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类深加工技术领域,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分离并清洗红托竹荪菌托;B、干燥;C、磨粉;D、封装保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制备方法加工出红托竹荪菌托粉,该粉可广泛应用于美容、食品领域,可以为红托竹荪的种植企业带来高额的附加利润。根据前期市场调研和预测,仅红托竹荪菌托一项,就可以为企业带来超过30%以上的额外利润,使贵州省的竹荪种植、食品产业,延伸到美容、健康产业,仅此红托竹荪菌托一项,贵州省竹荪产业年收入可从现阶段的约6亿元/年,增长到9亿元/年。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广泛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类深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红托竹荪菌托粉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红托竹荪是贵州所特有的特色食用真菌,是目前市场上品质最好的竹荪品种之一。红托竹荪现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人工栽培。现阶段,贵州红托竹荪产业每年会带来6亿元以上的的经济收入。现有技术中多是对竹荪的菌体进行烘干等加工,而红托竹荪菌托都是被废弃的,而废弃的红托竹荪菌托自然腐烂,对环境造成污染。红托竹荪菌托有人体必须含有的氨基酸含量较高,氨基酸评分为105。蛋白质组分分析显示,红托竹荪菌托中的清蛋白含量占粗蛋白含量的近70%。所述的蛋白质是从植物中制取的胶原蛋白,红托竹荪菌托富含蛋白质,即红托竹荪菌托富含胶原蛋白。为了充分利用贵州红托竹荪资源,减少对红托竹荪菌托资源的浪费,所以开发出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并将红托竹荪菌托粉应用于诸多领域,实现变废为宝,具有非常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废弃红托竹荪菌托资源,没有将红托竹荪菌托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托竹荪菌托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红托竹荪菌托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分离并清洗红托竹荪菌托:将红托竹荪菌托与竹荪子实体进行分离,并将红托竹荪菌托部分清洗干净待用;B、干燥:将红托竹荪菌托进行干燥脱水;C、磨粉:将干燥后的红托竹荪菌托置于超细磨中磨粉过60以上目数的筛,即得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D、封装保存:将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按不同规格密封包装并保存。进一步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中制作步骤的重要改进,所述的步骤B前,将红托竹荪菌托清洗干净后,湿润状态下放入超细磨中进行磨碎。此处的磨碎,其主要目的是破坏红托竹荪菌托本体的细胞结构,因为细胞中还含有水份,则超细磨容易对含水细胞造成破坏,对干燥后的红托竹荪菌托粉后续应用过程中,多采用水调和的方式进行,被破坏了细胞壁的粉末可以快速吸收水分,且细胞中经过该工序后,对人体有益的部分从细胞壁的束缚中脱离出来,从细胞破口处流出,且经过本工序更利于干燥,应用时成品更容易被吸收利用。特别说明的是,干燥后的磨粉,这道工序也是必须的,因为红托竹荪菌托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当第一次超细磨磨粉后,干燥过程中胶原蛋白又会使红托竹荪菌托重新粘接在一起,此时再对进行步骤C,则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中的营养物质被充分释放。贵州的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100重量份中,含粗蛋白19.4%、菌多糖4.2%、粗纤维8%、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约60%。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B干燥过程中选用低温干燥技术。低温干燥技术,红托竹荪菌托干燥过程中温度较低,可以使红托竹荪菌托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含量不会因高温而消失或变质。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兼顾成本与价值,且为便于不同的应用,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分粗细为两个规格,一种为过60~120目筛的普通干粉末,一种是过120目以上筛的超微干粉末。作为上述红托竹荪菌托超微干粉末的应用:美容用,主要用作面膜,当红托竹荪菌托粉用水或茶油或橄榄油调和后均匀涂敷于皮肤上。当用作美白时,因红托竹荪菌托粉自身成分及加工过程没有添加或残留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特质,是属于纯天然绿色的产品。用户可以放心的使用,而不用再担心现在市场上一些美白产品铅等重金属在皮肤美白过程中对人体的损害。进一步的,当用作面膜时,所述的红托竹荪菌托超微粉可添加水溶性的维生素E或茶籽油等。作为上述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的应用:作调味品用。做菜时洒入红托竹荪菌托粉并调匀即可。菌类煲烫会非常鲜美,但红托竹荪菌托在原来无法用作调味一是因为没有人们想到,二是因其性状为滑腻的块状体,入口后触觉不佳,用于菜品或汤品中影响口感及美观,但经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处理后,会形成干燥的粉末,且调味效果好,不会对菜的形状有影响。