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及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高压配电模块,以及与所述高压配电模块电连接的DC/DC模块、驱动电机模块、助力转向控制模块以及电动空压机控制模块。其将高压配电模块、DC/DC模块、驱动电机模块、助力转向控制模块以及电动空压机控制模块五个控制模块集中安装与一壳体中,构成电动汽车控制器,从而能够将该电动汽车控制器整体安装到电动汽车中。节省占用电动汽车的空间,且外壳能够对内部的各控制模块起到保护作用,放水防灰等效果更好。且电动汽车控制器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到电动汽车中,会使电动汽车内部结构更加简单,对故障的检测及排除也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新能源汽车逐渐产业化。要是新能源系统便于安装维护,且更加安全可靠,新能源汽车均需要装配新能源系统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完成电压分配以及控制各部件工作。控制装置中会涉及到多个控制部件,一般多个控制部件会分散设置在电动汽车后舱中,占用电动汽车后舱较多空间。公告CN204077337U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源及电机控制系统布置结构。其电机控制系统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分动箱、高压配电盒、充电机、充电口、DC-DC转换器、蓄电池,其中电动汽车的动力源设于纯电动汽车底板下方,且设置在纯电动汽车的前后轴之间。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分动箱、高压配电盒、充电机、DC-DC转换器、蓄电池设置于纯电动汽车的前舱,且在所述纯电动汽车的前舱内呈上、中、下三层布置。其驱动电机模块等控制部件分散设置,占用空间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控制部件分散设置,占用空间较多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的电动汽车汽车控制器及包括该控制器的电动汽车。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高压配电模块;与所述高压配电模块电连接的DC/DC模块、驱动电机模块、助力转向控制模块以及电动空压机控制模块。作为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可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绝缘监测控制模块;所述绝缘监测控制模块与所述高压配电模块电连接。作为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可实施方式,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高压配电模块适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作为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可实施方式,所述高压配电模块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作为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可实施方式,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绝缘监测控制模块适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作为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可实施方式,所述绝缘监测控制模块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作为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可实施方式,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作为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可实施方式,所述工作指示灯为3个,且颜色各不相同。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的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前述任一种可实施方式的电动汽车控制器,且所述电动汽车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后舱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将高压配电模块、DC/DC模块、驱动电机模块、助力转向控制模块以及电动空压机控制模块五个控制模块集中安装与一壳体中,构成电动汽车控制器。从而能够将该电动汽车控制器整体安装到电动汽车中,节省占用电动汽车的空间。且外壳能够对内部的各控制模块起到保护作用,放水防灰等效果更好。且电动汽车控制器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到电动汽车中,会使电动汽车内部结构更加简单,对故障的检测及排除也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控制器与汽车整车控制器连接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0,壳体;110,高压配电模块;120,DC/DC模块;130,驱动电机模块;140,助力转向控制模块;150,电动空压机控制模块;160,绝缘监测控制模块;101,第一连接口;102,第二连接口;200,整车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电动汽车控制器及电动汽车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控制器,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内部设置有高压配电模块110(PDU,PowerDistributionUnit)、DC/DC模块120、驱动电机模块130、助力转向控制模块140以及电动空压机控制模块150。其中,DC/DC模块120、驱动电机模块130、助力转向控制模块140以及电动空压机控制模块150均与高压配电模块110电连接。高压配电模块110用于进行电压分配,按照一定规则对所连接的控制模块分配一定的电压,保证各控制部件正常运行,能够对相应机械部件进行机械运动控制。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控制器,将高压配电模块110、DC/DC模块120、驱动电机模块130、助力转向控制模块140以及电动空压机控制模块150五个控制模块集中安装与一壳体100中,构成电动汽车控制器,从而能够将该电动汽车控制器整体安装到电动汽车中。节省占用电动汽车的空间,且外壳能够对内部的各控制模块起到保护作用,放水防灰等效果更好。且电动汽车控制器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到电动汽车中,会使电动汽车内部结构更加简单,对故障的检测及排除也更方便。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100内部还设置有绝缘监测控制模块160。其对整车的绝缘情况进行检测,具体是检测高压对车架的绝缘情况是否良好,良好则正常,否则,则判定为异常。且绝缘监测控制模块160与高压配电模块110电连接,绝缘检测模块一旦发现整车绝缘情况异常时,则发送中断信号给高压配电模块110,驱动高压配电模块110中的主正继电器断开,停止所有控制模块的电源供应,保证安全。本实施例包含绝缘监测控制模块160的电动汽车控制器构成功能更加完善的六合一电动汽车控制器。具体的,如图3所示,壳体10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101,高压配电模块110适用于通过第一连接口101连接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200(VCU,VehicleControlUnit)。且高压配电模块110与整车控制器200之间的连接可通过CAN总线实现。高压配电模块110可通过CAN报文的方式发送故障信息及运行状态信息给整车控制器200。整车控制器200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故障信息或者运行状态信息对整车的控制进行调整控制。相应的,整车控制器200也可通过CAN总线发送一些控制命令到高压配电模块110。但是对于具体的控制命令的设置,基于本实施例的高压配电模块110与整车控制器200之间的连接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电动汽车实际运行条件及运行功能需求在整车控制器200中设置相应的程序实现。而绝缘监测控制模块160可通过壳体100上开设的第二连接口102连接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200。当然,绝缘监测控制模块160与整车控制器200之间的连接也可通过CAN总线实现。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检测模块大部分功能可通过硬件电路实现,即通过硬件电路实现对车架绝缘情况进行检测。进一步可在绝缘检测模块中设置一信号转换子模块,将硬件检测结果转化为CAN报文信号通过CAN总线发送给整车控制器200,通知整车控制器200电动汽车是否绝缘异常。且绝缘检测模块一般在电动汽车启动后则持续运行,保证整车安全。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可在电动汽车控制器中设置故障监测模块(未示出),对电动汽车控制器中的各控制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以CAN报文的形式发送给整车控制器200,以便整车控制器200根据故障信息进行对应的处理。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控制器工作状态如下:当钥匙处于“START”(启动)位置时,整车控制器200确认已经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高压配电模块;与所述高压配电模块电连接的DC/DC模块、驱动电机模块、助力转向控制模块以及电动空压机控制模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高压配电模块适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高压配电模块;与所述高压配电模块电连接的DC/DC模块、驱动电机模块、助力转向控制模块以及电动空压机控制模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高压配电模块适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绝缘监测控制模块;所述绝缘监测控制模块与所述高压配电模块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配电模块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程健,崔月月,杨兆银,周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