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旭亮专利>正文

一种β-磷酸钙的合成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921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β-磷酸钙材料的合成技术,具体为:将设定量的聚苯乙烯微球加入浓硫酸,经过充分的搅拌和超声分散后,再通过离心、洗涤后烘干,得到硫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将硝酸钙溶液和磷酸氢二铵溶液进行配合,使得配合后的溶液中钙、磷摩尔比配比值为1.4~1.6;调节溶液的pH值到8~10,并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和硫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物质,将该白色物质洗涤、烘干,并在加热炉中煅烧,在700℃~1000℃下保温2~4个小时,随炉冷却得到β-磷酸钙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加入PS微球,合成出带有孔径且纯度较高的β-磷酸钙,具有工艺简单,重复性强,产品性能稳定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尤其是一种β-磷酸钙材料的合成技术。
技术介绍
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简称TCP,Ca3(PO4)2。1980年以来,具有生物降解性磷酸钙材料TCP(α-TCP,β-TCP)的研究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其有高温型的α相和低温型的β相两种。TCP的成分与HAP一样,都含有CaO和P2O5。其中,β-TCP应用最广泛。α相的结晶系是单斜晶,晶格常数a=12.89A`,b=27.28A`,c=15.22A`,]]>密度为2.86g/cm3。β相是六面体,a=10.32A`,c=36.9A`,]]>密度为3.07g/cm3。β-TCP的化学性质近似于羟基磷灰石,对水的溶解性大,在水溶液和体液中的溶解度是HAP(溶解度:1μm/年)的10~15倍,能缓慢被体液吸收,如此,TCP的降解能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更丰富的Ca、P,在体内可通过新陈代谢途径,促进新骨组织生成,并逐步为新骨组织置换。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能与骨直接结合,是一种良好的骨修复材料。制备TCP粉末的方法有干法。干法即通过固相反应合成,可制得结晶较好的粉末,但晶粒尺寸较大,往往有杂相存在,研磨时不仅费时而且易粘污,因此在生物陶瓷领域较少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重复性强、产品性能稳定的β-磷酸钙材料的合成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β-磷酸钙材料的合成技术,具体为:1)将设定量的聚苯乙烯微球(PS微球)加入浓硫酸,经过充分的搅拌和超声分散后,再通过离心、洗涤后烘干,得到硫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2)将硝酸钙溶液和磷酸氢二铵溶液进行配合,使得配合后的溶液中钙、磷摩尔比配比值为1.4~1.6;3)调节溶液的pH值到8~10,并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和硫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4)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物质,将该白色物质洗涤、烘干,并在加热炉中煅烧,在700℃~1000℃下保温2~4个小时,随炉冷却得到β-磷酸钙粉末。进一步,所述步骤1)聚苯乙烯微球的具体硫化过程为:将设定量的聚苯乙烯微球(PS微球),加入浓硫酸,磁力搅拌器上搅拌5~6个小时,经超声分散0.5~1个小时,反复2~3次;并经离心、无水乙醇洗涤后烘干。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采用氨水进行调节PH值。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白色物质的初步处理过程具体为: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洗涤,洗涤后的产物在60℃~80℃下进行7~9个小时的烘干。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加入PS微球,合成出带有孔径且纯度较高的β-磷酸钙,PS微球用来做模板,具有工艺简单,重复性强,产品性能稳定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粉末的TG-DTA曲线;图2为实施例1中粉末的XRD曲线;图3为实施例1中粉末的SEM曲线;图4为实施例1中粉末的TEM曲线;图5为实施例2中粉末的XRD曲线;图6为实施例2中粉末的TEM曲线;图7为实施例3中粉末的XRD曲线;图8为实施例3中粉末的SEM曲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在湿化学法制备TCP粉末过程中,通过添加聚苯乙烯微球(PS-->微球)制备出β-TCP的前躯体,并在通过700℃~1000℃等不同温度的煅烧,并通过改变钙磷的摩尔比值为1.4~1.6;来实现合成纯的磷酸钙粉末。