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4914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1:46
一种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发电装置本体由前、后机架形成,前机架由分布在左、右支架座上前、中及后支架形成,前、中及后支架均由左、右立杆及带滑轮的横梁构成,左、右立杆内壁下端部均各设与横向浮筒两侧面上短轴滑动的左、右竖向滑槽,后机架上前端部分布传动部件,且均由左、右轴承座之间的传动轴上链轮与齿轮、链轮两旁的左、右轮毂构成,左轮毂上缠绕另一端穿过绳链孔与重物连接的绳链,后机架上后端部设各与主轴固定的轴承座,主轴上分布带链轮a的齿轮A、带链轮b的齿轮B及带链轮c的齿轮C,主轴由左、右联轴器与左、右发电机输出轴固定,横向浮筒连接绳链,其另一端穿过滑轮后缠绕在右轮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沿海水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制造行业的突飞猛进,工业、农业、道路、交通以及家庭等用电量日益增长,如何应对已成为当务之急。火力发电能耗高,水力发电规模大,太阳能发电既受限制又产生污染,风力发电适应性差,简而言之,上述各种形式的发电方式只能作为相互依存,以克服当前资源紧缺。目前波浪能的发电也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现有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运行维护不便且费用大,同时还会出现油垢污染海洋水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它不但能有效地利用海洋波浪能实现发电,而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及无污染。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本技术的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一发电装置本体,所述发电装置本体由前机架及后机架所形成,所述前机架由左、右支架座及分布在左、右支架座上的前支架、中支架及后支架所形成,所述左、右支架座均呈“T”字形状,所述前支架、中支架及后支架均呈倒凹槽形状,所述均呈倒凹槽形状的前支架、中支架及后支架分别跨接在所述左、右支架座的上端面上,所述呈倒凹槽形状的前支架由前左、右立杆及前左、右立杆上的前横梁所构成,所述前支架的前左、右立杆的内壁下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前左、右竖向滑槽,所述前左、右竖向滑槽内分别与一前横向浮筒两侧面上中部处的前左、右短轴形成滑动联接,所述前支架的前横梁上设有一前滑轮,所述呈倒凹槽形状的中支架由中左、右立杆及中左、右立杆上的中横梁所构成,所述中支架的中左、右立杆的内壁下端部处分别设有一中左、右竖向滑槽,所述中左、右竖向滑槽内分别与一中横向浮筒两侧面上中部处的中左、右短轴形成滑动联接,所述中支架的中横梁上设有一中滑轮,所述呈倒凹槽形状的后支架由后左、右立杆及后左、右立杆上的后横梁所构成,所述后支架的后左、右立杆的内壁下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后左、右竖向滑槽,所述后左、右竖向滑槽内分别与一后横向浮筒两侧面上中部处的后左、右短轴形成滑动联接,所述后支架的后横梁上设有一后滑轮,所述后机架呈倒“U”形状,所述后机架上端面的前端部处分布有三组传动部件,第一组传动部件由组一左、右轴承座、组一左、右轴承座内的左、右轴承内圈之间的组一传动轴、组一传动轴上的组一链轮与组一齿轮、组一传动轴上的组一链轮两旁的组一左轮毂及组一右轮毂所构成,所述组一左轮毂相对的后机架上端面上处设有一组一绳链孔,所述组一左轮毂上缠绕并固定有一组一绳链,所述组一绳链的另一端穿过组一绳链孔并与一组一重物连接固定,第二组传动部件由组二左、右轴承座、组二左、右轴承座内的左、右轴承内圈之间的组二传动轴、组二传动轴上的组二链轮与组二齿轮、组二传动轴上的组二链轮两旁的组二左轮毂及组二右轮毂所构成,所述组二左轮毂相对的后机架上端面上处设有一组二绳链孔,所述组二左轮毂上缠绕并固定有一组二绳链,所述组二绳链的另一端穿过组二绳链孔并与一组二重物连接固定,第三组传动部件由组三左、右轴承座、组三左、右轴承座内的左、右轴承内圈之间的组三传动轴、组三传动轴上的组三链轮与组三齿轮、组三传动轴上的组三链轮两旁的组三左轮毂及组三右轮毂所构成, 