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扇隧道防护门或洞室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1219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扇隧道防护门或洞室门,包括门框、分别通过铰页与所述门框连接的两个门扇和设置于所述门扇上的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所述门扇、门框和铰页均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备而成。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质的门扇和门框,使得整个隧道防护门、隧道洞室门具有轻质、高强的优势,耐腐蚀、耐疲劳、耐久性好、维护、更换方便,适用于隧道内复杂环境,大大地延长了隧道设备的使用年限。进一步的,通过改善门框的外部结构,改善绞页的结构,还进一步加强了门与门框连接的牢固性,这样就加强了整个门体的牢固程度,可大大地改善洞室门的耐疲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各类洞室的门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隧道是汽车或列车通行的建筑通道。隧道内通常设置有放置设备的洞室,隧道防护门(洞室门)则是应用在铁路隧道,如横通道、各类设备(通风、通信、电力等)洞室、紧急救援战、紧急出口、避难所、竖井接入隧道、斜井接入隧道、直放站、变电站等洞室上,其作用有防火、抗爆、抵御列车周期性活塞风引起的正负风压、防止设备损坏及保障人员安全而设置的特殊用途的门。现有技术中的门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制备而成,但是他们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钢筋混凝土门重量大、开关门不方便,组装困难、易变形,制备周期长;钢制门易腐蚀、多数耐火性能不足。而且这两种门均存在耐久性差、抗疲劳性差、需定期保养与维护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隧道洞室的防护门或洞室门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度高、耐腐蚀、耐疲劳、耐久性好、抗爆荷载不低于0.1Mpa、耐火极限不小于3小时的双扇隧道防护门或洞室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隧道洞室的防护门或洞室门,包括门框、分别通过铰页与所述门框连接的两个门扇和设置于所述门扇内部的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所述门扇、门框和铰页均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备而成。针对于开口面积为6~8m2的洞室,单扇门使用不方便,而且在这种面积下其承压能力也会大大下降,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双扇门,通过在门上安装连杆型闭锁和对门材质的改进,可增加门的承压能力和坚固程度,使其适用于隧道内的特殊环境。优选的,所述门框的四周设有多个固定于墙体内的混凝土支护结构或防火抗爆板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为间隔设置的梯形体和倒梯形体,所述梯形的底边与所述门扇所在的平面平行。隧道内列车通过产生活塞风,活塞风对隧道衬砌结构边墙产生周期性正负风,这就是所谓的列车的气动效应。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正负风压的最大值可达0.01MPa,若隧道内发生爆炸,其压力可达0.1MPa,为使在上述压力下洞室门仍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优选在所述门框的四周设置凸起,凸起插入洞室门四周的墙壁,可使洞室门与墙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加强门的耐疲劳性能;另一方面,将所述凸起设置为间隔的梯形体和倒梯形体,可使其更有效地应对列车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正负风压。优选的,所述凸起插入所述混凝土支护结构或防火抗爆板的深度为5~20cm,所述梯形的上底长为10~15cm,上底和下底的长度比为1:2~2.5;所述门框的上、下横框相邻凸起的间距为50~60cm,所述门框左、右竖框相邻凸起的间距为75~90cm。所述凸起设置的过程中采用上述参数,既可以有效地应对列车气动效应带来的正负风压,还可尽可能地减少凸起的设置数目,降低生产成本。优选的,所述门扇包括层叠的外门板和带加强筋的内门板,构成中空的立方体,外门板、加强筋、内门板的材质均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所述加强筋为十字交叉形,相互平行的加强筋的间距为30~60cm。所述内门板和门扇本体均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备而成。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轻质、高强,在厚度较小的情况下也具有较大的耐压能力,将其设成中空结构,并在其内表面设置加强筋,既可进一步加大其承压能力,还方便在其内部安装结构复杂的锁具。优选的,从隧道通车一侧朝向洞室内部,所述门扇顺次由外门板、耐火板、隔热板、带加强筋的内门板层叠而成,所述耐火板为(硅酸铝纤维)所述隔热板为酚醛树脂板。设置隔热板和防火板,可进一步加强门的耐火性能。优选的,在所述门扇内部设有上下贯穿于门扇,最终固定于门框上方和下方的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所述闭锁设置于门的内部并上下贯通最终固定于门框上,将所述门连接体与门框联在一起,可将门的受力传递给门框,减少门扇单方面的受力,加强其耐疲劳性,延长其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包括连杆型闭锁、闭锁座和齿轮齿条密闭盒;所述连杆型闭锁包括金属杆状的上闭锁和下闭锁,所述上闭锁和下闭锁的一端均设置为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齿条密闭盒内的齿轮啮合;所述上闭锁和下闭锁的另一端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最后分别插入分别位于门框上方和下方的闭锁座内。所述齿轮齿条密闭盒的中间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闭锁开关的把手。优选的,所述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距离所述门扇靠近绞页一端的水平距离为单个门扇宽度的2/3~3/4。这样设计可使闭锁结构为门扇提供最佳的支撑力,更有利于耐受隧道内的压力。