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丝工艺中烟叶模块分类加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107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制丝工艺中烟叶模块分类加工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模块初选及工艺实验线路;2.研究因素及相关工序选定,工序是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2、参数水平范围:松散回潮和润叶加料出口温度:45℃-85℃,贮叶温度:18℃-42℃,烘丝热风温度:105℃-125℃,烘丝出口温度:55℃-75℃。润叶水分:18%-24%,贮叶环境湿度:65%-90%。贮叶时间:2h-24h。3.试验结果-分析研究指标选择:氨基酸、非挥发酸、石油醚提取物、多酚、总糖、还原糖、烟碱,烟叶致香成分。4.分类选择:根据选择的分析指标,通过极差、方差的计算,根据达到显著性水平,对分类方法进行判定和调整。5.在确定烟叶分类方法后,根据工序: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的显著性,选择加工线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丝工艺中烟叶模块分类加工的方法。属于烟草

技术介绍
在卷烟制造工艺过程中,制丝工艺的工序最多、流程最长、加工方法较为繁杂、工艺要求也较高。卷烟烟丝的质量,对卷烟的感官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制丝工艺在卷烟加工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工艺加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是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卷烟制丝重点工序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分析,对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卷烟内在质量、发挥原料使用价值、提高工艺技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从长远看,制丝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对未来中式卷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表现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必将对我国烟草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大量文献及相关参观、考察的结果来看,国内外各烟草企业把制丝工艺的研究一直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对其研究的方法和结果也视为各企业的核心技术与机密。目前,一些烟草企业已提出分类加工的方法,但就如何进行分类及如何选择加工线路,仍缺乏理论数据支撑,还没有完善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况及国内自主研发技术的不足,专利技术一种制丝工艺中烟叶模块分类加工的方法,从而为卷烟制丝工艺中合理、适度加工提供一种新方法。一种制丝工艺中烟叶模块分类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A、模块初选及工艺实验线路;B、研究因素及相关工序选定工序是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C、参数水平范围松散回潮和润叶加料出口温度45℃-85℃;贮叶温度18℃-42℃,烘丝热风温度105℃-125℃;烘丝出口温度55℃-75℃;润叶水分18%-24%;贮叶环境湿度65%-90%。贮叶时间2h-24h;D、试验结果-分析研究指标选择氨基酸、非挥发酸、石油醚提取物、多酚、总糖、还原糖、烟碱,烟叶致香成分;E、分类选择根据选择的分析指标,通过极差、方差的计算,根据达到显著性水平,对分类方法进行判定和调整; F、在确定烟叶分类方法后,根据工序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的显著性,确认加工线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研究因素及相关工序因素分为两类——烟叶模块和加工工序。烟叶模块是根据叶组配方中采用的全部单体烟叶,人为区分成的3类模块。工序是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研究参数是温度——松散回潮出口温度或润叶加料出口温度、贮叶环境温度、烘丝热风温度或烘丝出口温度;水分——润叶水分、贮叶环境湿度;时间——贮叶时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参数水平范围松散回潮和润叶加料出口温度45℃-85℃,贮叶温度18℃-42℃,烘丝热风温度105℃-125℃,烘丝出口温度55℃-75℃。润叶水分18%-24%,贮叶环境湿度65%-90%。贮叶时间2h-24h。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试验结果-分析研究指标选择总糖、还原糖、淀粉、蛋白质、烟碱、氨基酸、非挥发酸、石油醚提取物、多酚,烟叶致香成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类选择将不同烟叶按照化学成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组合,并放入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经检测后,根据选择的分析指标,通过极差、方差的计算,看第一项因素,烟叶模块是否达到显著性α=0.05水平,如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分类是有效的;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该分类是无效的,需重新进行分类再次进行实验,或直接不采用分类加工方法。所述的可采用的加工线路在确定烟叶分类方法后,根据工序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的显著性,选择加工线路;仅当润叶工序达到显著性水平时,可选择加工线路1;当润叶、贮叶工序达到显著性水平时,选择加工线路2;仅当烘丝工序或润叶工序、贮叶工序及烘丝工序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时,选择加工线路3;各工序均不显著时,选择加工线路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块初选及工艺实验线路烟叶模块是依据叶组配方中采用的全部单体烟叶,将不同烟叶按照化学成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组合,初步区形成3类模块,并放入到设计的实验方案表,使用正交实验,确认实验线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丝工艺中进行分类加工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模块初选及工艺实验线路 烟叶模块是根据叶组配方中采用的全部单体烟叶,将不同烟叶按照化学成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组合,初步形成3类模块(见图1),并放入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见图2)。