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燃烧器的衬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9314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5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燃烧器的衬套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热室衬套、导流体和火焰罩,所述蓄热室衬套呈直角弯折的方形筒状,包括直片状的前部盖板、后部盖板、左侧盖板、右侧盖板、顶部盖板和下部盖板,各相接的盖板之间均为直角对接,所述蓄热室衬套的底部设有底部端盖,底部端盖上设有蓄热室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蓄热室衬套包括直片状的前部盖板、后部盖板、左侧盖板、右侧盖板、顶部盖板和下部盖板,各盖板通过阶梯结构拼接成直角弯折的方形筒状,既能形成相对封闭、边角为直角的方形空间,保证了气体与蜂窝陶瓷间的换热效果,又能避免由应力集中造成的材料开裂现象的出现。

Lining structure of regenerative bur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generative burner bush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regenerator bushing, a guide body and cover the flame, the regenerator bushing is square cylindrical rectangular bent, including straight shaped front cover, rear cover, left cover, side cover plate, a top cover plate and a lower cover plate all right, for each phase of the docking between the cover plate, the regenerator bush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cover, the bottom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rege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heat front cover, rear cover, left, right, top cover cover cover cover and lower chamber liners including straight sheet, the cover plate by a ladder structure spliced into square cylindrical rectangular bent, can form a relatively closed edge, right angle square space, to ensure the effect of heat transfer the gas and honeycomb ceramic, and can avoid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phenomenon caused by the cracking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热式燃烧器的衬套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业加热领域,蓄热式燃烧技术因烟气余热回收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炉膛温度均匀性好以及NOx排放量低而受到普遍重视。在蓄热式燃烧技术应用过程中,高达1000℃以上的出炉烟气直接流过蓄热式燃烧器,而预热空气温度也可高达1000℃,燃烧器的燃烧室和蓄热室的中上部需长期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工作,若与此同时气体的灰尘较多或者腐蚀性较强,那么往往引起燃烧器内部保温材料的烧损、磨损或者腐蚀。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采用在蓄热式燃烧器的燃烧室和蓄热室均加设衬套,将高温、高灰尘及强腐蚀性的气体与外部的保温材料和金属材料隔离开,从而避免这些材料的过快损坏。但是,由于目前普遍采用方形蜂窝陶瓷作为蓄热材料,要求蓄热室必须为方形空间结构,且四个边角不能设置圆弧过渡,以免蜂窝陶瓷与蓄热室壁之间的缝隙过大,降低蓄放热的效果。目前广泛用于燃烧器燃烧室的衬套多采用耐高温(可工作在1200℃~1600℃之间)、耐强摩擦和耐强腐蚀的碳化硅材质制作,然而,碳化硅材料脆性较大,若衬套拐角处采用直角过渡,在蓄热式燃烧器运行过程中,容易因运行环境变化引起的应力集中而使拐角处开裂。根据以上分析,在充分利用耐高温、耐强摩擦、耐强腐蚀、比重轻的碳化硅优质材质时,在保证换热效果与避免应力集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蓄热式燃烧技术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热式燃烧器的衬套结构,即可解决耐高温、耐摩擦和耐腐蚀的问题,又可解决拐角处应力集中开裂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蓄热式燃烧器的衬套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热室衬套、导流体和火焰罩,所述蓄热室衬套呈直角弯折的方形筒状,包括直片状的前部盖板、后部盖板、左侧盖板、右侧盖板、顶部盖板和下部盖板,各相接的盖板之间均为直角对接,所述蓄热室衬套的底部设有底部端盖,底部端盖上设有蓄热室通孔。所述前部盖板、后部盖板、左侧盖板、右侧盖板、顶部盖板和下部盖板上与其它盖板接合的边缘处均设有阶梯结构,各相接盖板之间均通过阶梯结构搭接拼合。所述火焰罩的侧壁上插设有点火枪套筒和主燃气枪套筒,点火枪套筒和主燃气枪套筒均与火焰罩的内腔连通。所述火焰罩、点火枪套筒和主燃气枪套筒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相交。所述点火枪套筒和主燃气枪套筒凸出于火焰罩内表面的高度小于5mm。所述火焰罩上背向导流体的一端为锥形缩口结构,该端部的开口为燃烧室通孔。所述导流体的中心设有主导流孔,主导流孔的四周均布有多个副导流孔,主导流孔的孔径大于副导流孔的孔径,所述导流体由高铝质耐火浇注料制作。