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5852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MBR单元,在所述生化MBR单元之后依次连接有微纳米过滤膜单元、多级反应沉淀池单元和高压纳滤系统单元。所述微纳米过滤膜单元可以解决有机质类物质的分离问题、所述多级反应沉淀池单元解决渗滤液排放总氮不达标的问题、渗滤液中碱度、硬度偏高的问题,所述多级反应沉淀池单元和所述高压纳滤系统单元可以缩小浓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渗滤液浓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渗滤液浓水包括填埋场渗滤液浓水、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浓水等,现有技术中已有一定的办法来处理渗滤液浓水,例如回灌、循环蒸发,炉内回喷,膜分离浓缩+炉内回喷等。但是目前渗滤液处理系统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有待解决:1)生化无法降解的有机质类物质无法再利用:目前主流的渗滤液处理工艺中无论是填埋场还是焚烧厂,生化部分的降解始终是无法彻底的,特别是在填埋场中随着场龄的增加,堆填垃圾中产生的腐殖质类物质越来越多,导致可生化性越来越低,微生物无法将其降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这一类物质又可以产生附加的价值,可进行再利用从而减少浓水总量。2)渗滤液排放总氮不达标:在渗滤液处理过程中,较为难去除的成分就是氨氮了,在填埋场中随着场龄的增加,氨氮总量不断的升高,可生化性又开始降低,生物脱氮的效率降低得非常迅速,往往导致在好氧阶段氨氮被氧化为硝态氮,但无法在反硝化阶段被转化为氮气,后续的工艺中也无法对硝态氮进行有效的截留,如采用特殊的反渗透膜作为最终阶段的话,膜表面的有机污染问题以及成本问题又无法顺利解决。对于焚烧厂来说,初始的氨氮并不算高,但随着厌氧处理单元的作用,氨基酸态的氮会被分解成无机态的氨氮,使进入后续处理单元的氨氮值升高,同样面临填埋场需要解决的总氮排放值问题。3)渗滤液中碱度、硬度偏高的问题:碱度偏高在焚烧厂渗滤液中较为常见,填埋场中由于随着硝化过程的不断增加,碱度消耗量也较大,在老龄化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中碱度会越来越少,而焚烧厂中的渗滤液会一直保持新鲜的状态,碱度产生量较大,当通过深度处理单元的膜表面时,在浓水侧末端会形成浓差极化现象,导致碳酸钙析出并结垢。如焚烧场灰渣填埋区产生的渗滤液合并处理的话,有可能会导致渗滤液中的硬度偏高,同样会形成碳酸钙,甚至是硫酸钙结垢,导致膜发生永久性污染,这也是限制了在深度处理单元无法形成高回收率的一个原因。4)浓水的处理:渗滤液所产生的浓水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浓水成分复杂,简单处理会带来整场运行的隐患,精细化处理的话,除了渗滤液处理系统本身的投资外,还需要额外再进行大量的投资,且目前的处理方式最高只能将浓水量由30%降低至12%,若对于水量较大的渗滤液来说依然浓水量较大。综上所述,目前的主流工艺或者装置已经无法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深度处理单元进行变革与更新,使渗滤液处理的主工艺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达到浓水的最高减量化,达到“近零排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以解决有机质类物质的分离问题、渗滤液排放总氮不达标的问题、渗滤液中碱度、硬度偏高的问题以及缩小浓水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MBR单元,在所述生化MBR单元之后依次连接有微纳米过滤膜单元、多级反应沉淀池单元和高压纳滤系统单元。优选方案,所述微纳米过滤膜单元包括多个微纳米过滤膜,所述微纳米过滤膜包括膜支撑层,在膜支撑层上方依次设有微纳米过滤层、抗污染层以及进水流道层;所述微纳米过滤层是聚酰胺和醋酸纤维素的复合膜层;所述抗污染层为涂有聚乙烯醇水凝胶的纤维层;所述进水流道层内设有十字立体格栅网,所述进水流道层的流道宽度大于50mil。优选方案,所述微纳米过滤层的厚度为1-1.5mm,孔径为7-10nm。优选方案,所述抗污染层的厚度为0.6-0.9mm。优选方案,所述进水流道层的流道宽度为50-60mil。优选方案,所述微纳米过滤膜的膜面积为24-25平方米,膜通量为8-34LMH,膜外径为8-9寸。所述微纳米过滤膜的优势在于:1)对有机质物质的截留率很高:标准测试条件下,对聚乙二醇的截留率可以达到95%以上;2)对色度及TOC的去除率很高。3)抗污染能力强:流道大于50mil,相对于普通卷式膜的34mil流道加宽了47%以上,流道内采用十字立体格栅网,多种措施减少污染物质的沉积,延长膜的使用周期,减少清洗周期。所述多级反应沉淀池,优选方案,从进水侧至出水侧,所述多级反应沉淀池包括依次连通的反应单元、混凝单元、絮凝单元,缓冲单元和沉淀单元。