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粒子内介孔结构的γ-氧化铝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介孔无机纳米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纳米氧化铝(Al2O3)是指颗粒尺寸小于100nm的氧化铝产品,由于其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因而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广泛用于人造宝石、试剂以及催化剂和载体、发光材料、电子陶瓷基片、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目前,工业制备氧化铝粉末主要采用贝尔法以及铝铵矾热分解等方法,需要特殊的加热设备,增大了合成难度。而传统的湿化学方法很难有效地控制粒子的大小和微观结构,因而传统的湿化学方法很难制备真正意义上的纳米氧化铝粉体。上世纪70年代Mobile公司利用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原理首先合成出了具有介孔结构的M41S系列氧化硅无机介孔材料(孔径分布在2-50nm范围内的称之为介孔材料)。目前,表面活性剂已成功制备料介孔或多孔γ-氧化铝方面。介孔或多孔γ-氧化铝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吸附剂、色谱分离柱材料、催化剂及其载体等方面。然而,以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的多孔Al2O3通常为热稳定性较差的无定形结构,在其晶化为γ-相氧化铝的过程中会导致多孔结构的塌陷,极大地降低了材料的比表面积,从而严重影响其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粒子内介孔结构的γ-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1)、根据需要称取硫酸铝铵、氯化铝和碳酸氢铵,分别溶于二次水中,配成铝离子总浓度为0.3-0.5mol/L的氯化铝溶液或硫酸铝铵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 混合溶液中硫酸铝铵/氯化铝的摩尔比范围为0-3,以及浓度为0.3-0.6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用微孔膜滤去溶液中的杂质;(2)、在氯化铝溶液或硫酸铝铵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400,配制成含4-8wt%聚乙二醇400的A l↑[3+]浓度为0.3-0.5mol/L的铝盐A溶液,在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粒子内介孔结构的γ-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1)、根据需要称取硫酸铝铵、氯化铝和碳酸氢铵,分别溶于二次水中,配成铝离子总浓度为0.3-0.5mol/L的氯化铝溶液或硫酸铝铵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硫酸铝铵/氯化铝的摩尔比范围为0-3,以及浓度为0.3-0.6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用微孔膜滤去溶液中的杂质;(2)、在氯化铝溶液或硫酸铝铵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400,配制成含4-8wt%聚乙二醇400的Al3+浓度为0.3-0.5mol/L的铝盐A溶液,在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2000,配成含1-8wt%聚乙二醇2000的0.3-0.6mol/L的碳酸氢铵B溶液,并加入氨水调节其pH值至9-10;(3)、在磁力搅拌下向碳酸氢铵B溶液中滴加1/2体积至等体积的铝盐A溶液,滴定完成后,继续搅拌至反应完全,离心分离沉淀,以二次水洗涤至检测无SO42-,然后干燥获得干粉末;(4)、将获得的干粉末加入到足量的正丁醇中,超声波分散后,充分回流,蒸馏脱除93-95℃的正丁醇-水的共沸物,当馏分温度升至正丁醇沸点115-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天右,吴志国,刘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