所述组三左轮毂相对的后机架上端面上处设有一组三绳链孔,所述组三左轮毂上缠绕并固定有一组三绳链,所述组三绳链的另一端穿过组三绳链孔并与一组三重物连接固定,所述后机架上端面的后端部处设有左、右内带轴承的轴承座,所述左、右轴承座内的轴承内圈分别与一主轴的两端端部处形成联接固定,且所述主轴上分布有齿轮A、齿轮B及齿轮C并分别形成联接固定,所述齿轮A、齿轮B及齿轮C的一侧旁的主轴上还分别设有一链轮a、链轮b及链轮c并形成联接固定,所述主轴的两端端部处还分别通过左、右联轴器与左、右发电机的输出轴形成联接固定,所述齿轮A与第一组传动部件的组一齿轮啮合,所述齿轮B与第二组传动部件的组二齿轮啮合,所述齿轮C与第三组传动部件的组三齿轮啮合,所述链轮a与第一组传动部件的组一链轮由链连接转动,所述链轮b与第二组传动部件的组二链轮由链连接转动,所述链轮c与第三组传动部件的组三链轮由链连接转动,所述前横向浮筒上还连接有一前绳链,前横向浮筒上所连接的前绳链另一端穿过前支架的前横梁上所设的前滑轮后缠绕并固定在第三组传动部件的组三右轮毂上,所述中横向浮筒上还连接有一中绳链,中横向浮筒上所连接的中绳链另一端穿过中支架的中横梁上所设的中滑轮后缠绕并固定在第二组传动部件的组二右轮毂上,所述后横向浮筒上还连接有一后绳链,后横向浮筒上所连接的后绳链另一端穿过后支架的后横梁上所设的后滑轮后缠绕并固定在第一组传动部件的组一右轮毂上。所述前支架的前左、右立杆的内壁下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前左、右竖向滑槽均为呈长腰圆形状的竖向滑槽,所述中支架的中左、右立杆的内壁下端部处分别所设的中左、右竖向滑槽均为呈长腰圆形状的竖向滑槽,所述后支架的后左、右立杆的内壁下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后左、右竖向滑槽均为呈长腰圆形状的竖向滑槽。所述前横向浮筒与组三重物的质量比为5比3,所述中横向浮筒与组二重物的质量比为5比3,所述后横向浮筒与组一重物的质量比为5比3。所述组一重物、组二重物及组三重物均为重锤或金属块。所述左、右发电机均为正反转交流发电机。本技术的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运行状况:本技术的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是利用海洋波浪运动产生的对横向浮筒的垂直作用力,使得横向浮筒能够沿着竖向滑槽上下运动。当波浪起来时,给横向浮筒一个向上的升力,即波浪将横向浮筒推高时,重物就会下降,并通过缠绕并固定在左轮毂上的绳链使传动轴转动,进而通过齿轮转动和链传动,驱动正反转交流发电机作逆时针转动,进行发电。当波浪进入波谷时,横向浮筒下降,通过缠绕并固定在右轮毂上的绳链使传动轴作顺时针转动,进而通过齿轮转动和链传动驱动正反转交流发电机进行发电。绳链的缠绕方式为:一端固定在重物上的绳链的另一端固定在左轮毂上,并且在左轮毂上绕好几圈,一端固定在横向浮筒上的绳链的另一端固定在右轮毂上,并且在右轮毂上绕好几圈,绳链在左轮毂上或右轮毂上绕圈的作用就是在重物或横向浮筒下降时能够带动传动轴进行旋转。本技术的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具有如下优越性:1、本技术的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采用齿轮传动和链传动双传动模式,即利用齿轮和链双传动,当波浪力较大时链传动能够弥补齿轮传动时的稳定性,使整体机构始终保持良性循环。2、本技术的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还采用了正反转交流发电机,正反转交流发电机的效率更高,因为产生的是交流电,所以正反转并不会影响发电的效率。3、本技术的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横向浮筒传动结构统一能够形成阵列多筒制,这样可大大提高波能利用率。4、本技术的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为二级传动,因此可有效减少能量损耗,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成本也低,有利于普及推广应用。5、本技术的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由于后机架是近岸布置,后机架上的传动部件及发电机构在岸基运行,这样有利于运行维护,无须远海拖运安装,维修及更换,保养维护十分便利。