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晓玲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机械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0597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7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机械模具,包括下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座板一侧的下模垫板;所述下模垫板一侧设置套筒,且所述套筒一侧设置固定板;所述套筒一侧设置限位套,且所述限位套一侧设置垫板;所述垫板一侧设置弹压板,且所述弹压板内部设置定位镶件;所述定位镶件内部设置毛坯,且所述毛坯一侧设置顶器件;所述弹压板一侧设置凹模板,且所述凹模板内部设置凹模镶件;所述凹模板一侧设置上模垫板,且所述上模垫板一侧设置上座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凸模;所述上座板内部穿过模柄,且所述模柄内部设置打杆;所述下座板一侧设置导柱,且所述导柱一侧设置小导柱;所述下座板内部设置辅助模柄结构紧凑,精确度高,有效地避免单向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新型的机械模具,属于机械装备领域。
技术介绍
机械模具是一种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工业生产对模具的结构强度、表面硬度、加工精度均有极高的要求,常常会出现模具因为一点小瑕疵就导致整个模具的报废,这就给公司给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模具中较为常见的损耗原因有一点是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冲模结构有问题,导致凸模没有设计加固装置,出料口出现堆积,卸料时,毛坯对凸模等部件有较大的冲击,凸模承受较大交变载荷加剧的结果,另外,由于凹凸模持续不断的冲击,弹簧等弹性部件也同样遭受损害,常出现断裂和变形等情况,模具的冲头也因为受力不均,冲头折断、弯曲、啃坏等现象也常常发生。因此,只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机械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机械模具,该装置引入对称性上下座板以及配套双小型导柱分别设置在待加工坯料两侧、也是模具主工作单元的两侧,并且在局部单元采用了外设镶件,同时最主要的是,在上下座板上分别设置了模柄和辅助模柄,实现在加工时,能够让上下座板同时相向或相对运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机械模具,包括下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座板一侧的下模垫板;所述下模垫板一侧设置套筒,且所述套筒一侧设置固定板;所述套筒一侧设置限位套,且所述限位套一侧设置垫板;所述垫板一侧设置弹压板,且所述弹压板内部设置定位镶件;所述定位镶件内部设置毛坯,且所述毛坯一侧设置顶器件;所述弹压板一侧设置凹模板,且所述凹模板内部设置凹模镶件;所述凹模板一侧设置上模垫板,且所述上模垫板一侧设置上座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凸模;所述上座板内部穿过模柄,且所述模柄内部设置打杆;所述下座板一侧设置导柱,且所述导柱一侧设置小导柱;所述下座板内部设置辅助模柄。进一步地,所述导柱与所述下座板之间紧密接触,且所述导柱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座板与所述下座板之间距离。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模柄与所述模柄的长度和直径相等。进一步地,所述打杆、模柄、顶器件、凹模镶件、毛坯、凸模、固定板、辅助模柄的轴心线重合。进一步地,所述上座板与所述下座板的形状、尺寸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的机械模具紧凑,精确度高,引入对称性上下座板以及配套双小型导柱分别设置在待加工坯料两侧、也是模具主工作单元的两侧,有效的保证在加工运动时,在单一的导柱工作时,在两侧的小型导柱能给予工作方向上的精确确定,并且在局部单元采用了外设镶件,方便了毛坯零件的取放,也有利于主工作单元在失效时,方便检验与维修,同时最主要的是,在上下座板上分别设置了模柄和辅助模柄,实现在加工时,能够让上下座板同时相向或相对运行,有利于模具内部结构的零件受到均匀的对称形式的冲击,避免了因长时间受单向冲击而造成过多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柱,2、小导柱,3、固定板,4、凸模,5、定位镶件,6、毛坯,7、顶器件,8、凹模镶件,9、打杆,10、模柄,11、上座板,12、上模垫板,13、凹模板,14、弹压板,15、垫板,16、限位板,17、套筒,18、下模垫板,19、辅助模柄,20、下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机械模具,包括下座板20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座板20一侧的下模垫板18;所述下模垫板18一侧设置套筒17,且所述套筒17一侧设置固定板3;所述套筒17一侧设置限位套16,且所述限位套16一侧设置垫板15;所述垫板15一侧设置弹压板14,且所述弹压板14内部设置定位镶件5;所述定位镶件5内部设置毛坯6,且所述毛坯6一侧设置顶器件7;所述弹压板14一侧设置凹模板13,且所述凹模板13内部设置凹模镶件8;所述凹模板13一侧设置上模垫板12,且所述上模垫板12一侧设置上座板11;所述固定板3内部设置凸模4;所述上座板11内部穿过模柄10,且所述模柄10内部设置打杆9;所述下座板20一侧设置导柱1,且所述导柱1一侧设置小导柱2;所述下座板内部设置辅助模柄19。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导柱1与所述下座板20之间紧密接触,且所述导柱1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座板11与所述下座板20之间距离;所述辅助模柄19与所述模柄10的长度和直径相等;所述打杆9、模柄10、顶器件7、凹模镶件8、毛坯6、凸模4、固定板3、辅助模柄19的轴心线重合;所述上座板11与所述下座板20的形状、尺寸相同。本技术在使用时,模柄10和打杆9带动上座板11下行,辅助模柄19带动下座板20上行,进而会带动与上座板11相连的上模垫板12和凹模板13一起压迫弹压板14下压,毛坯6安置在弹压板14内嵌的定位镶件5中,由安装在凹模板13内部的凹模镶件8中的顶器件7作用在毛坯6上,另一方面,辅助模板19带动下座板20也同样作用在下模垫板18上,进一步作用于套筒17和固定板3上,其中,套筒17部分做导向元件,而固定板3中的凸模4受到压迫,从毛坯6的另一边同时提供作用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的机械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机械模具,包括下座板(20)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座板(20)一侧的下模垫板(18);所述下模垫板(18)一侧设置套筒(17),且所述套筒(17)一侧设置固定板(3);所述套筒(17)一侧设置限位套(16),且所述限位套(16)一侧设置垫板(15);所述垫板(15)一侧设置弹压板(14),且所述弹压板(14)内部设置定位镶件(5);所述定位镶件(5)内部设置毛坯(6),且所述毛坯(6)一侧设置顶器件(7);所述弹压板(14)一侧设置凹模板(13),且所述凹模板(13)内部设置凹模镶件(8);所述凹模板(13)一侧设置上模垫板(12),且所述上模垫板(12)一侧设置上座板(11);所述固定板(3)内部设置凸模(4);所述上座板(11)内部穿过模柄(10),且所述模柄(10)内部设置打杆(9);所述下座板(20)一侧设置导柱(1),且所述导柱(1)一侧设置小导柱(2);所述下座板内部设置辅助模柄(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机械模具,包括下座板(20)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座板(20)一侧的下模垫板(18);所述下模垫板(18)一侧设置套筒(17),且所述套筒(17)一侧设置固定板(3);所述套筒(17)一侧设置限位套(16),且所述限位套(16)一侧设置垫板(15);所述垫板(15)一侧设置弹压板(14),且所述弹压板(14)内部设置定位镶件(5);所述定位镶件(5)内部设置毛坯(6),且所述毛坯(6)一侧设置顶器件(7);所述弹压板(14)一侧设置凹模板(13),且所述凹模板(13)内部设置凹模镶件(8);所述凹模板(13)一侧设置上模垫板(12),且所述上模垫板(12)一侧设置上座板(11);所述固定板(3)内部设置凸模(4);所述上座板(11)内部穿过模柄(10),且所述模柄(10)内部设置打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朱晓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