优选的,所述门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门扇开关的锁具,所述锁具既可起到锁闭防护门的作用,也可进一步加强门扇与门框架连接的牢固程度,将所述门扇的受力有效地传递到所述门框上。优选的,所述铰页包括固定于所述门框上的铰页座、固定于所述门扇上的铰页本体和连接二者的铰页轴;绞页本体包括底部和与底部一体成型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有用于铰页轴穿过的贯通孔;所述绞页座包括开有贯通孔的两个凸起部,两个凸起部之间用于容纳绞页本体的凸起;所述铰页本体和铰页座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备而成,所述铰页轴由不锈钢制备而成。优选的,所述铰页设置于洞室内部。将所述铰页设于所述防护门朝向洞室的表面,可实现洞室门朝向洞室的方向开闭,若绞页发生脱落,洞室门不会倒向轨道一侧,减少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护门适用于面积为6~8m2的洞室,所述的门扇洞室门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备而成,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质的门扇和门框,使得整个隧道防护门、隧道洞室门具有轻质、高强、的优势,耐腐蚀、耐疲劳、耐久性好、运输、安装、维护、更换方便,适用于隧道内复杂环境。进一步的,通过改善门框的外部结构,改善绞页的结构,并针对于单扇门设置了连杆型闭锁,既可加强门框与洞室墙的连接的牢固程度,还进一步加强了门与门框连接的牢固性,这样就加强了整个门体的牢固程度,可大大地改善洞室门的耐疲劳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双扇防护门或洞室门的正视图;图2为双扇防护门或洞室门的俯视图;图3为闭锁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框;2、绞页;3、门扇;4、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5、凸起;6、上闭锁;7、下闭锁;8、齿轮齿条密闭盒;9、闭锁座;1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洞室的双扇洞室门或防护门,其正视图如图1,包括门框、分别通过铰页与所述门框连接的两个门扇和设置于所述门扇上的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所述门扇、门框和铰页均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备而成。实施例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洞室的双扇洞室门或防护门,所述门体每扇的宽度为1.25m,高度为2.7m,厚度为125mm,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所述门框的四周设有多个插入墙体的凸起5,所述凸起为间隔设置的梯形体和倒梯形体,所述梯形的底边与所述门框所在的平面平行。(如图2所示)所述凸起插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深度为15cm,所述梯形的上底长为10cm,下底的长度为20cm;所述门框的上、下横框相邻凸起的间距为50cm,所述门框左、右竖框相邻凸起的间距为90cm。从隧道通车一侧朝向洞室内部,所述门扇顺次由外门板、耐火板、隔热板、带加强筋的内门板层叠而成,所述耐火板为陶瓷纤维板,所述隔热板为酚醛树脂板,所述内门板上带有十字交叉的加强筋,相互平行的加强筋的间距为30cm。在所述门扇内部设有上下贯穿于门扇,最终固定于门框上方和下方的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所述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包括连杆型闭锁6、7、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扇隧道防护门或洞室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扇隧道防护门或洞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分别通过铰页与所述门框连接的两个门扇和设置于所述门扇内部的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所述门扇、门框和铰页均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扇隧道防护门或洞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分别通过铰页与所述门框连接的两个门扇和设置于所述门扇内部的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所述门扇、门框和铰页均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门或洞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四周设有多个固定于墙体内的混凝土支护结构或防火抗爆板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为间隔设置的梯形体和倒梯形体,所述梯形的底边与所述门扇所在的平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门或洞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插入所述混凝土支护结构或防火抗爆板的深度为5~20cm,所述梯形的上底长为10~15cm,上底和下底的长度比为1:2~2.5;所述门框的上、下横框相邻凸起的间距为50~60cm,所述门框左、右竖框相邻凸起的间距为75~90cm。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护门或洞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包括层叠的外门板和带加强筋的内门板,构成中空的立方体;外门板、加强筋、内门板的材质均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所述加强筋为十字交叉形,相互平行的加强筋的间距为30~60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门或洞室门,其特征在于,从隧道通车一侧朝向洞室内部,所述门扇顺次由外门板、耐火板、隔热板、带加强筋的内门板层叠而成,所述耐火板为陶瓷纤维(硅酸铝纤维)板,所述隔热板为酚醛树脂板。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斌林传年张千里王志伟付兵先郭小雄杜晓燕马超锋牛亚彬安哲立邹文浩李尧赵鹏张文达赵德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路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