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合成氨原料气的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072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以水煤气代替天然气作热源生产合成氨原料气的工艺及装置,装置由一、二段转化炉,天然气、空气、蒸汽、软水换热器组成。一段转化炉四周环布喷水煤气的烧嘴,内设转化管,管内有触媒层,炉底连对流段,换热器插入对流段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水煤气烧嘴燃烧,使一段转化炉内转化触媒温度上升到燃气转化所需要温度,在转化管内进行转换反应,未转化气进入第二段转化炉转换,对流段用来加热换热器内流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天然气消耗低、连续生产,转化率高。(*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氨工艺及装置类,具体地属于用天然气作为原料气合成氨的工艺及装置类。在富含天然气的地方,利用合成氨生产尿素的厂家大多数以天然气为原料按图2所示的工艺及装置合成氨。其工艺为:经热量回收管19预热、脱硫后的天然气导入天然气燃烧炉14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蓄热炉16、第二蓄热炉17、传入一段转化炉1、各炉、段的温度均在850℃以上。而后从天然气燃烧炉导入天然气,从第一蓄热炉的入口15导入空气,空气的量满足后续工序中H2/N2=3。天然气在一段转化炉上部的燃烧室18内进行燃烧反应:3CH4+O2→2CO+CO2+6H2↑。空气中的N2和余下的O2进入镍触媒层19、进行以下反应N2+3H2→2NH3、2Ni+O2→2NiO。前一反应为吸热反应,后一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后温度下降,而后再通入天然气燃烧,重复上面过程。余下的热量导入热量回收段20加热原料天然气,而后排入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其装置由天然气燃烧炉14,第一、二蓄热炉16、17,一段转化炉1、热量回收段20组成,各部分彼此相通,内壁铺耐火隔热材料,一段转化炉内设燃烧室18、镍触媒层19。采取上述工艺及装置,必须先将部分天然气燃烧,以使转化炉内的温度上升到转换温度后,天然气和空气才进行生成H2和合成氨的反应。吨氨需燃烧天然气将近其量的30%,天然气的消耗量大,生产吨氨消耗800m3。生产为间接生产,加热时间、转化时间基本上各为一半,氨产量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工艺及装置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不用天然气作热源的合成氨工艺及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可将间接转换改为连续转换,吨氨消耗天然气量由1000m3-1100m3[其中(燃烧300m3/tNH3,进行转换天然气消耗800m3/tNH3)]下降至650-700m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以水煤气代替天然气作热源的合成氨工艺为:原料天然气降压至3MPa(绝)、引入过滤罐,除去其中夹带的水和杂质,导入换热器8、经一段转化炉1底部连的对流段3加热至350℃、引出脱硫、与经废热锅炉13加热软水形成的蒸汽一起导入换热器5、经对流段3加热至500℃以上进入一段转化炉内的转化管2内。H2/CH4的加入量比为3。由生产水煤气工段来的水煤气经换热器9、在对流段3内加热后由环布在一段转化炉1外的烧嘴4喷入燃烧,使炉内温度上升至900℃。转化管2内的混合气部分进行合成氨的原料气转化反应。转化气与从换热器6引入的空气混合后进入二段转化炉12、混合气温度750℃,其中未转化的CH4和气体中的H2气与加入的空气在转化炉上部燃烧段燃烧,温度达900℃,进入二段转换炉进一步转换,经转换的气体成分控制在H2/N2=3,未转换的CH4<0.4%。以水煤气代替天然气作热源的合成氨装置,由一段转炉1、换热器5、6、7、8、9、10,二段转化炉12、废热锅炉13组成,一段转化炉四周环布喷入水煤气的烧嘴4,内部设转化管2,管内装填镍触媒层、炉底连对流段3,诸换热器插入对流段3内,对流段外有烟囱11。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图1  本专利技术工艺及装置示意图。图2  以天然气为热源的工艺及装置示意图。参照图1,从一段转化炉底部排除的燃烧烟气温度达900℃,在对流段对换热器4、8内的天然气,换热器6内的空气,换热器7内的水蒸汽,换热器9内的软水加热后,温度-->降至于150℃左右,由引风机导入烟囱11排放。从转化管2内所出来的转化气温度750℃,内含CH410%,与从换热器6来的空气混合后进入二段转化炉。换热器的空气由鼓风机鼓入。在二段转化炉内上部未转化的CH4和混合气中的H2与加入的空气燃烧、而后进入触媒层,进行氨合成反应。转化气温度为900℃左右,进入废热锅炉13,加热从锅炉来的软水,加热后的水导入换热器6。本专利技术用水煤气代替天然气作热源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气,生产吨氨天然气消耗率由800m3降至650-700m3,将原间接转换工艺改为连续转换,提高了天然气和蒸汽的转换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以水煤气代替天然气作热源生产合成氨原料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料天然气降压至3MPa(绝),引入过滤罐,除去其中夹带的水和杂质,导入换热器8,经一段转化炉1底部连的对流段3加热至350℃,引出脱硫,与经废热锅炉13加热软水形成的蒸汽一起导入换热器5,经对流段3加热至500℃以上进入一段转化炉内的转化管2内,H↓[2]O/CH↓[4]的加入量比为3,由生产水煤气工段来的水煤气经换热器9,在对流段3内加热后由环布在一段转化炉1外的烧嘴4喷入燃烧,使炉内温度上升至900℃,转化管内的混合气部分进行合成氨原料气的转化反应,转化气与从换热器6引入的空气混合后进入二段转化炉12,混合气温度750℃,其中未转化的CH↓[4]和气体中的H↓[2]与加入的空气在转化炉上部燃烧段燃烧,温度达900℃,进入二段转化炉12进一步转换,经转换的气体成分控制在H↓[2]/N↓[2]=3,未转换的CH↓[4]<0.4%。

【技术特征摘要】
1、以水煤气代替天然气作热源生产合成氨原料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料天然气降压至3MPa(绝),引入过滤罐,除去其中夹带的水和杂质,导入换热器8,经一段转化炉1底部连的对流段3加热至350℃,引出脱硫,与经废热锅炉13加热软水形成的蒸汽一起导入换热器5,经对流段3加热至500℃以上进入一段转化炉内的转化管2内,H2O/CH4的加入量比为3,由生产水煤气工段来的水煤气经换热器9,在对流段3内加热后由环布在一段转化炉1外的烧嘴4喷入燃烧,使炉内温度上升至900℃,转化管内的混合气部分进行合成氨原料气的转化反应,转化气与从换热器6引入的空气混合后进入二段转化炉12,混合气温度750℃,其中未转化的CH4和气体中的H2与加入的空气在转化炉上部燃烧段燃烧,温度达900℃,进入二段转化炉12进一步转换,经转换的气体成分控制在H2/N2=3,未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葵王发坤薛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