本技术的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适宜于沿海水域应用。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它包括一发电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本体由前机架(1)及后机架(2)所形成,所述前机架(1)由左、右支架座(11、12)及分布在左、右支架座(11、12)上的前支架(13)、中支架(14)及后支架(15)所形成,所述左、右支架座(11、12)均呈“T”字形状,所述前支架(13)、中支架(14)及后支架(15)均呈倒凹槽形状,所述均呈倒凹槽形状的前支架(13)、中支架(14)及后支架(15)分别跨接在所述左、右支架座(11、12)的上端面上,所述呈倒凹槽形状的前支架(13)由前左、右立杆(131、132)及前左、右立杆(131、132)上的前横梁(133)所构成,所述前支架(13)的前左、右立杆(131、132)的内壁下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前左、右竖向滑槽(1311、1321),所述前左、右竖向滑槽(1311、1321)内分别与一前横向浮筒(134)两侧面上中部处的前左、右短轴(1341、1342)形成滑动联接,所述前支架(13)的前横梁(133)上设有一前滑轮(1331),所述呈倒凹槽形状的中支架(14)由中左、右立杆(141、142)及中左、右立杆(141、142)上的中横梁(143)所构成,所述中支架(14)的中左、右立杆(141、142)的内壁下端部处分别设有一中左、右竖向滑槽(1411、1421),所述中左、右竖向滑槽(1411、1421)内分别与一中横向浮筒(144)两侧面上中部处的中左、右短轴(1441、1442)形成滑动联接,所述中支架(14)的中横梁(143)上设有一中滑轮(1431),所述呈倒凹槽形状的后支架(15)由后左、右立杆(151、152)及后左、右立杆(151、152)上的后横梁(153)所构成,所述后支架(15)的后左、右立杆(151、152)的内壁下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后左、右竖向滑槽(1511、1521),所述后左、右竖向滑槽(1511、1521)内分别与一后横向浮筒(154)两侧面上中部处的后左、右短轴(1541、1542)形成滑动联接,所述后支架(15)的后横梁(153)上设有一后滑轮(1531),所述后机架(2)呈倒“U”形状,所述后机架(2)上端面的前端部处分布有三组传动部件,第一组传动部件(21)由组一左、右轴承座(211、212)、组一左、右轴承座(211、212)内的左、右轴承内圈之间的组一传动轴(213)、组一传动轴(213)上的组一链轮(2131)与组一齿轮(2132)、组一传动轴(213)上的组一链轮(2131)两旁的组一左轮毂(214)及组一右轮毂(215)所构成,所述组一左轮毂(214)相对的后机架(2)上端面上处设有一组一绳链孔(201),所述组一左轮毂(214)上缠绕并固定有一组一绳链(2141),所述组一绳链(2141)的另一端穿过组一绳链孔(201)并与一组一重物(2142)连接固定,第二组传动部件(22)由组二左、右轴承座(221、222)、组二左、右轴承座(221、222)内的左、右轴承内圈之间的组二传动轴(223)、组二传动轴(223)上的组二链轮(2231)与组二齿轮(2232)、组二传动轴(223)上的组二链轮(2231)两旁的组二左轮毂(224)及组二右轮毂(225)所构成,所述组二左轮毂(224)相对的后机架(2)上端面上处设有一组二绳链孔(202),所述组二左轮毂(224)上缠绕并固定有一组二绳链(2241),所述组二绳链(2241)的另一端穿过组二绳链孔(202)并与一组二重物(2242)连接固定,第三组传动部件(23)由组三左、右轴承座(231、232)、组三左、右轴承座(231、232)内的左、右轴承内圈之间的组三传动轴(233)、组三传动轴(233)上的组三链轮(2331)与组三齿轮(2332)、组三传动轴(233)上的组三链轮(2331)两旁的组三左轮毂(234)及组三右轮毂(235)所构成, 