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空气发生装置及其空气漂浮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010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用于空气漂浮分离系统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到具有多个密封装置和清水供给装置,并防止废水中的异物损伤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及其空气漂浮分离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送入空气的空气管;旋转上述空气管的电机;与上述空气管的下面连成一体,排出空气并搅拌废水的空气分散叶片;支持上述空气管旋转的多个轴承;装入上述轴承并固定支持管的多个轴承套;连接在上述轴承套下面的保护帽;为防止废水流入上述保护帽内而设置的具有多个密封件的第1密封装置;第2密封装置;清水供给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用于空气漂浮分离系统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到具有多个密封装置和清水供给装置,并防止废水中的异物损伤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及其空气漂浮分离系统。现有技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水的消耗量增大,河川和沿海地区的水质受到污染。因此,为了防止水质受到污染,已开发出多种技术,这些技术主要是以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为基础。空气漂浮分离系统是应用化学和物理的处理方法,从废水中分离出固体来进行水处理。一般来说,空气漂浮分离系统是对城市下水道中的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悬浮固体、油和胶体状态的物质进行漂浮并消除,特别是,对于沉降分离困难的悬浮物质其消除效果更好。即,向废水中加入凝集剂等试剂,把污染物质凝集成小块后,在空气漂浮分离组的下面用多种方法供给微细气泡,污染物吸附所述气泡,由于浮力,污染物浮到水面。此时,利用设置在空气漂浮分离组上面的刮刀分离浮渣(skim)并消除。因此,空气漂浮分离系统持续产生适当大小的微细气泡以均匀吸附于固体粒子上是非常重要的。空气漂浮分离系统,根据气泡的供给方法,分为加压空气漂浮分离系统、真空漂浮分离系统以及空气漂浮分离系统等。加压空气漂浮分离系统是通过空气压缩机或喷射泵(ejector)把空气吹入到加压罐,再将废水输入到加压罐,废水中溶解空气,然后送入分离罐进行分离。但是,因为分别设置凝集组和反应组,凝集反应后,再通过加压反应进行漂浮,因此该方法比较复杂。另外,真空漂浮分离系统是加压空气漂浮分离方法中减压法的一种,废水在真空状态下流入空气漂浮分离组时,饱和空气以小空气气泡状态吸附在固体粒子上进行漂浮,因此设施复杂,操作难度大,投资费用高。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于加压空气漂浮方法的一般加压空气漂浮分离系统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该漂浮分离系统包括圆筒形空气漂浮分离组(50);在所述空气漂浮分离组(50)的上面内侧与高于空气漂浮分离组(50)水位的内部阻隔壁(52)之间设置有室(chamber)(51);储藏组(53),用于储存从上述空气漂浮分离组(50)中溢出的处理水;排出组(56),从上述储藏组(53)中排出的处理水,一部分通过循环排水管(54)供给到加压水发生装置(55),剩下的处理水由所述排出组(56)排出;固定在上述空气漂浮分离组(50)内部,并连接废水引入管(57)的泡沫桶(58)。另外,在储藏组(53)的上面盖(60)上设置有撇渣器(skimmer)(61),把吸附了由泡沫桶(58)中产生的空气气泡而漂浮的浮渣推向浮渣排出桶(59)。并且,设置有底面旋转杆(62)和富集淤泥的底面板(63),用于将沉降在上述空气漂浮分离组(50)底面的淤泥排出。另外,上述加压水发生装置(55)包括连接引入管(57)并设置有减压阀等的加压水管(64);用于向上述加压水管(64)中供给加压水的加压泵(65)和加压罐(66)等。如上所述,加压空气漂浮分离系统不仅具有复杂的结构,而且空气漂浮分离组中供给高压空气时需要其他加压泵和加压罐,因此制造加压空气漂浮分离系统需要大量的费用和动力。空气漂浮分离系统是从微细气泡发生装置中产生微细空气气泡以供给到废水中,并向废水中加入凝集剂等,通过混合并凝集反应后,漂浮固体,将处理水和固体进行分离,因此气泡发生、与固体的混合、气泡吸附及凝集等同时进行,操作简单,无人状态下可自动运转,结构简单,处理场所的所需面积小,而且能保持处理效率,运行和维持管理费用低廉。上述空气漂浮分离系统可设置有多种形态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图2表示的是作为例子的一般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如图所示,微细气泡发生装置(5)是在空气管(18)的下面设置空气分散叶片(15),在空气管(18)的上面设置电机(17),并通过电机工作时驱动空气分散叶片(15)旋转,把大气中的空气注入到废水中,同时通过空气分散叶片(15)的搅拌作用产生微细气泡。