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0023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7 13:23
加湿装置被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该车辆用空调装置在空调壳体(31)内具备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34),该空调壳体(31)具有将空气引导至车室内的通风路(311)。加湿装置具备:吸附器(13),对水分进行吸收并使水分脱离;送风机(12),使空气以通过吸附器的方式流通;门(14、15、16),对空气流动的空气流路进行开闭;及控制装置(21),对除湿模式及加湿模式进行设定,该除湿模式是通过对门进行控制切换空气流路而将由冷却器冷却的空气引导至吸附器并使吸附器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该加湿模式是指将空气引导至吸附器并使水分从吸附器移动到空气进行加湿,进而将被加湿的空气向乘员吹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14年5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05375号,其公开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于车辆用空调装置而使用的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加湿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加湿装置在向车室内吹出空气的吹出口的正前方设置有对水进行气化的透湿性管,通过将水从供水箱供给到透湿性管从而对空调风进行加湿。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们的研究,以往的加湿装置必须向供水箱补给用于加湿的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29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活用车辆用空调装置且在无供水的状态能够加湿的加湿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加湿装置被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该车辆用空调装置在空调壳体内具备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该空调壳体具有将空气引导至车室内的通风路。加湿装置具备:吸附器,该吸附器对水分进行吸收并使水分脱离;送风机,该送风机使空气以通过吸附器的方式流通;门,该门对该空气所流动的空气流路进行开闭;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通过对门进行控制来切换空气流路,从而对除湿模式及加湿模式进行设定,该除湿模式是将由冷却器冷却后的空气引导至吸附器并使吸附器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的模式,该加湿模式是将空气引导至吸附器并使水分从吸附器移动到空气中而进行加湿,进而将被加湿的空气朝向乘员吹出的模式。由此,使吸附器从由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冷却器冷却后的高湿度的空气吸附水分,并且将已被吸附到吸附器的水分移动到低湿度空气中而进行加湿,从而能够在无供水状态进行加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及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表示加湿装置的除湿模式运转的一例。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的电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的加湿模式运转的一例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的加湿模式运转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1组合到进行车室内的空调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而被使用。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内空调单元3配置于车室内的仪表盘(仪表板)的下方部。室内空调单元3具备空调壳体31,该空调壳体31内形成有将空气引导至车室内的通风路311。在空调壳体31的空气流最上游侧配置有内外气切换箱32,该内外气切换箱32具有将外气导入的外气导入口321和将内气导入的内气导入口322。在该内外气切换箱32内旋转自如地设置有内外气切换门323。该内外气切换门323配置于外气导入口321和内气导入口322的分支点。内外气切换门323通过促动器(未图示)被驱动,将导入至空调壳体31内的通风路311的空气切换成内气和外气,或者对内气和外气的混合比例进行调整。在通风路311中配置有空调装置用送风机33、作为冷却器的蒸发器34、作为加热器的加热器芯35、以及门36~39。空调装置用送风机33将空气吸入至内外气切换箱32内并向空调壳体31的下游侧送风,并且具有电动机和与其旋转轴连结的离心式送风风扇。蒸发器34配置于空调装置用送风机33的空气流下游侧,并且与通过未图示的车辆发动机而被驱动的压缩机等结合而构成制冷循环。蒸发器34通过在内部流通的低压制冷剂从在通风路311流通的空气吸热进行蒸发,而对空气进行冷却。加热器芯35配置于蒸发器34的空气流下游侧,并且未图示的车辆发动机的冷却水(热水)在内部循环。加热器芯35将该发动机冷却水作为热源对流通于通风路311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混合门36旋转自如地设置于蒸发器34和加热器芯35之间。并且,空气混合门36通过促动器(未图示)被驱动,并对通过加热器芯35的空气和绕过加热器芯35的空气的比例进行调整。由此,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被调整。在空调壳体31的空气流最下游部形成有:向车辆前面窗玻璃吹出空气的除霜器吹出口312;向乘员的上半身吹出空气的面部吹出口313;以及向乘员的脚边吹出空气的脚部吹出口314。并且,除霜器吹出口312通过除霜器门37被开闭,面部吹出口313通过面部门38被开闭,脚部吹出口314通过脚部门39被开闭。另外,这些各门37~39通过促动器(未图示)被驱动而对各吹出口312~314进行开闭,从而对各种吹出模式进行设定。各种吹出模式例如有面部模式、双层模式、脚部模式、脚部除霜器模式、以及除霜器模式。并且,已经被调整温度后的空气从与各吹出模式对应开口的吹出口向车室内吹出。在空调壳体31中具有:蒸发器下游开口部315,该蒸发器下游开口部315位于蒸发器34和加热器芯35之间并使通风路311和外部连通;以及加热器芯下游开口部316,该加热器芯下游开口部316位于加热器芯35的下游并使通风路311和外部连通。