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化床煅烧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固流化床煅烧反应器。
技术介绍
煅烧过程广泛的应用于固体的热分解、晶型转变等过程。近年来,气固流化床煅烧装置因气固接触充分、气固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等优点,而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态煅烧炉,在化学工业和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工业上应用的流化床煅烧装置主要有普通流化床、多层或多室流化床以及循环流化床等。普通流化床即单层或单室流化床,固体在流态化的状态下通过气体加热而实现热分解,如专利WO9712188(A1)公开的一种的石灰石的煅烧炉。该流化床煅烧炉床层接近全混流,传质传热的推动力低,停留时间的分布宽泛,反应转化率较低。多层流化床或多室流化床,实际上流化床的一种级联形式。通过级联可有效利用传质传热推动力,延长平均停留时间,提高反应转化率。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I04833208A公布了一种阶梯状级联的多室流化床焙烧炉。但是多层或多室流化床反应器中颗粒的时空分布仍然比较宽泛,层间或室间返混通常比较严重。增加颗粒在流化床中的停留时间、提高反应深度的另一方式是采用循环流化床。这种装置通常由流化床、分离装置、下降管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固流化床煅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导流筒,所述外壳上设有主进气口、出气口、进料口和排料结构,其中,所述主进气口位于所述导流筒的下部,用于向所述导流筒内输送高温气体,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上部,用于排出烟气,所述进料口和排料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导流筒外周侧,所述进料口用于提供待煅烧物料,所述排料结构用于收集并排出煅烧废料,所述导流筒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内壁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导流筒、导流筒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煅烧反应的循环通道,待煅烧物料自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外壳内,高温气体自所述主进气口进入所述导流筒,并带动所述待煅烧物料在所述循环通道内循环煅烧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固流化床煅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导流筒,所述外壳上设有主进气口、出气口、进料口和排料结构,其中,所述主进气口位于所述导流筒的下部,用于向所述导流筒内输送高温气体,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上部,用于排出烟气,所述进料口和排料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导流筒外周侧,所述进料口用于提供待煅烧物料,所述排料结构用于收集并排出煅烧废料,所述导流筒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内壁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导流筒、导流筒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煅烧反应的循环通道,待煅烧物料自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外壳内,高温气体自所述主进气口进入所述导流筒,并带动所述待煅烧物料在所述循环通道内循环煅烧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流化床煅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反应段,以及位于所述反应段上端的分离段,所述反应段用于循环煅烧反应的进行,所述分离段用于煅烧废料与烟气的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固流化床煅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段为筒状,其高径比为6:1~1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固流化床煅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段与导流筒围成的环隙宽度之比为1.2:1~0.5: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固流化床煅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段包括位于其下端的锥筒部,所述分离段经所述锥筒部与所述外壳的上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流化床煅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结构包括排料口以及与所述排料口连通的排料槽,其中,所述排料口设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上,用于排出煅烧废料,所述排料槽设于所述外壳内壁上,用于收集煅烧废料并输送到所述排料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流化床煅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包括沿着其轴向设置的多个导流段,所述导流筒内的高温气体与煅烧物料的混合气经相邻的导流段之间进入导流筒与外壳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强,丁富新,王麒,于常军,丁海川,
申请(专利权)人:原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