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5458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滤筒(1)用于对从油箱(7)进入其中的油烟进行油和烟的过滤分离,离心风机(2)用于将滤筒(1)分离后的烟气抽出到排放管(3)排出,出口调节阀(4)设置在排放管(3)上,用于调节所述离心风机(2)的排风量,第一旁路(5)连接在滤筒(1)与排放管(3)之间,自动调节阀(6)设置在第一旁路(5)上,用于保持油箱(7)中压力的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出口调节阀(4)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调节排风量将油箱内部的负压调节到设定的范围,并通过自动调节阀(6)可以自适应负载的变化消除外在因素对压力波动的影响,保持油箱内部负压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油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
技术介绍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是高速旋转的机械,转子通过两端的滑动轴承支撑,轴与轴瓦之间通过润滑油模块提供的润滑油进行润滑和冷却,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油烟。积聚在轴承座中的油烟需通过回油管引流回油箱,为使油烟可以稳定的流回油箱,需在油箱中保持一定的负压,这个负压通过回油管道的上半部空间可以传导到轴承座,这样轴承座内的油烟可以沿着回油管道流回油箱,最后经排油烟风机过滤分离后向外排出。但是油箱内的负压不能太高或者太低。太低,有可能将外界的灰尘吸入轴承座混合进入润滑油中造成油品变差;太高则油烟排出不及时造成油烟外溢,污染厂房和环境,因此一个合适且稳定的负压环境是燃机发电机组对排油烟风机系统的要求。之前的排油烟风机系统通过采用调节二次空气进气的方式来调节油箱内的负压,经现场检验下来发现,由于现场环境复杂,灰尘较多,在调试阶段就会造成二次空气过滤器沾油积灰,发生失效,油箱负压慢慢降低最后发出报警,需经常更换二次空气滤网。且二次空气的进入容易造成油品变差,油质颗粒度经常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油烟风机难以保持油箱内部负压稳定,二次空气容易造成油品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滤筒、离心风机、排放管、出口调节阀、第一旁路、自动调节阀;所述滤筒连接于一油箱,所述离心风机与所述滤筒以及所述排放管相连接,所述滤筒用于对从油箱进入其中的油烟进行油和烟的过滤分离,所述离心风机用于将所述滤筒分离后的烟气抽出到所述排放管排出,所述出口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排放管上,用于调节所述离心风机的排风量,所述第一旁路连接在所述滤筒与所述排放管之间,所述自动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旁路上,用于保持油箱中压力的稳定。优选地,所述滤筒上连接有滤筒疏油管,所述排放管下端连接有排放疏油管,所述离心风机与所述排放管之间连接有风机排气管,所述离心风机与所述排放疏油管之间连接有风机疏油管。优选地,所述排放疏油管的下端以及所述滤筒疏油管的下端均接入油箱的液位以下。优选地,所述离心风机、风机排气管、风机疏油管均为多个。优选地,所述风机排气管以及所述风机疏油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优选地,所述滤筒内设置有一隔板将滤筒分为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中设置有一高效滤芯,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高效滤芯相通的通孔。优选地,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滤筒的上腔室,所述第一旁路连接于所述滤筒的下腔室,所述滤筒的上腔室底部连接有滤筒疏油管。优选地,所述滤筒与所述排放管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旁路,所述第二旁路连接于所述滤筒的下腔室,其上设置有第三止回阀。优选地,所述滤筒的油烟入口设置有第一负压仪表,所述离心风机的油烟入口设置有第二负压仪表。优选地,所述滤筒的油烟入口设置有第一取样点,所述排放管的烟气排出口设置有第二取样点。