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沸石-红磷协同阻燃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67195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菱沸石‑红磷协同阻燃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将菱沸石与一定量0.1mol/L的NiCl2溶液混合,在60℃下离子交换30‑120min后,过滤、洗涤、干燥,然后放在石英管反应器中,在400‑450℃下通入氢气30‑90min,之后在410‑440℃下通入磷化氢2‑10h,最后将样品在隔绝空气的反应容器内在260‑290℃下加热保温10‑60min,得到孔道内负载4‑32%(质量比)红磷的菱沸石‑红磷协同阻燃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较简单,解决了单独使用红磷阻燃剂存在的不足,制备的阻燃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阻燃剂
,具体涉及一种菱沸石-红磷协同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寻求环保、低毒、高效、多功能的阻燃剂已成为阻燃剂行业的必然趋势。超细化技术、微胶囊化技术、复配技术、交联技术等阻燃新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在现代阻燃技术中,阻燃剂的复配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复配就是利用阻燃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阻燃性能,即阻燃剂的协同效应。具有协同效应的阻燃体系阻燃效果好,阻燃性能增强,既可以阻燃又可以抑烟,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应用范围广,成本低,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阻燃剂无卤化的有效途径之一。红磷与其他阻燃剂并用时,具有显著的阻燃增效作用。无机阻燃剂具有稳定性好、无毒或低毒、腐蚀性小、价格低廉等特点,但其阻燃效率低,通常需要大量添加才能有较好的阻燃效果。因此,在提高制品阻燃性能的同时,其加工性能变差,力学性能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研究表明:阻燃剂的粒度越小,在基材中分散度越大,阻燃效果越好。近年来,纳米技术发展迅速,纳米材料得到广泛应用,现在使用的阻燃剂粒径一般在微米级,如果降低到纳米级,阻燃效果将显著提高,阻燃剂的添加量将大幅度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菱沸石‑红磷协同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亚微米菱沸石、磷化氢为主要原料,将菱沸石与一定量0.1mol/L的NiCl2溶液混合,在60℃下离子交换一定时间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孔道内负载Ni2+的菱沸石,然后放在石英管反应器中,在一定温度下通入氢气,得到孔道内负载Ni的菱沸石,之后在一定温度下通入磷化氢,使磷化氢在菱沸石孔道内分解为黄磷,将其在隔绝空气的反应容器内加热至一定温度,将黄磷转换为红磷,得到孔道内负载红磷的菱沸石‑红磷协同阻燃剂;菱沸石的粒径为0.4‑0.8μm;菱沸石与NiCl2溶液离子交换的时间为30‑120min;菱沸石孔道内负载的Ni2+在氢气中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菱沸石-红磷协同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亚微米菱沸石、磷化氢为主要原料,将菱沸石与一定量0.1mol/L的NiCl2溶液混合,在60℃下离子交换一定时间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孔道内负载Ni2+的菱沸石,然后放在石英管反应器中,在一定温度下通入氢气,得到孔道内负载Ni的菱沸石,之后在一定温度下通入磷化氢,使磷化氢在菱沸石孔道内分解为黄磷,将其在隔绝空气的反应容器内加热至一定温度,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会君李森王清涛杜庆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