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压式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24363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1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压式连接器组合,包括主体部分和线缆,线缆具有若干独立的芯线,主体部分包括有连接头、上盖、导电端子和基座,基座上设有线槽,在每一线槽的底部设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连接端子具有穿刺脚;在线槽内还设有铆压片,铆压片靠近线槽的边缘,芯线装入线槽中,穿刺脚刺入芯线中与金属导线接触,通过铆压片弯折后压于芯线上形成紧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芯线采用压入线槽的方式,组装非常容易,组装效率比传统插入式提高两倍以上;第二,采用铆压片压紧芯线,确保芯线不会松动和脱落,使电接触更为稳定;第三,在开放的线槽中压入芯线,能确保穿刺脚的刺入位置不会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需要通过导电连接端子与线缆连接固定的连接器组合。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电子产品得到了快速普及,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机、相机、鼠标、打印机等都需要通过数据线实现充电、数据传输等功能。传统的数据线,如USB数据线,主要有两种连接方式,第一种是将线缆与连接端子以焊接方式固定;第二种是通过连接端子的刺穿部以刺穿方式插入线缆实现固定。由于采用焊接方式的操作过程很麻烦,效率低,且容易脱落,因此已基本上被刺穿方式所替代。然而,目前采用的刺穿方式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如中国专利CN201781137U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该技术方案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连接方式,其缺点也比较典型,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即在一主体块上设有容置线缆的孔洞,先将线缆插入孔洞中,并将带有刺穿部的连接端子固定于一盖板上,然后将盖板与主体块固定,使连接端子的刺穿部刺入线缆中接触金属导线实现电连接。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第一,由于线缆容置空间是孔,需要将线缆插入于孔中,这就要求孔径比线缆直径大较多,否则会难以插入。由于孔径比线缆大,且初始状态时线缆是没有被特别固定住的,因此在插入刺穿部时,线缆会产生转动、偏移等动作,导致未插入到位、接触位置不够,甚至没有插到,造成不良品率高,并且有些产品即使在品检时合格,但在使用时稍微受力就会导致接触不良;第二,虽然为了使线缆较容易插入孔中而将孔径做得更大,但这种插入操作还是很困难,尤其是对于细小的芯线,穿插操作的效率很低,而且在视线看不到的孔中容易发生刺入位置偏移的现象;第三,连接端子的穿刺部仅仅是插入在线缆中,没有其它辅助固定,受拉能力较弱,较容易发生脱落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芯线组装采用压入方式、芯线不会发生偏移和转动、结构稳固、接触可靠的铆压式连接器组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铆压式连接器组合,包括主体部分和线缆,线缆具有若干独立的芯线,主体部分包括有连接头、上盖、导电端子和基座,连接头固定于基座前端,若干导电端子从基座延伸至连接头中,线缆以其内的芯线连接固定于基座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若干用于容置所述芯线的的线槽,在每一线槽的底部设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连接端子具有若干向上凸起并直立于线槽中间的穿刺脚;在每一线槽内还设有若干凸起的铆压片,铆压片靠近线槽的边缘,芯线装入线槽中,穿刺脚刺入芯线中与金属导线接触,通过铆压片弯折后压于芯线上形成紧固结构,组装时先将芯线压下使穿刺脚刺进芯线中,然后再将铆压片压弯使其压紧芯线,确保芯线不能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铆压片与连接端子为一体结构,铆压片从连接端子的边缘朝上折弯凸起。优选地,线槽之间由于若干隔离块隔开,隔离块与基座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上盖与基座的两侧边缘均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之间具有定位槽,上盖的定位块与基座的定位块互相错位,基座与上盖固定在一起后定位块互相插入对方的定位槽。本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芯线采用压入线槽的方式,组装非常容易,组装效率比传统插入式提高两倍以上;第二,采用铆压片压紧芯线,确保芯线不会松动和脱落,使电接触更为稳定;第三,在开放的线槽中压入芯线,能确保穿刺脚的刺入位置不会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主体部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线缆固定前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线缆固定后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线缆固定后的侧剖面结构图。图中,1为连接头,2为芯线,3为上盖,4为基座,5为穿刺脚,6为铆压片,7为连接端子,8为隔离块,9为定位块,10为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述铆压式连接器组合,包括主体部分和线缆,线缆具有若干独立的芯线2,主体部分包括有连接头1、上盖3、导电端子和基座4,连接头1固定于基座4前端,若干导电端子从基座4延伸至连接头1中,线缆以其内的芯线2连接固定于基座4中;基座4上设有若干用于容置所述芯线2的的线槽,在每一线槽的底部设有连接端子7,连接端子7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连接端子7具有若干向上凸起并直立于线槽中间的穿刺脚5;在每一线槽内还设有若干凸起的铆压片6,铆压片6靠近线槽的边缘,芯线2装入线槽中,穿刺脚5刺入芯线2中与金属导线接触,通过铆压片6弯折后压于芯线2上形成紧固结构,组装时先将芯线2压下使穿刺脚5刺进芯线中,然后再将铆压片6压弯使其压紧芯线2,确保芯线2不能转动。铆压片6与连接端子7为一体结构,铆压片6从连接端子7的边缘朝上折弯凸起。线槽之间由于若干隔离块8隔开,隔离块8与基座4为一体结构。上盖3与基座4的两侧边缘均设有定位块9,定位块9之间具有定位槽10,上盖3的定位块与基座4的定位块9互相错位,基座4与上盖3固定在一起后定位块9互相插入对方的定位槽10。以上已将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铆压式连接器组合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铆压式连接器组合,包括主体部分和线缆,线缆具有若干独立的芯线,主体部分包括有连接头、上盖、导电端子和基座,连接头固定于基座前端,若干导电端子从基座延伸至连接头中,线缆以其内的芯线连接固定于基座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若干用于容置所述芯线的的线槽,在每一线槽的底部设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连接端子具有若干向上凸起并直立于线槽中间的穿刺脚;在每一线槽内还设有若干凸起的铆压片,铆压片靠近线槽的边缘,芯线装入线槽中,穿刺脚刺入芯线中与金属导线接触,通过铆压片弯折后压于芯线上形成紧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压式连接器组合,包括主体部分和线缆,线缆具有若干独立的芯线,主体部分包括有连接头、上盖、导电端子和基座,连接头固定于基座前端,若干导电端子从基座延伸至连接头中,线缆以其内的芯线连接固定于基座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若干用于容置所述芯线的的线槽,在每一线槽的底部设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连接端子具有若干向上凸起并直立于线槽中间的穿刺脚;在每一线槽内还设有若干凸起的铆压片,铆压片靠近线槽的边缘,芯线装入线槽中,穿刺脚刺入芯线中与金属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银润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