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头和一种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5629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头和一种校直装置,校直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设有放置物料的长槽,上模具有若干沿着所述长槽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压头,压头包括套座和一对滑块,各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套座上,滑块与滑块间形成一开口,在套座上设置有用以推动所述一对滑块沿着套座的轴向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滑块沿着套座的轴向向下滑动所述开口逐渐收窄。本发明专利技术之压头和校直装置结构简单,可对杆件特别是铜件进行校直,校直质量高,不会对杆件外表面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头和一种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对铜管进行校直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业内惯用的做法是通过校直辊(轮)进行铜管校直,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不易伤及管件的外壁,且设备的长度不受需要校直管件的长度所影响。2、通过冲压的方式,即通过上模下压下模,强制对管件进行校直,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8523191,专利名称为《一种钢管校直机》)所介绍的方案。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实心的管件,不适合于诸如铜管这一类空心的管件,同时采用这种方式极易伤及管件的外壁,其设备的长度管件的长度所影响。3、将管件塞进固定的空间而进行强制校直。如申请人的在先申请(专利号为2013100606445,专利名称为《一种管件落料送料机构》)中所介绍的方案,这种结构是可解决因校直质量不高、自由端翘起的管料(10)在通道(24)中也会因为受通道(24)内壁的限制而被约束在通道(24)内的,从而实现管件的校直,这种校直方式的缺陷是使用不方便,效率低下。上述的几种方法各有利弊,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头,结构简单,可对杆件,特别是空心的铜管进行校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头,包括套座和一对滑块,各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套座上,滑块与滑块间形成一开口,在套座上设置有用以推动所述一对滑块沿着套座的轴向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滑块沿着套座的轴向向下滑动所述开口逐渐收窄。本专利技术之压头可使杆件受到多个方向的收拢限制,应用到校直装置中可而实现杆件的校直,校直质量高,不会对杆件外表面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所述滑块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在两滑块的内侧面下端各设置内倾斜面形成所述开口。所述套座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其中一个侧面上设置第一导槽,另一侧面设置第二导槽,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交叉设置;各所述滑块还包括位于所述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其中一个滑块的左端面抵靠另一滑块的左端面,其中一个滑块的右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另一滑块的右端面上设置第二导向块,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分别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中。所述滑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倾斜面,外倾斜面与内倾斜面同向倾斜设置,该外倾斜面上设置有导轨;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分别与所述两滑块之外倾斜面相对应倾斜设置的作用面,在各作用面上设置有第三导槽,所述导轨与第三导槽对应配合安装。在各滑块的外侧面的下端还设置有避让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校直装置,结构简单,可对杆件特别是铜件进行校直,校直质量高,不会伤及杆件外表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校直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有能放置杆件的长槽,所述上模具有若干上述所述的压头,各压头沿着所述长槽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本专利技术之校直装置使杆件受到多个点位的三个方向(V形槽长度方向X,滑块和滑块相靠拢的方向Y,套座的轴向Z)的收拢限制,从而实现对杆件的校直,校直质量高,不会对杆件外表面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所述长槽为开口向上的V形槽,各滑块设置有用以避让所述V形槽的槽边的避让部。滑块沿着套座的轴向向下滑动时,所述滑块的避让部紧贴对应所述V形槽的内壁面。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具有上梁和下梁,所述套座安装固定在下梁上,上梁安装固定有推动机构,各压头的驱动装置被固定安装在一活动板上,所述推动机构的推动轴与活动板安装连接。