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9104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0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溢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防溢结构包括: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间隔设置;绝缘安装座(30),绝缘安装座(3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31),第一电极(10)设置在绝缘安装座(30)内,并且第一电极(10)的部分从凹槽(31)的槽底伸出,凹槽(31)的槽壁与第一电极(10)伸出部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沿槽底至凹槽(31)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溢结构的防溢启动相对滞后,灵敏性差,存在溢出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溢结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溢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电饭煲、豆浆机、料理机等烹饪产品为了防止煮沸的食物溢出,通常需要进行防溢控制。常见的防溢控制方法有以下三种:1、在加热容器的底部设置一个防溢电极,在容器的盖体上设置另一个防溢电极,并且该防溢电极伸入容器中。当沸腾上升的液面或泡沫接触到盖体上的防溢电极后,两个防溢电极导通,发热器件停止加热或者小功率加热,从而避免煮沸的食物溢出;2、在加热容器的盖体上设置两个防溢电极,该两个防溢电极均伸入容器中。当沸腾上升的液面或泡沫接触到两个防溢电极后,发热器件停止加热或者小功率加热,从而避免煮沸的食物溢出;3、在加热容器的盖体上设置一个防溢电极和一个感温器件,并且以感温器件的金属壁作为另一个防溢电极。防溢电极和感温器件均伸入容器中。当沸腾上升的液面或泡沫接触到防溢电极和感温器件后,发热器件停止加热或者小功率加热,从而避免煮沸的食物溢出;在上述防溢控制方法中,第一种方法要求容器的底部的密封性非常好,这样才能避免漏水,工艺要求比较高。同时,在容器的底部增加的防溢电极凸起,影响了加热容器的整体美观性,也不便于清洗。为了避免第一种方法的缺陷,可以采用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进行防溢控制。然而,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防溢的过程中,只有当加热容器内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液面或泡沫才能够碰触到防溢电极进行防溢控制,防溢启动相对滞后,存在很大的溢出风险。同时,通过泡沫导通防溢电极形成的回路稳定性差,防溢判断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溢结构的防溢启动相对滞后,灵敏性差,存在溢出风险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溢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设置;绝缘安装座,绝缘安装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第一电极设置在绝缘安装座内,并且第一电极的部分从凹槽的槽底伸出,凹槽的槽壁与第一电极伸出部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沿槽底至凹槽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地,凹槽的槽底的外边缘与第一电极伸出部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D1,凹槽的槽壁的母线与第一电极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A1,其中,0.1mm≤D1≤10mm,3°≤A1≤80°。进一步地,0.7mm≤D1≤5mm,10°≤A1≤60°。进一步地,凹槽的开口的径向尺寸为D2,其中,2mm≤D2≤25mm。进一步地,4mm≤D2≤10mm。进一步地,第一电极伸出凹槽的槽底的部分凸出于凹槽的开口。进一步地,第二电极设置在绝缘安装座上,第二电极的至少部分裸露在绝缘安装座的外部。进一步地,凹槽位于绝缘安装座的端壁上,第二电极设置在绝缘安装座的周向侧壁上。进一步地,绝缘安装座的端部具有扩口结构,第二电极位于扩口结构的上方,凹槽形成在扩口结构内,扩口结构的外侧壁与第一电极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沿凹槽的槽底至凹槽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扩口结构的外侧壁的母线与第一电极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A2,其中,3°≤A2≤80°。进一步地,10°≤A2≤60°。进一步地,第二电极为导电片,第一电极伸出凹槽的槽底的部分形成第一有效防溢部,第二电极裸露在绝缘安装座的外部的部分形成第二有效防溢部,在第一电极的长度方向上,第二有效防溢部靠近凹槽的边沿与第一有效防溢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3,其中,0.5mm≤D3≤60mm。进一步地,2mm≤D3≤30mm。进一步地,在第一电极的长度方向上,第二有效防溢部远离凹槽的边沿与第一有效防溢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4,其中,1.5mm≤D4≤60mm。进一步地,3mm≤D4≤30mm。进一步地,防溢结构还包括用于感知温度的第三电极,第三电极设置在绝缘安装座的周向侧壁上,并位于第二电极的上方。进一步地,第三电极裸露在绝缘安装座的外部的部分的最低点与第二电极裸露在绝缘安装座的外部的部分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D5,其中,1mm≤D5≤40mm。进一步地,3mm≤D5≤15mm。进一步地,第三电极为多个,多个第三电极沿绝缘安装座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第三电极之间的距离为D6,其中,1mm≤D6≤40mm。进一步地,3mm≤D6≤25mm。进一步地,第二电极与绝缘安装座间隔设置,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为D7,其中,2mm≤D7≤150mm。进一步地,5mm≤D7≤100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主体、盖设在主体上的盖体以及设置在盖体的内侧的防溢结构,防溢结构为上述的防溢结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绝缘安装座的外表面上设置凹槽,第一电极设置在绝缘安装座内,并且第一电极的部分从凹槽的槽底伸出。