2、采用正交实验,根据拟采用的实验线路,进行实验设计(见表1)。表1 3、研究因素及相关工序因素分为两类——烟叶模块和加工工序。烟叶模块是根据叶组配方中采用的全部单体烟叶,人为区分成的3类模块。工序是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研究参数是温度——松散回潮出口温度或润叶加料出口温度、贮叶环境温度、烘丝热风温度或烘丝出口温度;水分——润叶水分、贮叶环境湿度;时间——贮叶时间。4、参数水平范围松散回潮和润叶加料出口温度45℃-85℃,贮叶温度18℃-42℃,烘丝热风温度105℃-125℃,烘丝出口温度55℃-75℃。润叶水分18%-24%,贮叶环境湿度65%-90%。贮叶时间2h-24h。5、试验结果-分析研究指标选择总糖、还原糖、淀粉、蛋白质、烟碱、氨基酸、非挥发酸、石油醚提取物、多酚,烟叶致香成分。6、分类选择将不同烟叶按照化学成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组合,并放入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经检测后,根据选择的分析指标,通过极差、方差的计算,看第一项因素——烟叶模块是否达到显著性(α=0.05),如果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分类是有效的;如果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该分类是无效的,可重新进行分类再次进行实验,或直接不采用分类加工方法。7、可采用的加工线路在确定烟叶分类方法后,根据工序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的显著性,选择加工线路。仅当润叶工序达到显著性水平时,可选择线路1;当润叶、贮叶工序达到显著性水平时,可选择线路2;仅当烘丝工序或润叶工序、贮叶工序及烘丝工序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时,可选择线路3;各工序均不显著时,选择线路4。按上述使用方法对制丝工艺中进行分类加工,本专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备以下特点A、对烟叶在制丝工艺中进行分类加工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B、根据卷烟原料模块化学成分及在加工过程中变化显著性和变化值,对拟采取的加工线路进行调整、优化,从而实现产品的合理适度加工。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分析检测指标较少,分析检测方法易行,评测过程快捷,同时在连续性大规模生产中具有可行性。按上述使用方法对制丝工艺中进行分类加工,在应用过程中具备以下特点对烟叶在制丝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的评测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根据卷烟原料化学成分及在加工过程中变化显著性和变化值,对拟采取的加工方法进行调整、优化,从而实现产品的合理适度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初步区形成3类模块。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实验方案。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工线路1。图4为本专利技术加工线路2。图5为本专利技术加工线路3。图6为本专利技术加工线路4。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按照工序、因素的选定及参数水平的选定(见下表),进行实验和取样,按照分析指标的选择,对样品进行分析。还原糖直观分析表 还原糖方差分析表 结果表明烟叶模块差异对还原糖含量具有显著性影响作用;贮叶环境对还原糖含量具有显著性影响作用。加工线路可选择图4所示加工线路2。实施例2按照工序、因素的选定及参数水平的选定(见下表),进行实验和取样,按照分析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丝工艺中烟叶模块分类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    A、模块初选及工艺实验线路;    B、研究因素及相关工序选定:工序是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    C、参数水平范围:松散回潮和润叶加料出口温度:45℃-85℃;贮叶温度:18℃-42℃,烘丝热风温度:105℃-125℃;烘丝出口温度:55℃-75℃;润叶水分:18%-24%;贮叶环境湿度:65%-90%。贮叶时间:2h-24h;    D、试验结果-分析研究指标选择:氨基酸、非挥发酸、石油醚提取物、多酚、总糖、还原糖、烟碱,烟叶致香成分;E、分类选择:根据选择的分析指标,通过极差、方差的计算,根据达到显著性水平,对分类方法进行判定和调整;    F、在确定烟叶分类方法后,根据工序: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的显著性,确认加工线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丝工艺中烟叶模块分类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A、模块初选及工艺实验线路;B、研究因素及相关工序选定工序是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C、参数水平范围松散回潮和润叶加料出口温度45℃-85℃;贮叶温度18℃-42℃,烘丝热风温度105℃-125℃;烘丝出口温度55℃-75℃;润叶水分18%-24%;贮叶环境湿度65%-90%。贮叶时间2h-24h;D、试验结果-分析研究指标选择氨基酸、非挥发酸、石油醚提取物、多酚、总糖、还原糖、烟碱,烟叶致香成分;E、分类选择根据选择的分析指标,通过极差、方差的计算,根据达到显著性水平,对分类方法进行判定和调整;F、在确定烟叶分类方法后,根据工序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的显著性,确认加工线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丝工艺中烟叶模块分类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究因素及相关工序因素分为两类——烟叶模块和加工工序。烟叶模块是根据叶组配方中采用的全部单体烟叶,人为区分成的3类模块。工序是润叶(含松散回潮、润叶加料)、贮叶、烘丝。研究参数是温度——松散回潮出口温度或润叶加料出口温度、贮叶环境温度、烘丝热风温度或烘丝出口温度;水分——润叶水分、贮叶环境湿度;时间——贮叶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丝工艺中烟叶模块分类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数水平范围松散回潮和润叶加料出口温度45℃-85℃,贮叶温度18℃-42℃,烘丝热风温度105℃-125℃,烘丝出口温度55℃-75℃。润叶水分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耕云魏杰陈辉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