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钦州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滚珠丝杠调节高度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4400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5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基于滚珠丝杠调节高度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车,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升降平台,所述底盘的一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传动轮、且两移动轮之间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底盘的另一侧两端对称设有两万向轮;所述底盘与升降平台之间设有升降组件,设有设有控制板,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分别控制升降组件升降、移动轮进退的升降开关、进退开关。本平台车可在水平面上全向移动,还可灵活调整高度,具有折叠收缩的功能,适用范围广,工作效率高,方便搬运和存放,实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平台,具体涉及基于滚珠丝杠调节高度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车
技术介绍
生活与生产中常需要借助高空平台装置完成一些工作,特别是墙体的粉刷装饰时。目前,使用高空平台装置大都是梯子,如图4所示,包括平台、设于平台两侧下方的阶梯,阶梯与平台之间设置成固定结构或可折叠式结构,这种结构的高空操作平台存在以下缺陷:平台装置在两侧设置阶梯,底端没有设置可在水平平面上移动的部件,若需要更换水平位置进行工作时,需要从平台上下来再进行平台装置的位置移动,麻烦且浪费时间,从而工作效率低;此外,平台装置的高度是不可调整、固定不变的,只适用于某一高度的工作,不适用于高于或低于这一高度的作业,使用范围小、实用性差,且阶梯的高度不可折叠,尤其是高度较高的平台装置,体积大,难以搬运与储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基于滚珠丝杠调节高度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车,本平台车在水平面上可全向移动,避免作业人员上下跑动后再移位,方便实用,且有效减少移位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基于滚珠丝杠调节高度的升降平台车,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升降平台,所述底盘的一端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滚珠丝杠调节高度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车

【技术保护点】
基于滚珠丝杠调节高度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设于底盘(1)上的升降平台(2),所述底盘的一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传动轮(4)、且两传动轮(4)之间设有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上设有传动齿轮(5‑1),该传动齿轮(5‑1)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6),所述底盘(1)的另一侧两端对称设有两万向轮(7);所述底盘(1)与升降平台(2)之间通过升降组件(3)连接,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对称设于底盘(1)与升降平台(2)之间两侧、且上下设置的若干组升降活动杆组(3‑1),相邻升降活动杆组(3‑1)之间相互铰接、且铰接处设有升降支撑框(3‑2),所述升降活动杆组(3‑1)包括相互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滚珠丝杠调节高度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设于底盘(1)上的升降平台(2),所述底盘的一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传动轮(4)、且两传动轮(4)之间设有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上设有传动齿轮(5-1),该传动齿轮(5-1)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6),所述底盘(1)的另一侧两端对称设有两万向轮(7);所述底盘(1)与升降平台(2)之间通过升降组件(3)连接,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对称设于底盘(1)与升降平台(2)之间两侧、且上下设置的若干组升降活动杆组(3-1),相邻升降活动杆组(3-1)之间相互铰接、且铰接处设有升降支撑框(3-2),所述升降活动杆组(3-1)包括相互铰接成交叉式结构的两活动杆(3-1-1),两活动杆(3-1-1)均是一端铰接固定、另一端通过滑块(3-3)铰接固定,且两活动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腾余观亮潘宇晨秦闻新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