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排油烟系统可以非常方便的将油箱内部的负压调节到设定的范围,并可以自适应负载的变化消除外在因素对压力波动的影响,保持油箱内部负压的稳定,灵敏度高,抗干扰性能强;2、不需要外部进气进行调节,切断了外部杂质进入系统的通道,且油箱内部负压调节更灵活;3、能够有效避免当发生在线更换滤芯或者风机停止运转时油箱负压过高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 滤筒2 离心风机3 排放管4 出口调节阀5 第一旁路6 自动调节阀7 油箱8 滤筒疏油管9 排放疏油管10 风机排气管11 风机疏油管12 液位13 第一止回阀14 第二止回阀15 隔板16 高效滤芯17 通孔18 第二旁路19 第三止回阀20 第一负压仪表21 第二负压仪表22 第一取样点23 第二取样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包括滤筒1、离心风机2、排放管3、出口调节阀4、第一旁路5、自动调节阀6,滤筒1连接于一油箱7,离心风机2与滤筒1以及排放管3相连接,滤筒1用于对从油箱7进入其中的油烟进行油和烟的过滤分离,离心风机2用于将滤筒1分离后的烟气抽出到排放管3排出,出口调节阀4设置在排放管3上,用于调节离心风机2的排风量,第一旁路5连接在滤筒1与排放管3之间,自动调节阀6设置在第一旁路5上,用于保持油箱7中压力的稳定。离心风机2启动后,油箱7内的油烟通过油烟入口进入滤筒1,经过滤筒1过滤后的烟气被抽吸到离心风机2,在离心风机2的输送作用下进入排放管3排出。出口调节阀4调节排风量,从而调节油箱7内的负压使其达到一个设定值。正常运行时,通过自动调节阀6可以实现当润滑油流量变化或其他外部因素引起的负压波动时,保持油箱7内部负压稳定在设定的值。滤筒1上连接有滤筒疏油管8,排放管3下端连接有排放疏油管9,离心风机2与排放管3之间连接有风机排气管10,离心风机2与排放疏油管9之间连接有风机疏油管11。排放疏油管9的下端以及滤筒疏油管8的下端均接入油箱7的液位12以下。油烟进入滤筒1后通过滤筒1的过滤进行油和烟的分离,过滤后的油通过滤筒疏油管8流回油箱7,过滤后的烟气进入离心风机2中后,在离心风机2的离心作用下,将过滤后的烟气进行油和烟的二次分离,分离后的油通过风机疏油管11输送到排放疏油管9,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括:滤筒(1)、离心风机(2)、排放管(3)、出口调节阀(4)、第一旁路(5)、自动调节阀(6);所述滤筒(1)连接于一油箱(7),所述离心风机(2)与所述滤筒(1)以及所述排放管(3)相连接,所述滤筒(1)用于对从油箱(7)进入其中的油烟进行油和烟的过滤分离,所述离心风机(2)用于将所述滤筒(1)分离后的烟气抽出到所述排放管(3)排出,所述出口调节阀(4)设置在所述排放管(3)上,用于调节所述离心风机(2)的排风量,所述第一旁路(5)连接在所述滤筒(1)与所述排放管(3)之间,所述自动调节阀(6)设置在所述第一旁路(5)上,用于保持油箱(7)中压力的稳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括:滤筒(1)、离心风机(2)、排放管(3)、出口调节阀(4)、第一旁路(5)、自动调节阀(6);所述滤筒(1)连接于一油箱(7),所述离心风机(2)与所述滤筒(1)以及所述排放管(3)相连接,所述滤筒(1)用于对从油箱(7)进入其中的油烟进行油和烟的过滤分离,所述离心风机(2)用于将所述滤筒(1)分离后的烟气抽出到所述排放管(3)排出,所述出口调节阀(4)设置在所述排放管(3)上,用于调节所述离心风机(2)的排风量,所述第一旁路(5)连接在所述滤筒(1)与所述排放管(3)之间,所述自动调节阀(6)设置在所述第一旁路(5)上,用于保持油箱(7)中压力的稳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1)上连接有滤筒疏油管(8),所述排放管(3)下端连接有排放疏油管(9),所述离心风机(2)与所述排放管(3)之间连接有风机排气管(10),所述离心风机(2)与所述排放疏油管(9)之间连接有风机疏油管(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疏油管(9)的下端以及所述滤筒疏油管(8)的下端均接入油箱(7)的液位(12)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负压排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2)、风机排气管(10)、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千驹唐健张栋芳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