所述活动板与下梁间设置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螺栓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置于活动板与下梁之间,所述活动板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螺栓设置螺纹的一端的依次穿过通孔和复位弹簧后与所述下梁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校直装置的三维状态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校直装置的一个剖视图(平行于XZ平面);图3是实施例中校直装置的一个侧视图(平行于YZ平面,压头准备下压时);图4是实施例中校直装置的一个侧视图(平行于YZ平面,压头下压到位时);图5是实施例中滑块的三维状态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滑块的另一视角下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校直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具体地说,校直装置具有一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机架1,所述下模安装在基座上,上模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下模设有能放置杆件的长槽11。长槽11可以为开口向上的V形槽,使用时,待校直的杆件100被放置在该V形槽中。另外,为了可以容纳较弯曲的杆件100,可增长V形槽的两个侧边,也可在V形槽放置侧边较长的V形型材,使用时,待校直的杆件100被放置在该V形型材中。所述机架1在长槽11的上方设置若干个压头2,各压头2沿着所述长槽11长度方向(图中X方向)依次设置,压头2包括套座21和一对滑块23,各滑块23可滑动地安装在套座21上,滑块23与滑块23间形成一开口24,在套座21上设置有用以推动所述一对滑块23沿着套座21的轴向(Z向,也即图1和图2中双箭头所示方向)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22。所述套座21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其中一个侧面上设置第一导槽211,另一侧面设置第二导槽212,第一导槽211与第二导槽212交叉设置。每一所述滑块23包括内侧面232、外侧面233、左端面234和右端面235,左端面234和右端面235各位于所述内侧面232和外侧面233之间。在两滑块23的内侧面232下端各设置内倾斜面231形成所述开口24.其中一个滑块23的左端面234抵靠另一滑块23的左端面234,其中一个滑块23的右端面235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236,另一滑块23的右端面235上设置第二导向块237,第一导向块236和第二导向块237分别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槽211和第二导槽212中。驱动装置22安装在套座21上用以推动所述一对滑块23沿着套座21的轴向上下(Z向)滑动,在所述一对滑块23沿着套座21的轴向上下滑动的过程(也即滑块23向远离或靠近所述长槽11的过程)中,滑块23各自沿着所述第一导槽211与第二导槽212滑行(图3和图4中双箭头所示方向),在该过程中,所述开口24逐渐收窄。所述滑块23的外侧面233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倾斜面231同向倾斜设置的外倾斜面238,该外倾斜面238上设置有导轨239;所述驱动装置22具有分别与所述两滑块23之外倾斜面238相对应倾斜设置的作用面221,在各作用面221上设置有第三导槽222,所述导轨239与第三导槽222对应配合安装。各滑块23设置有用以避让所述V形槽的槽边的避让部25,具体地说,避让部25设置在各滑块23的外侧面233的下端。另外,滑块23沿着套座21的轴向向下滑动时,所述滑块23的避让部25可紧贴着对应所述长槽11的内壁面,避免待校直的杆件100脱离开口24和长槽11所形成的限制空间内而导致校直失败。所述机架1具有上梁(图中未画出)和下梁13,所述套座21安装固定在下梁13上,上梁安装固定有推动机构(图中未画出),各压头2的驱动装置22被固定安装在一活动板14上,所述推动机构的推动轴与活动板14安装连接。具体地说,所述推动机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头和一种校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头,包括套座和一对滑块,各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套座上,滑块与滑块间形成一开口,在套座上设置有用以推动所述一对滑块沿着套座的轴向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滑块沿着套座的轴向向下滑动所述开口逐渐收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头,包括套座和一对滑块,各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套座上,滑块与滑块间形成一开口,在套座上设置有用以推动所述一对滑块沿着套座的轴向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滑块沿着套座的轴向向下滑动所述开口逐渐收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在两滑块的内侧面下端各设置内倾斜面形成所述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座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其中一个侧面上设置第一导槽,另一侧面设置第二导槽,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交叉设置;各所述滑块还包括位于所述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其中一个滑块的左端面抵靠另一滑块的左端面,其中一个滑块的右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另一滑块的右端面上设置第二导向块,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分别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倾斜面,外倾斜面与内倾斜面同向倾斜设置,该外倾斜面上设置有导轨;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分别与所述两滑块之外倾斜面相对应倾斜设置的作用面,在各作用面上设置有第三导槽,所述导轨与第三导槽对应配合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晓斌谢湘峰胡海波温国训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