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罩、发动机及工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5809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风罩、发动机及工程车辆,其中,导风罩用于连接驱动装置和散热器,其包括:柔性风圈和刚性风圈,刚性风圈用于容放由驱动装置驱动的风扇,刚性风圈的轴向第一端与驱动装置刚性连接,刚性风圈的轴向第二端通过柔性风圈与散热器形成柔性连接。该导风罩通过在刚性风圈和散热器之间设置柔性风圈,刚性风圈通过柔性风圈与散热器形成柔性连接,在降低风扇与刚性风圈的叶顶间隙下也能够避免相互干涉,提高了风扇的工作效率并降低风扇的工作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导风罩、发动机及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轴流风扇叶顶间隙的存在使得其叶片顶部的三维流动十分复杂。叶顶间隙相对于风扇直径尺寸很小,使内部流动难以测量。叶顶间隙附近,存在的压力面与吸力面之间的压差,导致泄露流的产生,并与主流混合,直接影响了整个轴流风扇内部流场及气动性能,特别是对轴流风扇的工作效率、压头和工作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轴流风扇的涡流噪主要是由尾缘涡脱落、叶顶泄漏涡以及紊流附面层的涡流脱落引起的非定常脉动力形成的,具有宽频带性质。叶轮尾缘区域流场内是典型的三维、非定常、湍流流动,同时也是风机气动噪声主要的产生部位,一直以来都是风机设计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叶顶间隙的存在,必然导致气体从叶片压力面向吸力面的泄漏,从而导致风机性能的下降。泄漏涡的生成演化过程是涡流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最优化轴流风扇的气动性能和噪声性能,叶尖间隙越小越好。理想化的风扇导风罩装置,风扇与导风罩风圈间是无间隙的。目前工程车辆中发动机冷却风扇与发动机刚性连接,导风罩与散热器刚性连接,风扇与导风罩间为间隙配合。间隙配合主要是因为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的剧烈振动会导致风扇与导风罩相对位置关系处于动态变化状态。防止风扇与导风罩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干涉情况,发动机的振动大小决定了风扇与导风罩间的叶顶间隙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由于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发动机与散热器非一体化设计,减小叶顶间隙只能从降低发动机振动方面优化。叶顶间隙的存在,降低了轴流风扇的工作效率,增加了风扇的工作噪声,进而影响整机的热平衡能力和噪声性能。由于发动机的点火激励存在,振动不可避免,目前轴流冷却风扇与导风罩间的叶顶间隙不可能做到无间隙状态,为了避免发动机振动导致工作时二者出现干涉,叶顶间隙仅能做到风扇直径的1.5%-3%。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风罩、发动机及工程车辆,旨在提高风扇的工作效率并降低风扇的工作噪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风罩,用于连接驱动装置和散热器,其包括:柔性风圈和刚性风圈,刚性风圈用于容放由驱动装置驱动的风扇,刚性风圈的轴向第一端与驱动装置刚性连接,刚性风圈的轴向第二端通过柔性风圈与散热器形成柔性连接。进一步地,柔性风圈由布制品或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地,还包括数个呈条形的风圈支座,刚性风圈的轴向第一端通过风圈支座与驱动装置形成刚性连接。进一步地,风圈支座在刚性风圈的轴向第一端至驱动装置的方向上呈向内弯曲过渡。进一步地,刚性风圈的厚度为10mm~20mm。进一步地,风圈支座的厚度为15mm~30mm。进一步地,还包括导风罩过渡件,柔性风圈通过导风罩过渡件与散热器固定连接,导风罩过渡件在柔性风圈至散热器的方向上呈扩口结构。进一步地,柔性风圈与导风罩过渡件铆接,柔性风圈与刚性风圈铆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其包括上述的导风罩。本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其包括上述的发动机。由此,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导风罩通过在刚性风圈和散热器之间设置柔性风圈,刚性风圈通过柔性风圈与散热器形成柔性连接,相较于刚性风圈与散热器刚性连接的方式,使得刚性风圈的振动不受散热器的影响,从而使得与驱动装置刚性连接的刚性风圈与驱动装置的风扇在振动时的相对位置也不发生改变,在降低风扇与刚性风圈的叶顶间隙下也能够避免相互干涉,提高了风扇的工作效率并降低风扇的工作噪音。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和工程车辆相应地也具有上述有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导风罩一实施例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导风罩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对本技术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针对目前现有的导风罩由于避免干涉的原因,冷却风扇与导风罩间的叶顶间隙不能太小,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导风罩,该导风罩通过在刚性风圈和散热器之间设置柔性风圈,刚性风圈通过柔性风圈与散热器形成柔性连接,在降低风扇与刚性风圈的叶顶间隙下也能够避免相互干涉,提高了风扇的工作效率并降低风扇的工作噪音。