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远程控制移动式制冷站并对多个移动式制冷站进行集中管理的用于向工地供冷的制冷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移动式制冷站;所述移动式制冷站包括控制器、氨用制冷机组和集装箱,所述控制器、氨用制冷机组设置在集装箱内;所述控制器与氨用制冷机组电连接,用于获取氨用制冷机组的一个或多个组成部件的参数;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服务器,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服务器与控制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移动式制冷站上设置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连接控制终端,从而实现对移动式制冷站的远程监控;单个系统出现故障时,其他系统仍可正常运行,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的工地或工程整体运行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向工地供冷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氨用制冷系统大部分都是使用传统土建机房设计,传统土建机房需要钢筋混凝土搭建,占地面积较大,现场施工难度较大,完工周期较长。一般的氨用制冷机组受现场机房大小和施工点的限制,现场安装繁琐,大大提升了其工作量。传统土建机房受限于现场地理施工点的影响,可能造成机房与库内距离较远,这样一来在制冷能力需求大时需要充注大量的制冷剂;且由于工地施工范围大,制冷系统的管路长,系统现场装配,存在的安全隐患点多;当工程结束后,土建机房就无法再发挥作用。而即便将土建机房改造为移动式制冷站,其电气控制系统只能通过制冷站的电控箱来控制,当工作人员不在现场时,无法实现远程操控。并且,施工现场的移动式制冷站只能单独控制,无法进行集中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远程控制施工现场移动式制冷站并对多个移动式制冷站进行集中管理的用于向工地供冷的制冷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向工地供冷的制冷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多个移动式制冷站,多个移动式制冷站分别设置在工地的不同施工点,所述移动式制冷站包括控制器、氨用制冷机组和集装箱,所述控制器、氨用制冷机组设置在集装箱内,所述控制器与氨用制冷机组电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所述多个移动式制冷站的控制器分别与控制终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移动式制冷站上设置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连接控制终端,从而实现对移动式制冷站的远程监控;采用机电一体化结构,将原先土建机房的电气控制系统及电控箱整合在一起改进为在移动式制冷站上设置控制器,使机组结构紧凑的同时也减少辅助电气数量降低机组运转过程电气功耗,提升移动式制冷站的制冷效率;根据工地的工程需要,可以采取多台移动式制冷站模块组合,分开到工地或工程的各个需求环节,单个系统出现故障时,其他系统仍可正常运行,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的工地或工程整体运行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向工地供冷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向工地供冷的制冷系统的移动式制冷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向工地供冷的制冷系统的移动式制冷站的管路连接示意图。标号说明:1-压缩机;2-油分离器;3-油冷却器;4-卧式水泵;5-三器一体器;6-贮液器;7-板壳式冷凝器;8-控制器;9-闭式水冷却器;10-集装箱;11-集装箱内部区域;12-集装箱外部区域;13-板式热交换器;14-吸气过滤器;15-供液口;16-回气口;17-加氨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移动式制冷站上设置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连接控制终端,实现对移动式制冷站的远程监控。请参照图1和图2,用于向工地供冷的制冷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多个移动式制冷站,多个移动式制冷站分别设置在工地的不同施工点,所述移动式制冷站包括控制器、氨用制冷机组和集装箱,所述控制器、氨用制冷机组设置在集装箱内,所述控制器与氨用制冷机组电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所述多个移动式制冷站的控制器分别与控制终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通电后,移动式制冷站通过控制器自动联网(GPRS、WIFI、GPS或其他形式),对外发送信号;服务器或云平台将检索到各个移动式制冷站发送信号(定位信号或电流、电压、施工现场环境温度等监控信号),并完成连接,发送指令,进行远程监控;用户的控制终端(手机、平板电脑、PC或其他终端)连接到服务器或云平台,可查看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且可查询运行记录,生成报表;现场的设备有异常状况,服务器或云平台都会第一时间发送信息到控制终端提醒用户。其中,控制器将各种信号组合成代表在某一个时间点的施工点(控制器包括GPS系统)和性能的组合信号,并且能利用组合信号来分析移动式制冷站的性能以进行下述中的至少一个:当发生部件或系统故障时分配责任;和预测所述移动制冷系统是否将要发生故障。