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565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锚固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锚固件包括:由近端向远端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螺旋圈和第二螺旋圈;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螺旋圈及所述第二螺旋圈的至少一个内部支柱,所述内部支柱分布于由所述第一螺旋圈圈和所述第二螺旋圈圈形成的中空部;位于远端顶端的顶突部,所述顶突部与所述第二螺旋圈和所述内部支柱在远端方向延伸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在便于安装且能够保证安装强度的同时,减少了锚固件对于骨质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锚固件。
技术介绍
当韧带或肌腱从相关的骨完全或部分地分离或者由于撕裂而损伤时,可以使用外科医疗器材来协助修复,带线锚钉是运动医学手术中常用的一类植入物,使用时将钉体植入骨中,其自带的缝线可以穿过断裂的肌腱或软组织,缝线打结后即可重新固定肌腱或软组织。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锚钉,如CN203424981U公开的医疗用缝合锚钉,包括锚钉本体,锚钉本体呈圆锥形,在锚钉本体外设有螺旋圈,尾部设有容线槽和锁眼。该锚钉旋转拧入骨质中,能将骨质牢固固定,利用锚钉尾部的锁眼穿入医用线缆与损伤的肌腱组织缝合,使得断裂的肌腱组织与骨质形成牢固的连接,提供了肌腱与骨质连接的初始强度,以达到腱-骨愈合的目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锚钉在使用的时候,存在由于结合强度不高出现锚钉退出的现象,需要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痛苦,而结合强度高的锚钉则对于骨骼的损害较大,不太利于术后血液在骨道内的扩充及骨骼的成长,且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固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锚钉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在便于安装且能够保证安装强度的同时,减少了锚固件对于骨质的损害。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固件,包括:由近端向远端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螺旋圈和第二螺旋圈;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螺旋圈及所述第二螺旋圈的至少一个内部支柱,所述内部支柱分布于由所述第一螺旋圈和所述第二螺旋圈形成的中空部;位于远端顶端的顶突部,所述顶突部与所述第二螺旋圈和所述内部支柱在远端方向延伸连接。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近端向远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螺旋圈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螺旋圈起始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螺旋圈具有第一螺距,所述第二螺旋圈具有第二螺距,所述第一螺距与所述第二螺距不同。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螺距小于所述第二螺距。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内部支柱为螺旋结构。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内部支柱的螺距大于所述第一螺距及所述第二螺距。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内部支柱的螺旋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螺旋圈和所述第二螺旋圈的旋转方向相反。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顶突部设有第三螺旋圈;在近端向远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三螺旋圈的起始端与所述第二螺旋圈末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顶突部设置有横向的贯通孔,通过贯通孔内能够放置缝合线且所述缝合线的尾端能够穿过所述中空部并穿出所述锚固件的近端。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锚固件由能被吸收的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锚固件由不能被吸收 的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螺旋圈与所述内部支柱在近端形成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具有特定的横截面形状以便在驱动部中接纳驱动工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锚固件,通过设置由近端向远端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螺旋圈和第二螺旋圈、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螺旋圈及所述第二螺旋圈的至少一个内部支柱、以及位于远端顶端的顶突部,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锚钉不易安装,以及在锚钉安装强度及对骨的破坏之间难以有效平衡的问题,用户难以选择综合性能较高的锚钉,在便于安装且能够保证安装强度的同时,减少了锚固件对于骨质的损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锚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锚钉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现有技术中带线锚钉的示意图,包括钉头、钉体和钉尾,钉头和 钉尾均呈圆柱状结构,两者为直径相同的圆柱。钉头连接在钉体的前端,钉尾连接在钉体的后端;钉体设有穿线孔,穿线孔沿钉体的径向穿透。穿线孔的两端到钉尾的端部分别设有容线槽,钉头、钉体和钉尾一体制成。现有技术中的锚钉结构较为单一,较难满足实际中的需要。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线锚钉2的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带线锚钉2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其具有近端20a和远端20b。由近端向远端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螺旋圈21和第二螺旋圈22,第一螺旋圈21和第二螺旋圈22为镂空设计,且按照一定的旋转方向盘旋延伸。由于第一螺旋圈21和第二螺旋圈22为镂空结构,其结构强度较弱,为了能够保证第一螺旋圈21和第二螺旋圈22的结构强度,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螺旋圈及所述第二螺旋圈的至少一个内部支柱(图中未示出),所述内部支柱分布于由所述第一螺旋圈21和所述第二螺旋圈22形成的中空部。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该内部支柱与第一螺旋圈21和第二螺旋圈22的一体成型。位于带线锚钉20的远端顶端具有顶突部23,所述顶突部23与所述第二螺旋圈22和所述内部支柱在远端方向20b上延伸连接。带线锚钉20还包括缝合线通孔231、232,其被安放在带线锚钉2的顶突部23,缝合线通孔可适于在其周围接收一个或更多的缝合线,使得缝合线能够围绕缝合线通孔,且缝合线的尾端能够穿过通孔232,通过所述第一螺旋圈21和所述第二螺旋圈22形成的中空部,并钻出带线锚钉20的远端20b。带线锚钉20可以用多种材料构成。在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材料的物理性质应足以允许驱动工具插入到带线锚钉20的中空部中并能够用来将带线锚钉20驱动进入骨中而不至于损坏带线锚钉20。材料的性质将取决于带线锚钉20的结构。例如,带线锚钉20的中空部的长度能够使带线锚钉20的抗弯强度以及带线锚钉20与驱动工具的面接触最大化,因此使得较脆弱的材料如可吸收性生物材料和/或骨传导材料等得以应用。除此之外,包括塑料和金 属在内的多种其他的材料可以被用来制造带线锚钉20。第一螺旋圈21和第二螺旋圈22构成双螺旋圈结构,第一螺旋圈21为高密度螺旋圈,第二螺旋圈22为低密度螺旋圈,由于骨的结构是内部为松质骨,表面为皮质骨,其中松质骨富含骨小梁,是骨生长主要结构,而皮质骨密度较高,因此锚钉植入后,低密度螺旋圈位于松质骨内,可减少骨小梁破坏,更利于术后骨骼生长,高密度螺旋圈位于骨皮质内,增加抗拔出力。具体的,第一螺旋圈21和第二螺旋圈22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隔。这些间隔之间形成了不同的螺距,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螺旋圈21和第二螺旋圈22具有不同的螺距,比如第一螺旋圈21的螺距小于第二螺旋圈22的螺距。较大螺距形成的间隔有助于骨到韧带的内生长,即,通过提供穿过螺旋圈的大的开口。这些大的开口有助于承载细胞与营养的流体流过螺旋圈,并允许组织的内生长跨过螺旋圈,从而增强骨到韧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锚固件,包括:由近端向远端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螺旋圈和第二螺旋圈;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螺旋圈及所述第二螺旋圈的至少一个内部支柱,所述内部支柱分布于由所述第一螺旋圈和所述第二螺旋圈形成的中空部;位于远端顶端的顶突部,所述顶突部与所述第二螺旋圈和所述内部支柱在远端方向延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固件,包括:由近端向远端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螺旋圈和第二螺旋圈;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螺旋圈及所述第二螺旋圈的至少一个内部支柱,所述内部支柱分布于由所述第一螺旋圈和所述第二螺旋圈形成的中空部;位于远端顶端的顶突部,所述顶突部与所述第二螺旋圈和所述内部支柱在远端方向延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在近端向远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螺旋圈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螺旋圈起始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圈具有第一螺距,所述第二螺旋圈具有第二螺距,所述第一螺距与所述第二螺距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距小于所述第二螺距。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柱为螺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