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光催化剂,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氮杂石墨烯-铁酸钴智能光催化剂及其选择性地光催化脱氮,属于光催化
技术介绍
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引起全国对氨氮污染的高度关注,氨氮处理方法分为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目前,低浓度的氨氮(<100mg/L)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工艺脱氮,硝化作用分为氨氧化和亚硝酸氧化,形成的硝酸盐通过反硝化变成气体排出达到脱氮效果。但是在高氨氮重污染条件下,由于细菌对气候、温度、有机物、溶解氧等因素非常敏感,该方法成本高,管理维护的投入高,因此需要开发新的脱氮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探索利用半导体材料(主要为TiO2)作为光催化剂来降解氨氮,但这些研究工作为开发太阳能净化环境作出了积极的尝试,但是光催化降解氨氮缺乏选择性,而且TiO2只能利用太阳能中的紫外光,不能利用其可见光,因此太阳能的利用率不高。因此,需要开发高效高选择的光催化剂,以便快速、稳定、持久、廉价、清洁地实现脱氮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氮杂石墨烯-铁酸钴智能光催化剂的光催化脱氮用途,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 ...
【技术保护点】
石墨烯/氮杂石墨烯‑铁酸钴智能光催化剂选择性吸附并光催化脱氮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石墨烯/氮杂石墨烯-铁酸钴智能光催化剂选择性吸附并光催化脱氮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氮杂石墨烯-铁酸钴智能光催化剂包括石墨烯和/或氮杂石墨烯和铁酸钴,所述铁酸钴分布于所述石墨烯和/或氮杂石墨烯的层状结构表面和/或内部,其中所述铁酸钴为尖晶石型结构,且所述铁酸钴具有Fd3m空间群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酸钴晶体中氧离子是按面心立方结构分布的,相邻的4个氧离子中心连线可获得四面体结构和/或相邻8个氧离子连接为八面体结构,钴离子占据四面体的间隙,铁离子占据八面体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光催化剂中铁酸钴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90-100%;和/或,所述智能光催化剂中石墨烯和/或氮杂石墨烯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活智能光催化剂加入可能含有氨氮的水体并形成混合体系,再以可见光照射所述混合体系,使水体中的氨氮被降解为N2气,实现水体中氨氮的脱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所述混合体系至呈碱性,再以可见光照射所述混合体系,实现水体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