上述情况发生后,控制器基于预测的故障提供警告或安排维修。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移动式制冷站上设置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连接控制终端,从而实现对移动式制冷站的远程监控;根据工地的工程需要,可以采取多台移动式制冷站模块组合,分开到工地或工程的各个需求环节,单个系统出现故障时,其他系统仍可正常运行,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的工地或工程整体运行风险;采用机电一体化结构,将原先土建机房的电气控制系统及电控箱整合在一起改进为在移动式制冷站上设置控制器,使机组结构紧凑的同时也减少辅助电气数量降低机组运转过程电气功耗,提升移动式制冷站的制冷效率。将原有的在施工现场设置土建机房,改为设置多个集装箱式的移动式制冷站,对集装箱移动式制冷站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有效管理及跟进系统运行状态,可通过远程控制系统管理跟踪每台集装箱式移动制冷站的运行状态,并进行调控,又能方便用户操作和厂家跟踪系统状态及接收客户反馈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氨用制冷机组包括信号输入输出电路和分别与信号输入输出电路连接的压缩机、油分离器、油冷却器、卧式水泵、三器一体器、贮液器、板壳式冷凝器和闭式水冷却器,所述压缩机、油分离器、油冷却器、卧式水泵、三器一体器、贮液器、板壳式冷凝器和信号输入输出电路安装在集装箱内,所述闭式水冷却器安装在集装箱外的顶部,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电路与控制器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移动制冷站采用集装箱式紧凑设计,机房的空间较小,如果采用常规设计,机组散热能力受到空间影响,机组运转温升大,无法确保机组稳定运行,本产品针对该问题,采取制冷剂直接对润滑油系统及压缩机组直接进行冷却,并通过水系统对该制冷剂进行换热,带走机组产生的运转热量,实现机组的整体运转温升,实现机组整体降温效果,确保机组的稳定运转;移动制冷站采用集装箱式紧凑设计,采用水冷却系统,机组运转噪声小,实现机组降噪效果;控制器通过信号输入输出电路与氨用制冷机组连接,以使控制器能直接控制氨用制冷机组的各个组成部件的运行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远程控制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服务器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远程控制系统还包括电缆,所述控制终端通过电缆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式制冷站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分布在施工现场,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实现远程监控施工现场环境。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缩机通过钢架安装在集装箱内,且压缩机与钢架之间设置有减震块,可减少压缩机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同时,集装箱底部设有防腐木板,可减少氨用制冷机组运行时产生的震动。由上述描述可知,移动制冷站因采用集装箱作为载体,对制冷机组的整体震动要求提升,常规制冷机组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本产品针对该机组进行开发设计,采用设有减震块的钢架结构,增强机组的减震效果,实现移动式制冷站机组平稳运转。请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为:用于向工地供冷的制冷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多个移动式制冷站,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向工地供冷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多个移动式制冷站,多个移动式制冷站分别设置在工地的不同施工点,所述移动式制冷站包括控制器、氨用制冷机组和集装箱,所述控制器、氨用制冷机组设置在集装箱内,所述控制器与氨用制冷机组电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所述多个移动式制冷站的控制器分别与控制终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向工地供冷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多个移动式制冷站,多个移动式制冷站分别设置在工地的不同施工点,所述移动式制冷站包括控制器、氨用制冷机组和集装箱,所述控制器、氨用制冷机组设置在集装箱内,所述控制器与氨用制冷机组电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所述多个移动式制冷站的控制器分别与控制终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向工地供冷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用制冷机组包括信号输入输出电路和分别与信号输入输出电路连接的压缩机、油分离器、油冷却器、卧式水泵、三器一体器、贮液器、板壳式冷凝器和闭式水冷却器,所述压缩机、油分离器、油冷却器、卧式水泵、三器一体器、贮液器、板壳式冷凝器和信号输入输出电路安装在集装箱内,所述闭式水冷却器安装在集装箱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汝捷,魏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