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液负压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9761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碱性干电池电解液负压吸收装置,包括底板(1)、与底板固定的立柱(2)、立柱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3),主动轴(4)上设置有托杯旋转机构(6),该托杯旋转机构(6)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安装电池(7)的托杯(8);还包括负压吸收结构(9),该负压吸收机构(9)用于使电池(7)处于负压状态下后将电解液注入电池(7)内;还包括托杯输送机构(15),该托杯输送机构(15)用于将托杯(8)送入托杯工位内。克服了常压状态下电解液吸收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将电解液的注射和吸收工序结合在一起,且电解液的吸收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碱性干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碱性干电池电解液负压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碱性干电池注锌胶和电解液机中的注入机构是该机的关键部件,它会直接影响到电解液注入的计量精度和产品性能,现有技术中的碱性干电池电解液注入机构一般采用电池在注入过程中直接利用凸轮机构来达到上下运动。授权公告号为CN100459231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碱性干电池电解液真空吸收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和顶板,底座和顶板上设有变频马达经齿轮输入旋转动力的主轴,主轴上设置有多层同步旋转的托杯旋转机构,每层沿圆周均布多个托杯工位,由导杆带动罩杯和托杯形成密封空间,连接真空泵的气管部件由真空阀开启接通密闭空间,从而实现电池在真空负压状态下吸收电解液至电池正极环和隔膜纸中。该结构可高效快速完成吸液过程,达到电解液饱和,避免电解液飞溅,提高产品电性能和防漏功能,填补了电池电解液吸收设备的空白。但是,该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能够提高电解液的吸收速度,但其增加了抽真空装置,增加了碱性干电池电解液注射的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克服了常压状态下电解液吸收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将电解液的注射和吸收工序结合在一起,利用一套机构完成,且电解液的吸收效率高。一种电解液负压吸收装置,包括底板、与底板固定的立柱、立柱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上设置有垂直安装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由电机带动齿轮输送动力,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托杯旋转机构,该托杯旋转机构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安装电池的托杯;还包括负压吸收结构,该负压吸收机构用于使所述电池处于负压状态下后将电解液注入所述电池内;带动所述负压吸收机构上下运动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顶板下方的第一凸轮,在该第一凸轮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凸轮螺旋槽,该凸轮螺旋槽滑动连接有轴承连接件,该轴承连接件的数量与所述托杯工位槽数相等,还包括与所述轴承连接件连接并可做升降运动的导杆,该导杆穿过各层工作转盘内的轴套沿轴套做上下滑动;所述负压吸收机构包括第一筒体、注射杆和第二筒体,所述注射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包括活塞部、竖直部及电解液通道,所述第二杆体为柔性管;所述第一筒体包括空腔和出液口,所述活塞部与所述空腔可移动密封配合;所述第二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下方,所述第二筒体设置有供电解液流动的液体通道、进液口及设置在其外壁的毛细孔;所述第一筒体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筒体的进液口连通;电解液由所述第二杆体进入所述电解液通道,该电解液通道的末端具有连接口;所述负压吸收机构通过连接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杆上并整体与所述导杆做同步升降运动,且所述注射杆通过气缸带动沿着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做上下移动;还包括托杯输送机构,该托杯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托杯送入托杯工位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解液负压吸收装置,该装置中的注射机构中的电解液吸收方式为负压吸收,即电解液的吸收环境为负压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电解液的吸收效果更好,且暴漏在空气中的时间,电解液不易变质。(2)本技术将注电解液和创造负压环境巧妙利用一个机构同时实现二者的功能。在本机构中,利用注射杆与第二筒体的巧妙结合,在二者的配合下方能够实现电解液的流通,电解液能够由注射杆进入第二筒体,进而进去至所述电池内;与此同时,本技术方案能够利用抽气结构,将电池内的气体进行抽取,在电池内部形成相对的负压区,此时电解液能够沿着第二筒体的毛细孔向四周喷出,一方面负压能够更好的实现电解液的吸收,另一方面电解液的能够形成喷射并向四周散去,吸收均匀;且电解液进入相对负压的电池内后,由于气体含量较少,其与空气的接触机率小,不易变质。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下方且与液体仓连通的抽气机构,该抽气机构包括两端开口的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的第一开口通至所述液体仓内,其第二开口通入所述电池内。本技术方案在抽气机构的作用下将电池壳内的空气吸出,后再将其向下打入,该气体作为驱动电解液由毛细孔向四周喷射的另一动力,能够更好地促进电解液的吸收和渗透。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筒体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筒体的进液口通过软管连通。软管具有可变形、易拆卸的特点。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气体单向阀,所述气体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液体仓的连接处;还包括液体单向阀,所述液体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的连接处,所述液体能够由所述出液口流入所述进液口。工作时,电解液进入所述电解液通道内,注射杆向下移动,至所述连接口与所述出液口及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电解液进入至所述液体通道内后,电解液在液体通道内,由于毛细孔的孔径较小,其压力不足以将电解液由液体通道向外排出;接着,注射杆向上移动,电池内的空气在抽气机构的作用下移至液体仓内,随着注射杆的移动距离增大,电池内渐渐形成负压区,此时电解液在压差的作用下由毛细孔向四周喷出,供吸收;最后,注射杆继续向下运动,其进一步将电解液由毛细孔射出并重新向电解液通道内注入新一轮的电解液。在此技术方案中,在气体单向阀和液体单向阀能够将其效果更准确的实现。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气体单向阀包括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锥形体,且所述锥形体靠近锥尖的部位设置有出气切口;所述锥形体的锥尖朝向所述第一开口。该气体单向阀不仅能够进行单向气体流动,同时该锥形体能够防止液体由液体仓通过第一开口流入电池内。