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泵电路及其单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4115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电荷泵电路及其单级电路,能够自动选择较低者作为相应NMOS管体端的偏置电压,避免了NMOS管体端与漏端之间的寄生二极管可能导通的问题。所述的单级电路,包括主传输单元和辅助传输单元;主传输单元包括分别连接输入时钟和反相输入时钟的两个电容,分别交叉耦合连接在两个电容之间的两个PMOS管和第一、二主NMOS管;两个PMOS管的源端和体端均与输出端vout相连接;第一、二主NMOS管的源端均与输入端vin相连接;第一主NMOS管上设置有第一辅助传输单元;第二主NMOS管上设置有第二辅助传输单元;所述的电荷泵电路,包括N级逐级串联的电荷泵单级电路,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主传输单元中主NMOS管上设置辅助传输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具体为电荷泵电路及其单级电路
技术介绍
电荷泵用于实现高于电源电压的内部电压,广泛应用于存储器、显示驱动等芯片中。图1是现有交叉耦合式电荷泵的电路原理图。交叉耦合式电荷泵包含两个NMOS管(MN1和MN2)、两个PMOS管(MP1和MP2)和两个电容(C1和C2)。MN1和MN2的源端(source)和体端(bulk)均与输入端vin相连接;MN1的漏端(drain)、MP1的漏端、MN2的栅端(gate)、MP2的栅端和电容C1的一端均连接在一起,即图1中的A点;电容C1的另一端接输入时钟clk;MN2的漏端、MP2的漏端、MN1的栅端、MP1的栅端和电容C2的一端均连接在一起,即图1中的B点;电容C2的另一端接输入时钟clkn,输入时钟clkn与输入时钟clk互相反相;MP1和MP2的源端和体端均与输出端vout相连接。如图3所示是其工作原理图,输入端vin的电平为v1,当时钟信号clk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clkn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由于电容自举的作用,节点A处的电压会跳变到一个较低的电平v0,节点B处的电压会跳变到一个较高的电平v3,此时MN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荷泵电路及其单级电路

【技术保护点】
电荷泵单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输单元和辅助传输单元;所述主传输单元包括分别连接输入时钟和反相输入时钟的两个电容(C1、C2),分别交叉耦合连接在两个电容(C1、C2)之间的两个PMOS管(MP1、MP2)和第一、二主NMOS管(MN1、MN2);两个PMOS管(MP1、MP2)的源端和体端均与输出端vout相连接;第一、二主NMOS管(MN1、MN2)的源端均与输入端vin相连接;所述第一主NMOS管(MN1)上设置有第一辅助传输单元;所述第二主NMOS管(MN2)上设置有第二辅助传输单元;所述第一辅助传输单元包括两个辅助NMOS管(MNS1、MND1);一个辅助NMOS管(MNS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荷泵单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输单元和辅助传输单元;所述主传输单元包括分别连接输入时钟和反相输入时钟的两个电容(C1、C2),分别交叉耦合连接在两个电容(C1、C2)之间的两个PMOS管(MP1、MP2)和第一、二主NMOS管(MN1、MN2);两个PMOS管(MP1、MP2)的源端和体端均与输出端vout相连接;第一、二主NMOS管(MN1、MN2)的源端均与输入端vin相连接;所述第一主NMOS管(MN1)上设置有第一辅助传输单元;所述第二主NMOS管(MN2)上设置有第二辅助传输单元;所述第一辅助传输单元包括两个辅助NMOS管(MNS1、MND1);一个辅助NMOS管(MNS1)的源端和体端连接第一主NMOS管(MN1)的体端,栅端连接第一主NMOS管(MN1)的漏端,漏端连接第一主NMOS管(MN1)的源端;另一个辅助NMOS管(MND1)的源端和体端连接第一主NMOS管(MN1)的体端,栅端连接第一主NMOS管(MN1)的源端,漏端连接第一主NMOS管(MN1)的漏端;所述第二辅助传输单元包括两个辅助NMOS管(MNS2、MND2);一个辅助N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