以下,将蒸发器下游开口部315及加热器芯下流开口部316分别称为空调壳体31的第1开口部315及空调壳体31的第2开口部316。加湿装置1配置在仪表盘下方部。更详细而言,在蒸发器34的附近,并且,在与空调壳体31的第1开口部315和后述的加湿装置壳体11的第1开口部111接近的位置配置有加湿装置1。该加湿装置1具备形成有使空气流通的通风路的树脂制的加湿装置壳体11,且在加湿装置壳体11内配置有加湿装置用送风机12、吸附器13、以及门14~16。另外,加湿装置1还具备管道17~19以及温度传感器20。在加湿装置壳体11中形成有:使加湿装置壳体11内和外部连通的开口部111~113;作为朝向加湿装置用送风机12的空气的入口部的吸入口114;以及使加湿装置用送风机12的空气流下游侧和第2开口部112连通的连通孔115。第1开口部111通过第1管道17与空调壳体31的第1开口部315连接,并将在蒸发器34被冷却了的空气引导至加湿装置壳体11内。并且,被引导至加湿装置壳体11内的空气被引导至吸附器13。另外,第1开口部111通过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加湿装置壳体11的开闭门14而被开闭。第2开口部112通过第2管道18而与空调壳体31的第2开口部316连接。并且,与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加湿装置壳体11的第1切换门15的旋转位置对应地,第2开口部112与从第1开口部111至吸附器13的通风路的空气流下游侧或连通孔115连通。在第3开口部113连接有第3管道19。该第3管道19设置成:作为空气流下游端的吹出开口部191侧设置于仪表盘的上部,并且将在加湿装置1被加湿的空气从吹出开口部191向乘员的脸部(口、鼻、眼)吹出。在该第3管道19内的吹出开口部191的附近设置有对从第3管道19吹出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20。另外,第3开口部113及连通孔115通过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加湿装置壳体11的第2切换门16而被开闭。此外,管道17~19的材质能够采用聚丙烯(PP)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等。另外,为了促进第3管道19的内部空气和外部空气的热交换,希望第3管道19的壁的厚度尽可能地薄。加湿装置用送风机12从第1开口部111或第2开口部112吸入空气,并使空气以通过吸附器13的方式流通。加湿装置用送风机12具有电动机121和与其旋转轴连结的离心式送风风扇122。吸附器13具备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加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被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该车辆用空调装置在空调壳体(31)内具备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34),该空调壳体(31)具有将空气引导至车室内的通风路(311),所述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吸附器(13),该吸附器(13)对水分进行吸收并使水分脱离;送风机(12),该送风机(12)使空气以通过所述吸附器的方式流通;门(14、15、16),该门(14、15、16)对所述空气所流动的空气流路进行开闭;以及控制装置(21),该控制装置(21)通过对所述门进行控制来切换所述空气流路,从而对除湿模式及加湿模式进行设定,该除湿模式是将由所述冷却器冷却的空气引导至所述吸附器并使所述吸附器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的模式,该加湿模式是将空气引导至所述吸附器并使水分从所述吸附器移动至空气而进行加湿,进而将被加湿的空气向乘员吹出的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5.21 JP 2014-1053751.一种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被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该车辆用空调装置在空调壳体(31)内具备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34),该空调壳体(31)具有将空气引导至车室内的通风路(311),所述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吸附器(13),该吸附器(13)对水分进行吸收并使水分脱离;送风机(12),该送风机(12)使空气以通过所述吸附器的方式流通;门(14、15、16),该门(14、15、16)对所述空气所流动的空气流路进行开闭;以及控制装置(21),该控制装置(21)通过对所述门进行控制来切换所述空气流路,从而对除湿模式及加湿模式进行设定,该除湿模式是将由所述冷却器冷却的空气引导至所述吸附器并使所述吸附器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的模式,该加湿模式是将空气引导至所述吸附器并使水分从所述吸附器移动至空气而进行加湿,进而将被加湿的空气向乘员吹出的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被引导至所述吸附器并使水分从所述吸附器移动至空气而进行加湿的空气是低湿度的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管道(19),该管道(19)具有将被加湿的空气向乘员的面部吹出的开口部(191)。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是与所述空调壳体分体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所述送风机及所述门被收容于与所述空调壳体分体的壳体(11)。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湿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对所述门进行控制而使由所述冷却器冷却的空气与低湿度的空气混合,从而对加湿空气的温度进行调整。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湿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对所述门进行控制而使由所述冷却器冷却的空气与被引导至所述吸附器的空气混合,从而对加湿空气的温度进行调整。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湿模式时,通过了所述吸附器的空气返回到所述空调壳体内的所述通风路。9.一种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功治新美康彦山冈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