PS模板法是通过用化学分析纯的硝酸钙(Ca(NO3)2)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反应,反应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和氨水(NH3H2O),氨水用来调节反应溶液的pH值,PS微球用来做模板,先将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配成一定的浓度的溶液,将表面活性剂(CTAB)和聚苯乙烯(PS)加入到硝酸钙溶液中,磷酸氢二铵溶液缓慢的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反应式中Ca/P比值为1.4~1.6,与此同时调节反应溶液的pH值到8~10,将反应烧放到磁力搅拌器上,使得反应均匀而且进行完全。待反应完全且均匀后,可见反应瓶内有白色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洗涤,洗涤后的产物放入烘箱内,在60℃~80℃下进行7~9个小时烘干,烘干后的产物在700℃~1000℃煅烧,最终得到β-磷酸三钙粉末。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添加PS微球,改变钙磷摩尔比和煅烧温度,得到一种新型的带有孔径大小可控的磷酸三钙纯相的骨替代材料。实施例1:各个组分的配方如表1所示,称取适量的PS微球,加入浓硫酸,磁力搅拌器上搅拌5个小时,经超声分散半个小时,反复2-3次。经离心、无水乙醇洗涤后烘干,备用。称取硝酸钙和磷酸氢二胺配成饱和溶液,将磷酸氢二铵缓慢滴入到硝酸钙溶液中钙磷比配比为1.5∶1,同时加入硫化后的PS微球和表面活性剂CTAB氨水调节反应的PH值在9左右,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反应充分后陈化,经离心、无水乙醇反复洗涤,烘干箱内70℃烘干,煅烧至700℃、800℃、850℃分别保温3个小时。表1:各个组分的配方-->实施例2:称取适量的PS微球,加入浓硫酸,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个小时,经超声分散半个小时,反复2-3次。经离心、无水乙醇洗涤后烘干,备用。称取硝酸钙和磷酸氢二胺配成饱和溶液,钙磷摩尔比配比为1.4∶1,同时加入硫化后的PS微球和表面活性剂CTAB氨水调节反应的PH值在8.5左右,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反应充分后陈化,经离心、无水乙醇反复洗涤,烘干箱内70℃烘干,煅烧至700℃、800℃、850℃分别保温3个小时。实施例3:称取适量的PS微球,加入浓硫酸,磁力搅拌器上搅拌5个小时,经超声分散半个小时,反复2-3次。经离心、无水乙醇洗涤后烘干,备用。称取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配成饱和溶液,钙磷摩尔比配比为1.6∶1,同时加入硫化后的PS微球和表面活性剂CTAB氨水调节反应的PH值在8左右,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反应充分后陈化,经离心、无水乙醇反复洗涤,烘干箱内70℃烘干,煅烧至700℃、800℃、900℃分别保温3个小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加入PS微球,合成出带有孔径且纯度较高的β-磷酸钙,PS微球用来做模板,具有工艺简单,重复性强,产品性能稳定等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β-磷酸钙材料的合成技术,具体为: 1)将设定量的聚苯乙烯微球(PS微球)加入浓硫酸,经过充分的搅拌和超声分散后,再通过离心、洗涤后烘干,得到硫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 2)将硝酸钙溶液和磷酸氢二铵溶液进行配合,使得配合后的溶液 中钙、磷摩尔比配比值为1.4~1.6; 3)调节溶液的pH值到8~10,并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和硫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 4)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物质,将该白色物质洗涤、烘干,并在加热炉中煅烧,在700℃~1000℃下保温2 ~4个小时,随炉冷却得到β-磷酸钙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β-磷酸钙材料的合成技术,具体为:1)将设定量的聚苯乙烯微球(PS微球)加入浓硫酸,经过充分的搅拌和超声分散后,再通过离心、洗涤后烘干,得到硫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2)将硝酸钙溶液和磷酸氢二铵溶液进行配合,使得配合后的溶液中钙、磷摩尔比配比值为1.4~1.6;3)调节溶液的pH值到8~10,并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和硫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4)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物质,将该白色物质洗涤、烘干,并在加热炉中煅烧,在700℃~1000℃下保温2~4个小时,随炉冷却得到β-磷酸钙粉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旭亮林元华夏春杰马琦胡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邓旭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