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0115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船体底部设有压载水仓,所述的压载水仓为开放式压载水仓,各个压载水仓之间通过管路互相连通,在船艏部设有进水口,在船艉部设有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与管路连通;在进水口之外设有避免水流直接冲击进水口的导流板。通过设置的进水口、开放式压载水仓和排水口,使海水能够自由的进入到开放式压载水仓中,从而在空船航行时,起到增加稳定性的作用。由于开放式压载水仓的开放式结构,使海水在开放式压载水仓内处于不断更换的状态,因此不会把海水带到另外的地点,节约压舱水处理的设备和处理成本。设置的导流板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行驶过程中,水流对进水口部位的冲击,减少进水口结构对航行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制造
,特别是一种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
技术介绍
船舶运输是全球物流链中重要的一环,大多数货物都是经过船舶转运的。现今的商船一般在底部均建有压载水舱,在空船航行的起航港将压载水舱装满海水,以保持船舶航行途中的平衡。抵达目的港装载货物时,再将压载水舱的水排出。这种传统概念的压载水舱有2大缺陷:空船航行因水箱装满海水而加大重量,使船舶油耗增加;水舱装载的海水不经处理排放出去,会造成海洋污染。据国际海事组织统计,全球船舶压舱水转运总量年均超过110亿吨,相当惊人,而其主要用途仅仅为了保持船舶稳定性。船舶压舱水不仅耗费大量能源、人力和物力,而且已经成为当前海洋四大污染源之一。国际组织、地区法规和各国政府有关压舱水的限制和处罚越来越严厉,但是人们在如何彻底解决船舶压舱水课题上却遇到较大的技术困难。现有技术中,采用了较多的法对付压舱水,其中有过滤、加热、紫外线照射、臭氧处理、脱氧、电离、化学杀虫剂,等等。这些方法各有神通,但是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船舶压舱水带来的种种祸害。尤其是压舱水处理剂之类,因为本身是化学品,也会产生有毒物质,且价格昂贵,经营管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能够解决空船航行稳定性的问题,同时能够避免把海水带到另外的地点,节约压舱水处理的设备和成本,并能够降低排放和节省燃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船体底部设有压载水仓,所述的压载水仓为开放式压载水仓,各个压载水仓之间通过管路互相连通,在船艏部设有进水口,在船艉部设有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与管路连通;在进水口之外设有避免水流直接冲击进水口的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侧壁与船体侧壁贴合,导流板为平滑的曲面,前端突出并与船体侧壁贴合,后端逐渐展开,导流板后端在横截面上的投影的边缘吻合或超出进水口在横截面上的投影边缘;导流板的后端开放,导流板的后端距离进水口有一段距离。导流板的后端距离进水口的距离,为导流板外接圆直径的1~1/6。在进水口设有滤网。在进水口和排水口设有闸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通过设置的进水口、开放式压载水仓和排水口,使海水能够自由的进入到开放式压载水仓中,从而在空船航行时,起到增加稳定性的作用。由于开放式压载水仓的开放式结构,使海水在开放式压载水仓内处于不断更换的状态,因此不会把海水带到另外的地点,节约压舱水处理的设备和处理成本。由于排水口具有排出的水流,因此能够提高螺旋桨的工作效率。设置的导流板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行驶过程中,水流对进水口部位的冲击,减少进水口结构对航行的不利影响。设置的滤网能够避免管路被堵塞,也避免较大的海洋生物进入到开放式压载水仓内,设置的闸门能够根据运载量调节开放式压载水仓内的水位和流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与现有技术结构的横截面对比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示意图。图中:开放式压载水仓1,密封式压载水仓1',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2,密封式压载水仓船舶2’,进水口3,滤网4,闸门5,排水口6,设计吃水7,空载吃水8,导流板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中,一种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船体底部设有压载水仓,所述的压载水仓为开放式压载水仓1,各个压载水仓之间通过管路互相连通,在船艏部设有进水口3,在船艉部设有排水口6,进水口3和排水口6与管路连通;由此结构,海水能够自由的进入到开放式压载水仓1内。在进水口3之外设有避免水流直接冲击进水口3的导流板9。由此结构,能够大幅降低进水口3的结构对航行造成的不利影响,且不会影响进水口3的进水功能。优选的方案如图3、4中,所述的导流板9侧壁与船体侧壁贴合,导流板9为平滑的曲面,前端突出并与船体侧壁贴合,后端逐渐展开,导流板9后端在横截面上的投影的边缘吻合或超出进水口3在横截面上的投影边缘;导流板9的后端开放,导流板9的后端距离进水口3有一段距离。由此结构,减少水流对进水口3的冲击。优选的方案中,导流板9的后端距离进水口3的距离,为导流板9外接圆直径的1~1/6。该距离根据船舶的常用航速而有所不同。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在进水口3设有滤网4。由此结构,便于过滤海水。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在进水口3和排水口6设有闸门5。由此结构,便于调节通过的水量,或者当满载时,完全关闭闸门5,以排空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2内的海水。空载时,进水口3和排水口6的闸门5均开启,海水自由进入到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2内,并从排水口6排出,以提供螺旋桨所需的水流。在航行过程中,设置的导流板9以子弹头的形状降低水的阻力,而海水在绕过导流板9的边缘之后再进入到进水口3内,由于散货船的航速通常较低,因此水流经过导流板9的边缘不会产生空化现象,因此不会影响进水口3的进水功能。当满载时,首先关闭进水口3的闸门5,然后关闭排水口6的闸门5,用泵将开放式压载水仓1内的压载水排出,以便于装载货物。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船体底部设有压载水仓,其特征是,所述的压载水仓为开放式压载水仓(1),各个压载水仓之间通过管路互相连通,在船艏部设有进水口(3),在船艉部设有排水口(6),进水口(3)和排水口(6)与管路连通;在进水口(3)之外设有避免水流直接冲击进水口(3)的导流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船体底部设有压载水仓,其特征是,所述的压载水仓为开放式压载水仓(1),各个压载水仓之间通过管路互相连通,在船艏部设有进水口(3),在船艉部设有排水口(6),进水口(3)和排水口(6)与管路连通;在进水口(3)之外设有避免水流直接冲击进水口(3)的导流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压载水仓船舶,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流板(9)侧壁与船体侧壁贴合,导流板(9)为平滑的曲面,前端突出并与船体侧壁贴合,后端逐渐展开,导流板(9)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星波毛盾
申请(专利权)人:葛洲坝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