但是,以往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5)设置在含有沙、塑料块、金属粉末等各种异物的废水中运转,因此废水和废水中的异物流入到空气管(18)内或轴承(13)上,切断空气的流动,或对轴承(13)产生致命的损伤。因此,在微细气泡发生装置(5)的终端设置有盖子形状的保护帽(cap)(30),或在最下面轴承套(14)上设置多个密封件,切断废水和异物的流入。但是,这些密封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磨损,因此不得不随时停止运转进行更换,而且管理不善时,轴承中进入废水,引起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为了防止随运转时间的延长而磨损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密封件,在轴承套下面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同时,为了防止上述机械密封装置由于异物或过度摩擦热而引起损伤,对上述机械密封装置连续供给清水。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为了防止在微细气泡发生装置运转初期室(chamber)内的空气阻碍向机械密封装置中供给清水,在室(chamber)内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空气排出口,由此防止了上述机械密封装置由于过度摩擦热而引起损伤。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漂浮分离系统,其特征是空气漂浮分离组的一侧设置有微细气泡发生装置,产生微细气泡的同时,搅拌废水和微细气泡使微细气泡吸附在固体上,因此不需要为供给空气而设置的加压罐、加压泵等,并且不需要阀等,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并提高了异物消除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送入空气的空气管;旋转上述空气管的电机;与上述空气管的下面连成一体,排出空气并搅拌废水的空气分散叶片;支持上述空气管旋转的多个轴承;装入上述轴承并固定多个支持管的多个轴承套,其中支持管用于保护上述空气管;连接在上述轴承套下面的保护帽;为防止废水流入上述保护帽内而设置的具有多个密封件的第1密封装置;为防止流入上述保护帽的废水流入上述轴承套内并接触轴承而设置的具有机械密封件的第2密封装置;防止废水流入上述保护帽内部,并防止上述第2密封装置由于过度摩擦热而引起损伤的清水供给装置。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为顺利排出上述保护帽内部的空气,与上述保护帽连接设置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空气排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1密封装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与上述轴承套下面相连接的保护帽;为贯通旋转的空气管而设置在上述保护帽中心部分的中心孔;设置在上述中心孔内面和上述空气管外面之间的套管(sleeve);设置在上述套管内面的内部密封件和设置在外面的外部密封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2密封装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与上述轴承套的下面连成一体的罩(lidaner);与上述罩(lidaner)的下面相连接,并与上述空气管之间形成指定室的保护帽;位于上述室内,通过上述罩(lidaner)和套管之间的弹簧,与罩(lidaner)紧密连接的机械密封件。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清水供给装置,即包括为了向由保护帽形成的室内供给清水而设置的清水供给管,和与上述清水供给管相连接的清水储藏罐和泵。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包括四角形空气漂浮分离组;设置在上述空气漂浮分离组的底面,用于排出落下的异物而由电机驱动旋转的第1排出螺旋体;为把浮在上述空气漂浮分离组上面的浮渣推向一方而设置在空气漂浮分离组上面的刮刀;为把由上述刮刀推出的浮渣排出到外面而由电机驱动旋转的第2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送入空气的空气管;旋转上述空气管的电机;与上述空气管的下面连成一体,排出空气并搅拌废水的空气分散叶片;支持上述空气管旋转的多个轴承;装入上述轴承并固定多个支持管的多个轴承套,其中支持管用于保护上述空气管;连接在上述轴承套下面的保护帽;为防止废水流入上述保护帽内而设置的具有多个密封件的第1密封装置;为防止流入上述保护帽的废水流入上述轴承套内部并损伤轴承而设置的具有机械密封件的第2密封装置;为防止废水流入上述保护帽内部,并防止上述第2密封装置由于过度摩擦热引起损伤而设置的向上述保护帽内供给干净水的清水供给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铉德
申请(专利权)人:普丽玛高科技株式会社申铉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