所述组三左轮毂(234)相对的后机架(2)上端面上处设有一组三绳链孔(203),所述组三左轮毂(234)上缠绕并固定有一组三绳链(2341),所述组三绳链(2341)的另一端穿过组三绳链孔(203)并与一组三重物(2342)连接固定,所述后机架(2)上端面的后端部处设有左、右内带轴承的轴承座(24、25),所述左、右轴承座(24、25)内的轴承内圈分别与一主轴(26)的两端端部处形成联接固定,且所述主轴(26)上分布有齿轮A(251)、齿轮B(252)及齿轮C(253)并分别形成联接固定,所述齿轮A(251)、齿轮B(252)及齿轮C(253)的一侧旁的主轴(26)上还分别设有一链轮a(254)、链轮b(255)及链轮c(256)并形成联接固定,所述主轴(26)的两端端部处还分别通过左、右联轴器(257、258)与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浮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它包括一发电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本体由前机架(1)及后机架(2)所形成,所述前机架(1)由左、右支架座(11、12)及分布在左、右支架座(11、12)上的前支架(13)、中支架(14)及后支架(15)所形成,所述左、右支架座(11、12)均呈“T”字形状,所述前支架(13)、中支架(14)及后支架(15)均呈倒凹槽形状,所述均呈倒凹槽形状的前支架(13)、中支架(14)及后支架(15)分别跨接在所述左、右支架座(11、12)的上端面上,所述呈倒凹槽形状的前支架(13)由前左、右立杆(131、132)及前左、右立杆(131、132)上的前横梁(133)所构成,所述前支架(13)的前左、右立杆(131、132)的内壁下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前左、右竖向滑槽(1311、1321),所述前左、右竖向滑槽(1311、1321)内分别与一前横向浮筒(134)两侧面上中部处的前左、右短轴(1341、1342)形成滑动联接,所述前支架(13)的前横梁(133)上设有一前滑轮(1331),所述呈倒凹槽形状的中支架(14)由中左、右立杆(141、142)及中左、右立杆(141、142)上的中横梁(143)所构成,所述中支架(14)的中左、右立杆(141、142)的内壁下端部处分别设有一中左、右竖向滑槽(1411、1421),所述中左、右竖向滑槽(1411、1421)内分别与一中横向浮筒(144)两侧面上中部处的中左、右短轴(1441、1442)形成滑动联接,所述中支架(14)的中横梁(143)上设有一中滑轮(1431),所述呈倒凹槽形状的后支架(15)由后左、右立杆(151、152)及后左、右立杆(151、152)上的后横梁(153)所构成,所述后支架(15)的后左、右立杆(151、152)的内壁下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后左、右竖向滑槽(1511、1521),所述后左、右竖向滑槽(1511、1521)内分别与一后横向浮筒(154)两侧面上中部处的后左、右短轴(1541、1542)形成滑动联接,所述后支架(15)的后横梁(153)上设有一后滑轮(1531),所述后机架(2)呈倒“U”形状,所述后机架(2)上端面的前端部处分布有三组传动部件,第一组传动部件(21)由组一左、右轴承座(211、212)、组一左、右轴承座(211、212)内的左、右轴承内圈之间的组一传动轴(213)、组一传动轴(213)上的组一链轮(2131)与组一齿轮(2132)、组一传动轴(213)上的组一链轮(2131)两旁的组一左轮毂(214)及组一右轮毂(215)所构成,所述组一左轮毂(214)相对的后机架(2)上端面上处设有一组一绳链孔(201),所述组一左轮毂(214)上缠绕并固定有一组一绳链(2141),所述组一绳链(2141)的另一端穿过组一绳链孔(201)并与一组一重物(2142)连接固定,第二组传动部件(22)由组二左、右轴承座(221、222)、组二左、右轴承座(221、222)内的左、右轴承内圈之间的组二传动轴(223)、组二传动轴(223)上的组二链轮(2231)与组二齿轮(2232)、组二传动轴(223)上的组二链轮(2231)两旁的组二左轮毂(224)及组二右轮毂(225)所构成,所述组二左轮毂(224)相对的后机架(2)上端面上处设有一组二绳链孔(202),所述组二左轮毂(224)上缠绕并固定有一组二绳链(2241),所述组二绳链(2241)的另一端穿过组二绳链孔(202)并与一组二重物(2242)连接固定,第三组传动部件(23)由组三左、右轴承座(231、232)、组三左、右轴承座(231、232)内的左、右轴承内圈之间的组三传动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明訾丹丹邹伟孔芳孔龙李亚美高振帮吴帅桥顾亚军汪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