上述凹槽的槽壁与第一电极伸出部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沿槽底至凹槽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当容纳在烹饪器具内的液体开始沸腾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通过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汽导通,并且液体沸腾产生的大量蒸汽在凹槽内凝结。此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烹饪器具的电路板形成回路。随着凹槽内凝结液体的增多,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大幅度增加或产生突变,回路中的电流值、电压值等也会发生变化。此时,控制器检测到上述回路的内部电信号的变化,从而对烹饪器具进行防溢控制,关闭加热模块,防止继续加热导致液体溢出,避免了安全隐患。通过上述防溢结构进行防溢控制的灵敏度较高,可以在液体沸腾、液面还未上升或还未产生大量泡沫时感应到加热沸腾已经产生,能更早关闭加热模块,使液体溢出的风险大大降低。同时,上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通过蒸汽和蒸汽凝结的液体导通,相比较于现有的通过泡沫导通,其形成的回路更加稳定。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溢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防溢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防溢结构的另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2的防溢结构的尺寸标示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2的防溢结构的角度标示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溢结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溢结构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电极;20、第二电极;30、绝缘安装座;31、凹槽;32、扩口结构;40、第三电极;50、主体;51、内胆;60、盖体;71、第一导电连接片;72、第二导电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溢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所述第一电极(10)和所述第二电极(20)间隔设置;绝缘安装座(30),所述绝缘安装座(3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31),所述第一电极(10)设置在所述绝缘安装座(30)内,并且所述第一电极(10)的部分从所述凹槽(31)的槽底伸出,所述凹槽(31)的槽壁与所述第一电极(10)伸出部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沿所述槽底至所述凹槽(31)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所述第一电极(10)和所述第二电极(20)间隔设置;绝缘安装座(30),所述绝缘安装座(3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31),所述第一电极(10)设置在所述绝缘安装座(30)内,并且所述第一电极(10)的部分从所述凹槽(31)的槽底伸出,所述凹槽(31)的槽壁与所述第一电极(10)伸出部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沿所述槽底至所述凹槽(31)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的槽底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一电极(10)伸出部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凹槽(31)的槽壁的母线与所述第一电极(10)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A1,其中,0.1mm≤D1≤10mm,3°≤A1≤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0.7mm≤D1≤5mm,10°≤A1≤6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的开口的径向尺寸为D2,其中,2mm≤D2≤25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4mm≤D2≤1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0)伸出所述凹槽(31)的槽底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凹槽(31)的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20)设置在所述绝缘安装座(30)上,所述第二电极(20)的至少部分裸露在所述绝缘安装座(30)的外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位于所述绝缘安装座(30)的端壁上,所述第二电极(20)设置在所述绝缘安装座(30)的周向侧壁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安装座(30)的端部具有扩口结构(32),所述第二电极(20)位于所述扩口结构(32)的上方,所述凹槽(31)形成在所述扩口结构(32)内,所述扩口结构(32)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电极(10)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凹槽(31)的槽底至所述凹槽(31)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结构(32)的外侧壁的母线与所述第一电极(10)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A2,其中,3°≤A2≤80°。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溢结构,其特征在于,10°≤A2≤60°。1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