优选方案,所述反应单元与混凝单元顶部连通,所述混凝单元与所述絮凝单元底部连通,所述缓冲单元内设有挡板,将缓冲区分为左侧和右侧,所述絮凝单元底部与所述缓冲单元左侧底部连通,所述缓冲单元右侧底部与所述沉淀单元连通。优选方案,所述絮凝单元内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外周设有加料环。优选方案,所述絮凝单元内设有絮凝剂投加管,且所述絮凝剂投加管的底部通入所述加料环内。优选方案,所述沉淀单元顶部设有清水集水区,清水集水区下方设有斜板,所述沉淀单元底部设有刮泥板。优选方案,所述反应单元和所述混凝单元内均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反应单元和所述混凝单元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药物投加管。优选方案,所述沉淀单元后还连接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与沉淀单元内的清水集水区连通。所述多级反应沉淀池分为三个主要功能单元,即反应单元、混凝絮凝单元和沉淀单元,在反应单元内通过投加不同目的及作用的化学药剂与需要去除的碱度或硬度离子反应螯合,生成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化学颗粒物质,在搅拌器的作用下,通过控制不同的上升流速与旋转流速相结合,使反应完全性更加彻底。在混凝单元和絮凝单元内通过投加混凝和絮凝药剂使生成的化学颗粒性物质通过架桥、螯合、吸附的作用形成直径大于5mm的樊花形物质,同时,在本单元内化学颗粒物从下方进入,并结合沉淀单元内的污泥进行回流,增加吸附的作用,使其更容易沉淀,进入沉淀区前通过缓冲区流速的控制使水流均匀向下进入沉淀单元。在沉淀单元内通过较高的斜板高度及特殊的池形结构,使污泥和水进行分离,污泥沉淀在单元底部,通过动力设备排出及回流,同时低速搅拌器防止污泥在底部板结,清液在通过斜板后进入收集流道流出多级反应沉淀池。所述多级反应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渗滤液中的碱度和硬度,目的是为了在后续的膜过滤单元不会出现浓差极化的结垢现象,同时将水体中未被去除的氨氮进行化学去除,目的是在生化阶段硝化菌活性不高,硝化过程不理想的状态下保证产水氨氮的达标,也是为了给后续高压纳滤处理单元的高回收率做好保障。优选方案,所述高压纳滤系统单元为多段式,每段包含至少一个高压纳滤膜(纳滤膜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优选方案,所述高压纳滤系统单元为三段式,每段包含两个高压纳滤膜。本单元中我们采用纳滤膜,单价态的无机离子完全透过,其运行压力可高达7MPa,与多级反应沉淀池组合,纳滤膜系统回收率可高达92%,系统整体浓水产量可降至6.8%。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级反应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微纳米过滤膜横切面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MBR单元,在所述生化MBR单元之后依次连接有微纳米过滤膜单元、多级反应沉淀池单元和高压纳滤系统单元。如图3所示,一种微纳米过滤膜,包括膜支撑层19,在膜支撑层19上方依次设有微纳米过滤层18、抗污染层17以及进水流道层16;所述微纳米过滤层18是聚酰胺和醋酸纤维素的复合膜层;所述抗污染层17为涂有聚乙烯醇水凝胶的纤维层;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MBR单元,其特征是,在所述生化MBR单元之后依次连接有微纳米过滤膜单元、多级反应沉淀池单元和高压纳滤系统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MBR单元,其特征是,在所述生化MBR单元之后依次连接有微纳米过滤膜单元、多级反应沉淀池单元和高压纳滤系统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微纳米过滤膜单元包括多个微纳米过滤膜,所述微纳米过滤膜包括膜支撑层,在膜支撑层上方依次设有微纳米过滤层、抗污染层以及进水流道层;所述微纳米过滤层是聚酰胺和醋酸纤维素的复合膜层;所述抗污染层为涂有聚乙烯醇水凝胶的纤维层;所述进水流道层内设有十字立体格栅网,所述进水流道层的流道宽度大于50mi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微纳米过滤层的厚度为1-1.5mm,孔径为7-10n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抗污染层的厚度为0.6-0.9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渗滤液浓水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一凡高辉曾睿刘珊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万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