作为上述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的应用:作面粉或米粉类营养剂使用。众所周知,面粉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的含量约为20%左右,而加入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红托竹荪菌托粉作为营养剂之后,可以使面粉中的营养更高。加入米粉或面粉后制成食品,因加入红托竹荪菌托粉作为营养剂,不仅其营养丰富了,其重要的是口感更鲜香,充分激发出面粉或米粉本身的、原始的香味,激发人们的食欲。进一步的,将加入红托竹荪菌托粉的面粉或米粉制作成面粉制品制成馒头面条或面包。馒头、面条或面包的制作方法,简单不花哨,使用方便,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加入红托竹荪菌托粉的口感与营养。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工出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该干粉末可广泛应用于美容、食品领域,可以为红托竹荪的种植企业带来高额的附加利润。根据前期市场调研和预测,仅红托竹荪菌托一项,就可以为企业带来超过30%以上的额外利润,使贵州省的竹荪种植、食品产业,延伸到美容、健康产业,仅此红托竹荪菌托一项,贵州省竹荪产业年收入可从现阶段的约6亿元/年,增长到9亿元/年。所以本专利技术具有广泛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将红托竹荪菌托粉用水调和成糊状实验设计:二十人试验,红托竹荪菌托粉的美白效果,参与试验的人其中有10人为过敏性皮肤,平时不能涂擦化学类化妆品,糊状物糊在皮肤上的时间不小于30分钟/天,实验持续6天。参加试验的人一只手涂擦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糊状物,另一只手不擦,脸部用糊状物均匀涂敷。实验结果:所有参与试验的人均无任何不适反应;两只手的对比均非常明显的为16人,比较明显的3人,有效果但不是很明显的1人。脸部皮肤明显的变得细致、嫩滑。上述实验说明:1、红托竹荪菌托粉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是敏感皮肤,也不会对其有任何排斥反应,是一种安全的美白产品。2、红托竹荪菌托粉在使用后,美白效果非常显著,有效率达到100%,这在市场现阶段的美白产品中是找不到的。实施例2:红托竹荪菌托粉作为调味品的应用实验设计:家常菜,同样时间、同样食材、同一个厨师,分别做了青椒小炒肉,蒜泥小白菜、白菜豆腐汤,并将菜和汤分各分两份,其中一组在加入红托竹荪菌托粉并调匀。加入红托竹荪菌托粉的,在器皿底部作出标识,打乱顺序,二十人试吃,每人三张票对三个各类的菜/汤进行投票。实验结果:共计六盘菜,其中加入红托竹荪菌托粉的青椒小炒肉,蒜泥小白菜、白菜豆腐汤获得的票数分别为19、16、18。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该红托竹荪菌托粉用作调味品可以明显提高菜的口感。实验设计选用的是家常菜,结果还同时表明,红托竹荪菌托粉作为调味品使用时,其市场不仅仅可以针对高端酒楼,更是可以改善家庭菜品口感。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仅限于专利申请文件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凡是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构思下进行的改进,等同替换、细微变化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分离并清洗红托竹荪菌托:将红托竹荪菌托与竹荪子实体进行分离,并将红托竹荪菌托部分清洗干净待用;B、干燥:将红托竹荪菌托进行干燥脱水;(低温干燥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写)C、磨粉:将干燥后的红托竹荪菌托置于超细磨中磨粉过60以上目数的筛,即得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D、封装保存:将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按不同规格密封包装并保存。
【技术特征摘要】
1.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分离并清洗红托竹荪菌托:将红托竹荪菌托与竹荪子实体进行分离,并将红托竹荪菌托部分清洗干净待用;B、干燥:将红托竹荪菌托进行干燥脱水;(低温干燥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写)C、磨粉:将干燥后的红托竹荪菌托置于超细磨中磨粉过60以上目数的筛,即得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D、封装保存:将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按不同规格密封包装并保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前,将红托竹荪菌托清洗干净后,湿润状态下放入超细麿中进行磨碎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的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B干燥过程中选用低温干燥技术。4.红托竹荪菌托干粉末,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加工方法制作的。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杨玲,邓贵华,李鹏,康超,王芳,胡登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高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