操作。例如,所述预设位置为注塑模内相应置放螺母的位置。请参阅图4,顶出机构130包括嵌件仓131、顶出气缸132、顶板133及多个顶杆134,顶出气缸132分别与嵌件仓131及顶板133连接,顶出气缸132设置于顶板133上,顶出气缸132的伸缩端与嵌件仓131连接,多个顶杆134均设置于顶板133上,控制顶出气缸132伸缩,能够用于带动顶板133向远离或靠近嵌件仓131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与顶板133连接的多个顶杆134向远离或靠近嵌件仓131的方向运动。请参阅图5,嵌件仓131内部设置有多个螺母下落通道1311,多个螺母下落通道1311分别与所述输送机构连通,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振料机构内的螺母输送至多个螺母下落通道1311内,基于螺母自身的重力,螺母与所述输送机构分离后,会掉落至螺母下落通道1311内,以利于进行后续的螺母顶出操作。为了更好地使螺母进入多个螺母下落通道1311内,例如,请参阅图5,嵌件仓131开设有螺母进入口1312,螺母进入口1312与所述输送机构连通,多个螺母下落通道1311均与螺母进入口1312远离所述输送机构的一端连通,这样,当多个螺母进入至螺母进入口1312内时,基于螺母自身的重力,螺母会掉落至螺母下落通道1311内,进一步,当全部的螺母下落通道1311满载螺母时,螺母会继续在螺母进入口1312内进行堆积,当相应的螺母下落通道1311内的螺母被顶出后,螺母进入口1312内堆积的螺母就会进入至相应的具有空位的螺母下落通道1311内,如此,以确保螺母下落通道1311内的螺母持续充盈,便于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治具及夹具,所述治具包括安装板、驱动气缸、顶出板及多个顶出杆,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驱动气缸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及所述顶出板连接,多个所述顶出杆固定于所述顶出板上,所述顶出杆的端部设置有吸取头,所述吸取头用于吸取螺母;所述夹具包括固定板、至少两个夹取气缸及至少两个夹取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机械手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夹取气缸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每一所述夹取件与一所述夹取气缸连接,且至少两个所述夹取件相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治具及夹具,所述治具包括安装板、驱动气缸、顶出板及多个顶出杆,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驱动气缸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及所述顶出板连接,多个所述顶出杆固定于所述顶出板上,所述顶出杆的端部设置有吸取头,所述吸取头用于吸取螺母;所述夹具包括固定板、至少两个夹取气缸及至少两个夹取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机械手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夹取气缸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每一所述夹取件与一所述夹取气缸连接,且至少两个所述夹取件相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还包括导向杆及缓冲弹簧,所述导向杆固定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导向杆滑动穿设所述顶出板,所述缓冲弹簧套置于所述导向杆,且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顶出板的端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顶出板抵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顶出板远离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森,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杨森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