所述前部盖板、后部盖板、左侧盖板、右侧盖板、顶部盖板和下部盖板均由碳化硅板材制作,且板材厚度为5-12mm。所述后部盖板的上部设有火焰观察孔,火焰观察孔正对于导流体。所述蓄热室通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口。本技术中蓄热室衬套包括直片状的前部盖板、后部盖板、左侧盖板、右侧盖板、顶部盖板和下部盖板,各盖板拼接成直角弯折的方形筒状,既能形成相对封闭、边角为直角的方形空间,保证了气体与蜂窝陶瓷间的换热效果,又能避免由应力集中造成的材料开裂现象的出现;导流体既使气体在通道横截面上的速度分布更加均匀,又增加了热空气在进入燃烧室时的速度,促进了热空气与燃料的混合,而且增强了火焰的刚度和冲击力,使炉内的对流换热更加强烈;本技术结构能够避免高温、高灰尘或者强腐蚀性气体对耐火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冲击,显著提高了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和燃烧器运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热室衬套,11-前部盖板,12-后部盖板,13-左侧盖板,14-右侧盖板,15-顶部盖板,16-下部盖板,17-底部端盖,171-蓄热室通孔,2-导流体,21-主导流孔,22-副导流孔,3-火焰罩,31-燃烧室通孔,4-点火枪套筒,5-主燃气枪套筒,6-火焰观察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蓄热式燃烧器的衬套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热室衬套1、导流体2和火焰罩3,蓄热室衬套1内用于放置方形蜂窝陶瓷。蓄热室衬套1呈直角弯折的方形筒状,包括直片状的前部盖板11、后部盖板12、左侧盖板13、右侧盖板14、顶部盖板15和下部盖板16,各相接的盖板之间均为直角对接,盖板之间的对接处可有效吸收应力。前部盖板11、后部盖板12、左侧盖板13、右侧盖板14、顶部盖板15和下部盖板16均由碳化硅板材制作,且板材厚度为5-12mm,碳化硅板材具有耐高温、耐摩擦和耐腐蚀的特性。后部盖板12的上部设有火焰观察孔6,火焰观察孔6正对于导流体2,火焰观察孔6便于观察火焰。蓄热室衬套1的底部设有底部端盖17,底部端盖17上设有蓄热室通孔171,蓄热室通孔171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口。前部盖板11、后部盖板12、左侧盖板13、右侧盖板14、顶部盖板15和下部盖板16上与其它盖板接合的边缘处均设有阶梯结构,各相接盖板之间均通过阶梯结构搭接拼合。导流体2的中心设有主导流孔21,主导流孔21的四周均布有多个副导流孔22,主导流孔21的孔径大于副导流孔22的孔径。导流体2由高铝质耐火浇注料制作。火焰罩3的侧壁上插设有点火枪套筒4和主燃气枪套筒5,点火枪套筒4和主燃气枪套筒5均与火焰罩3的内腔连通。火焰罩3、点火枪套筒4和主燃气枪套筒5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相交。点火枪套筒4和主燃气枪套筒5凸出于火焰罩3内表面的高度小于5mm。火焰罩3上背向导流体2的一端为锥形缩口结构,该端部的开口为燃烧室通孔31。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蓄热式燃烧器为成对布置的,成对布置的两个蓄热式燃烧器为交替工作的,一个蓄热式燃烧器工作时,助燃空气由蓄热室通孔171进入蓄热室衬套1内,与蓄热室衬套1内的方形蜂窝陶瓷进行热交换,显著提高助燃空气温度,热空气通过导流体2上的主导流孔21和副导流孔22通向火焰罩3,与燃料充分混合,混合物剧烈燃烧,燃烧后的烟气由燃烧室通孔31流出,且从另一个蓄热式燃烧器的燃烧室通孔31进入火焰罩3内,通过导流体2上的主导流孔21和副导流孔22通向蓄热室内,与蓄热室内的方形蜂窝陶瓷进行热交换,方形蜂窝陶瓷进行储热。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蓄热式燃烧器的衬套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式燃烧器的衬套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热室衬套(1)、导流体(2)和火焰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衬套呈直角弯折的方形筒状,包括直片状的前部盖板(11)、后部盖板(12)、左侧盖板(13)、右侧盖板(14)、顶部盖板(15)和下部盖板(16),各相接的盖板之间均为直角对接,所述蓄热室衬套的底部设有底部端盖(17),底部端盖上设有蓄热室通孔(1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燃烧器的衬套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热室衬套(1)、导流体(2)和火焰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衬套呈直角弯折的方形筒状,包括直片状的前部盖板(11)、后部盖板(12)、左侧盖板(13)、右侧盖板(14)、顶部盖板(15)和下部盖板(16),各相接的盖板之间均为直角对接,所述蓄热室衬套的底部设有底部端盖(17),底部端盖上设有蓄热室通孔(1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燃烧器的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盖板(11)、后部盖板(12)、左侧盖板(13)、右侧盖板(14)、顶部盖板(15)和下部盖板(16)上与其它盖板接合的边缘处均设有阶梯结构,各相接盖板之间均通过阶梯结构搭接拼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燃烧器的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罩(3)的侧壁上插设有点火枪套筒(4)和主燃气枪套筒(5),点火枪套筒和主燃气枪套筒均与火焰罩的内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燃烧器的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罩(3)、点火枪套筒(4)和主燃气枪套筒(5)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君张煜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力成节能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