在本技术导风罩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导风罩用于连接驱动装置和散热器,其包括:柔性风圈2和刚性风圈4,刚性风圈4用于由容放驱动装置驱动的风扇3,刚性风圈4的轴向第一端与驱动装置刚性连接,刚性风圈4的轴向第二端通过柔性风圈2与散热器形成柔性连接。在该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刚性风圈4和散热器之间设置柔性风圈2,刚性风圈4通过柔性风圈2与散热器形成柔性连接,相较于刚性风圈4与散热器刚性连接的方式,本实施例使得刚性风圈4的振动不受散热器的影响,由于风扇3与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轴也是实现刚性连接,柔性风圈2的设置使得与驱动装置刚性连接的刚性风圈4与驱动装置的风扇3在振动时的相对位置也不发生改变,即:柔性风圈4的设置可以阻断散热器对刚性风圈的振动的影响,当驱动装置振动时,风扇3与刚性风圈4以相同的幅度振动,驱动装置振动不会导致刚性风圈4与风扇3出现剧烈的相对运动,在降低叶顶间隙下也能够避免相互干涉,使得风扇3与刚性风圈4的叶顶间隙实现最小化,刚性风圈4与风扇3的叶顶间隙可达到1mm~2mm的配合状态,提高了风扇的工作效率并降低风扇的工作噪音,优化风扇的气动性能与噪声性能。其中,驱动装置尤其为发动机或发动机的一部件。作为柔性风圈2实现柔性连接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柔性风圈2由布制品或橡胶材料制成,布制品和橡胶材料是能够实现柔性连接的材料,且易于获取,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而且易于拆卸,便于安装更换,其中布制品优选地为帆布。柔性风圈2与导风罩过渡件1铆接,柔性风圈2与刚性风圈2铆接,连接方便快捷,也易于拆卸。当然,柔性风圈2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柔性连接的材料,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如图1和2所示,导风罩还包括数个呈条形的风圈支座5,刚性风圈4的轴向第一端通过风圈支座5与驱动装置形成刚性连接。通过设置数个条形的风圈支座5来实现刚性风圈4与驱动装置形成刚性连接,连接稳定性高且能够节省材料,可实施性较高。优选地,风圈支座5在刚性风圈4的轴向第一端至驱动装置的方向上呈向内弯曲过渡,这样便于实现与驱动装置的刚性连接,提高连接机械强度。为了保证风扇3与刚性风圈4不会因为弹性变形出现相对运动,一方面,刚性风圈4的厚度为10mm~20mm;另一方面,风圈支座5的厚度为15mm~30mm。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如图1和2所示,导风罩还包括导风罩过渡件1,柔性风圈2通过导风罩过渡件1与散热器固定连接,导风罩过渡件1在柔性风圈2至散热器的方向上呈扩口结构。固定连接在散热器部分的导风罩过渡件1实现风扇3的气流的导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导风罩、发动机及工程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风罩,用于连接驱动装置和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风圈(2)和刚性风圈(4),所述刚性风圈(4)用于容放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的风扇(3),所述刚性风圈(4)的轴向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刚性连接,所述刚性风圈(4)的轴向第二端通过所述柔性风圈(2)与所述散热器形成柔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罩,用于连接驱动装置和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风圈(2)和刚性风圈(4),所述刚性风圈(4)用于容放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的风扇(3),所述刚性风圈(4)的轴向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刚性连接,所述刚性风圈(4)的轴向第二端通过所述柔性风圈(2)与所述散热器形成柔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风圈(2)由布制品或橡胶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个呈条形的风圈支座(5),所述刚性风圈(4)的所述轴向第一端通过所述风圈支座(5)与所述驱动装置形成刚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圈支座(5)在所述刚性风圈(4)的所述轴向第一端至所述驱动装置的方向上呈向内弯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蕾耿彦波李萌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