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家伦专利>正文

集成废水处理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103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文公开了一种大体呈圆柱体的单池,它有多个隔开区域,用于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生物处理、污泥增稠和消毒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所有上述处理过程采用的处理部件集中在一个圆形或多角形的池中,采用循环运行工艺进行废水处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在单池中处理废水的配置,这种配置的池能使废水在处理过程中均匀分布在隔开的区域内,并且出水容易从一个处理槽流到下一个处理槽以继续进行处理。通常工业上采用的废水处理装置一般都包括(但不限于此)下列处理工艺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延时曝气、生物转盘(RBC)等等,为了在处理过程中有效地处理废水,通常这些处理装置都需要有多个不同的形状和尺寸。这是因为生物处理法的核心总是对形状很敏感。一般地说,近来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改进已经展示出,这种工艺能够从废水中生物去除污染物,但是,用于沉淀和泵送回流污泥的澄清池的造价却相当昂贵。此外,由于这种系统的尺寸、复杂性以及运行问题,使得它们对操作者没有什么吸引力。另外,基本活性污泥法经常还有处理效率低、性能不稳定的问题,由于水连续流过最终澄清池,因此需要对污泥进行管理。对于传统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当操作者面临如潜水泵(泵组)、潜水曝气器(多个)或扩散器(多个)、混合器(多个)、格栅(多个)、喷射器(多个)、泄水管(多个)的重设备,或其它任何废水处理过程所用的重设备需要拆下送去修理,而起重吊杆的臂又太短,无法够到整个区域或者重设备所在区域时,任何操作者都会有困难。这是因为,如果单独设置一个有足够长起重臂,且够得到整个处理系统所在区域的起重设备是不经济的。因此,如果开发出一种更有效的处理槽,以改进处理系统,将会节省时间和经费。据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废水处理方法,通过采用基本上单池或槽,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处理方法和系统,这种方法和系统不但简单,而且设计费、建造费、运行成本以及维护费都很低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保持循环运行反应器(多个)工艺优于活性污泥工艺的规范连续流、水位恒定的优点,基本上减少或消除循环运行反应器(多个)工艺基于连续流或间断流,只有一种运行方式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从废水中除去氮和/或磷的废水处理方法和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将废水处理过程所用的所有部件或部分部件,全部集中在一个通常形状为圆形的处理池中,上述处理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此)粗格栅、泵站、细格栅、砂砾去除单元、油和油脂去除单元或者加压气浮单元(DAF)、调节池中的流量均衡部件、连续或间断通入废水的采用循环运行反应器(多个)的生物处理单元、污泥浓缩单元、污泥存储单元以及污泥消毒单元等等。该处理池被内壁11、底板以及间或的柱隔开,在处理池内部形成足够多的分隔区域,处理过程所用的每个部件都装在这些区域内。对于废水日流量固定的设计来说,本专利技术环形壁的长度小于常规废水处理系统壁的长度,因为后者采用的是对形状敏感的生物处理法。正是由于环形壁的长度短,因此,与常规废水处理系统相比,集成废水处理系统所需的建筑材料少。而且,由于它的独特构造,在固定圆柱体内分隔成多个区域,因此,逻辑上集成废水处理系统需要的管(多个)线长度小于常规废水处理系统所需的管(多个)线长度,集成废水处理系统中,水管将废水从一个区域引到另一个区域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废水处理法还能够解决操作者在废水处理装置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手动驱动或电驱动的转臂起重机可以绕集成废水处理池的中心转动。转臂起重机有一个与移动的起重链相连的移动臂,它能轻而易举地覆盖处理部件所在的整个区域,在处理装置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任何重设备都可以从运载该重设备的卡车上直接装卸。