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毛细孔截面为喇叭形;所述毛细孔沿着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壁密集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托杯旋转机构沿主动轴均布间距设置有2-5层;所述托杯旋转机构包括法兰盘、设置在所述法兰盘的工作转盘,该工作转盘上设置有托模转盘,所述托模转盘均布设置有托杯工位槽,该托杯工位槽用于安置所述托杯,该托杯底部与工作转盘在同一水平位置,在托杯下方的工作转盘设置有密封圈和弹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托杯输送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两侧的轨道支架,该轨道支架上设置有托板,该托板的层数所述托杯旋转机构的层数相同,并处在相同平面上,所述托板上设置有输送托杯的托杯入口和轨道出口,所述托杯由托杯入口进入并经轨道出口移出。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筒体底壁还包括液体槽,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通过该液体槽与软管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电解液通道截面成倒T形,包括竖直通道和水平通道,所述水平通道的上部高于所述出液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一种电解液负压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负压吸收机构与导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负压吸收机构的局部剖开示意图。图4为出液口与进液口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气体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二筒体的外壁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第一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托杯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托模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电解液负压吸收装置,包括底板1、与底板固定的立柱2、立柱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解液负压吸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液负压吸收装置,包括底板(1)、与底板固定的立柱(2)、立柱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3),所述底板(1)和顶板(3)上设置有垂直安装的主动轴(4),所述主动轴(4)由电机(5)带动齿轮(50)输送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4)上设置有托杯旋转机构(6),该托杯旋转机构(6)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安装电池(7)的托杯(8);还包括负压吸收机构(9),该负压吸收机构(9)用于使所述电池(7)处于负压状态下后将电解液注入所述电池(7)内;带动所述负压吸收机构(9)上下运动的提升机构(10),所述提升机构(10)包括固定在顶板(3)下方的第一凸轮(11),在该第一凸轮(1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凸轮螺旋槽(110),该凸轮螺旋槽(110)滑动连接有轴承连接件(111),该轴承连接件(111)的数量与所述托杯(8)工位槽数相等,还包括与所述轴承连接件(111)连接并可做升降运动的导杆(12),该导杆(12)穿过各层工作转盘内的轴套(131)沿轴套做上下滑动;所述负压吸收机构(9)包括第一筒体(90)、注射杆(91)和第二筒体(92),所述注射杆(91)包括第一杆体(910)和第二杆体(911),所述第一杆体(910)包括活塞部(9100)、竖直部(9101)及电解液通道(9102),所述第二杆体(911)为柔性管;所述第一筒体(90)包括空腔(901)和出液口(902),所述活塞部(9100)与所述空腔(901)可移动密封配合;所述第二筒体(92)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90)的下方,所述第二筒体(92)设置有供电解液流动的液体通道(920)、进液口(921)及设置在其外壁的毛细孔(922);所述第一筒体的出液口(902)与所述第二筒体的进液口(921)连通;电解液由所述第二杆体(911)进入所述电解液通道(9102),该电解液通道(9102)的末端具有连接口(91020);所述负压吸收机构(9)通过连接杆(14)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杆(12)上并整体与所述导杆(12)做同步升降运动,且所述注射杆(91)通过气缸带动沿着所述第一筒体(90)的内壁做上下移动;还包括托杯输送机构(15),该托杯输送机构(15)用于将所述托杯(8)送入托杯工位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液负压吸收装置,包括底板(1)、与底板固定的立柱(2)、立柱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3),所述底板(1)和顶板(3)上设置有垂直安装的主动轴(4),所述主动轴(4)由电机(5)带动齿轮(50)输送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4)上设置有托杯旋转机构(6),该托杯旋转机构(6)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安装电池(7)的托杯(8);还包括负压吸收机构(9),该负压吸收机构(9)用于使所述电池(7)处于负压状态下后将电解液注入所述电池(7)内;带动所述负压吸收机构(9)上下运动的提升机构(10),所述提升机构(10)包括固定在顶板(3)下方的第一凸轮(11),在该第一凸轮(1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凸轮螺旋槽(110),该凸轮螺旋槽(110)滑动连接有轴承连接件(111),该轴承连接件(111)的数量与所述托杯(8)工位槽数相等,还包括与所述轴承连接件(111)连接并可做升降运动的导杆(12),该导杆(12)穿过各层工作转盘内的轴套(131)沿轴套做上下滑动;所述负压吸收机构(9)包括第一筒体(90)、注射杆(91)和第二筒体(92),所述注射杆(91)包括第一杆体(910)和第二杆体(911),所述第一杆体(910)包括活塞部(9100)、竖直部(9101)及电解液通道(9102),所述第二杆体(911)为柔性管;所述第一筒体(90)包括空腔(901)和出液口(902),所述活塞部(9100)与所述空腔(901)可移动密封配合;所述第二筒体(92)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90)的下方,所述第二筒体(92)设置有供电解液流动的液体通道(920)、进液口(921)及设置在其外壁的毛细孔(922);所述第一筒体的出液口(902)与所述第二筒体的进液口(921)连通;电解液由所述第二杆体(911)进入所述电解液通道(9102),该电解液通道(9102)的末端具有连接口(91020);所述负压吸收机构(9)通过连接杆(14)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杆(12)上并整体与所述导杆(12)做同步升降运动,且所述注射杆(91)通过气缸带动沿着所述第一筒体(90)的内壁做上下移动;还包括托杯输送机构(15),该托杯输送机构(15)用于将所述托杯(8)送入托杯工位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解液负压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90)下方且与液体仓(9010)连通的抽气机构(13),该抽气机构(13)包括两端开口的气体通道(130),该气体通道(130)的第一开口(1301)通至所述液体仓(9010)内,其第二开口(1302)通入所述电池(7)内。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昀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