为了给操作者提供在废水处理装置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的实际解决方案,转臂起重机移动臂的长度至少大约为(r+e),其中r是集成处理池的半径,e是从池的圆周壁到卡车所在便道边缘测得的接杆长度。长度至少大约为(r+e)转臂能在360度角范围内转动,确保位于处理池任何位置的重设备(或多个)都可轻而易举地被提起或放下,并毫不费力地装载到卡车上或从卡车上卸下。本专利技术还为减少溢流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溢流问题常出现在将废水输送到下一区域的潜水泵的供电中断时。通过将处理过程所需的所有部件集中设置在一个划分成几个区域的处理池内,然后通过两个区域之间公共壁中的溢流通道(溢流口),使各分割区域水力相连,便可解决上述问题。设置在各个区域公共壁中的水力连接的溢流通道,最终还解决了第一区域的溢流问题,由于第一区域太小,不能容纳万一供电中断产生的溢流废水,使溢流废水流到溢流通道中,然后穿过公共壁上的开口,流到下一个处理区域,而不是直接排进排水明沟。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能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优点。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废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内部形状为圆形的集成废水处理池的俯视图,其内壁无需径向连接在圆心,内壁可布置成其它形式的分割线,形成处理区域。图3是本专利技术内部形状为规则多角形的集成废水处理池的俯视图,其内壁无需径向连接在中心,内壁可布置成其它形式的分割线,形成处理区域。下面参见图1,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通过位于最后人孔之后的管线,将未处理废水引入废水入口,将废水分布在处理系统的其余部分上。通常未处理废水在流入本专利技术的处理系统进行之前,首先经过格栅13进行除砂处理。如图2和3的划分所示,集成废水处理池可包括(但不限于此)第一区13、第二区22、第三区33、第四区37、第五区42、第六区51和第七区55,每个处理区都限定了一个细长的流到通道,每个处理区都有入口端和出口端,以及水力连接第一区13、第二区22、第三区33、第四区37、第五区42、第六区51和第七区55入口部件的部件,分别将废水从最后人孔输送到第一区13或第二区22或第三区33等等,直到第七区55,以及从每个区域的出口端依次分别排放处理后的出水的,位于第一区13、第二区22、第三区33、第四区37、第五区42、第六区51上的处理后出水的出口部件。废水处理过程是将废水从最后人孔输入到入口,流过格栅13,由此除去废水中的大小固体颗粒和/或大的飘浮物质。将从第一槽13出口端流出的水泵送到第二槽22的入口端,在此沉淀并除去比有机物重的砂砾和其它物质。接着使来自第二槽22出口端的废水跌流到油和油脂捕集单元或加压气浮单元(DAF),在此除去水中可能含有的油和油脂等等,使其不影响后续生物处理过程。下一个步骤是将油和油脂捕集单元出口端的出水泵送或借助于重力直接跌流到调节槽33。在调节槽33内进行曝气混合,减少恶臭,并为下个槽37提供稳定的进水。这样可确保在操作者付出最小精力的条件下,稳定地进行水处理。本专利技术最重要的步骤是将来自预处理段的出水输送到对形状不敏感的循环运行反应器(或多个)37中,在此对废水进行好氧处理和/或厌氧处理。然后在后续槽中进行沉淀和/或澄清,上述槽中装有能够减少水力停留时间的部件(或多个部件),以便当要求处理池更紧凑时,减小处理池的尺寸。将来自处理槽37的生物污泥泵送到污泥增稠槽51,在将污泥由此泵送到污泥储存槽55之前,将污泥含量从2%增稠到3%。如果不需要对污泥进行增稠,来自槽37的生物污泥还可以绕过增稠槽51,直接流入槽55。槽51是从顶部看圆形或多角形的柱体。之后将来自槽55的污泥输送到污泥干燥床或压滤机进行脱水。脱水后,将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运行的集成废水处理方法,包括:a、形成一个大体圆柱体的池;b、设置在上述圆柱体内处理污水用的第一环形壁,以及形成多个串联相连的处理槽的相互连接侧壁;c、将废水引导到上述第一处理槽的部件;d、通过一个潜水泵/多个潜水泵 和/或通过重力,将废水从上述第一处理槽连续引导到其余处理槽的导管部件,在此对废水进行曝气混合,减少恶臭,并为下个槽(多个)提供恒定的进水;以及e、设置在上述第一壁内并与上述第一壁隔开的,用于限定至少一个生物处理槽的第二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家伦
申请(专利权)人:潘家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MY[马来西亚]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