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4554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热处理;2)外植体消毒与接种;3)初代培养;4)继代培养;5)生根培养;6)炼苗;7)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生姜芽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采用茎尖‑热处理脱毒技术,获得脱毒脱菌生姜种苗,与传统的只使用乙醇、HgCl2等消毒剂对外植体消毒方式相比,脱毒率高,成活率高。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浅层培养,优选培养条件,大大节约成本,为生姜良种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提供技术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植物,生产上多为1年生栽培,在我国广泛栽培。生姜由于其营养丰富,药用效果好,已成为重要的调味蔬菜和医药、化工及食品工业原料;加上其经济价值高,耐贮运,近年来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特产创汇蔬菜之一。由于生姜不开花或很少开花,在育种上很难利用有性繁殖,而只能靠少数品种长期无性繁殖,从而导致姜植株体内积累多种病毒,产量下降,品质退化,抗逆性下降。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了生姜的生产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姜脱毒后,植物长势强,产量显著提高,抗病性增强。采用生姜组培苗替代姜块,可大大节省种姜用量,提高生姜的产量和品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使用组织培养可以克服生姜种质资源因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所导致的丢失,并可对植物品质进行改良,通过改变生姜染色体组成和基因结构,达到改良生姜品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所述的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热处理:精选块大、肉厚、色泽黄亮、芽眼饱满、未腐烂的健壮姜块,在自来水下洗净泥土,用50 %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0 min消毒,然后用高温灭菌后的细沙覆盖,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催芽,培养条件为温度36-38 ℃,空气湿度为70-80 %,整个过程不需要光照,姜芽长出后,取培养箱中催芽的姜,50 ℃超高温处理5 min用于接种;2)外植体消毒与接种:切取经热处理后1-2 cm的姜芽,自来水冲洗30 min,然后置于70%的乙醇中浸泡30 s,弃去乙醇,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10% NaClO消毒10-15 min,弃去NaClO溶液,无菌水冲洗5次,沥干水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利用双目解剖镜剥取0.2-0.4 mm的茎尖分生组织;3)初代培养:将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到初代培养基内进行培养,所述的初代培养基为:MS培养基+2-3 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6-BA)+0.1-0.3 mg/L的萘乙酸(NAA)+7 g/L的琼脂+30 g/L的食用白糖,pH值范围为5.5-5.8;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在240 mL的组培瓶中,每瓶25 mL,121 ℃灭菌15 min;4)继代培养:选择初代培养后苗高在3 cm以上,且具有3-6个腋芽的外植体,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待外植体产生丛生芽后,从每个丛芽上选择1株,用灭菌的剪刀,剪取芽基部0.5 cm以上的植物材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检测;然后用消毒后的解剖刀从无毒姜丛生芽切取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芽,连带基部切掉所有的根及0.5 cm以上部分的茎段,转接至初代培养基中使腋芽伸长,苗高4 cm以上后再转接至液体继代培养基中继续增殖,所述的继代培养基为:MS培养基+10-30 g/L的食用白糖+2-5 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0.1-0.5 mg/L的萘乙酸+0.1-1.7 g/L的抗氧化剂, pH值范围为5.5-5.8;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在240 mL的组培瓶中,每瓶10 mL,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不得没过培养材料,否则影响增殖,121 ℃灭菌15 min;5)生根培养:选择苗高3 cm以上,具有3-6个腋芽的外植体,接种于液体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为:MS培养基+5-20 mg/L的食用白糖+0.1-0.4 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0.2-0.6 mg/L的萘乙酸+0.4-2.0 mg/L的多效唑+100 g/L的土豆汁,pH值范围为5.5-5.8;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在240 mL的组培瓶中,每瓶10 mL;6)炼苗:将组培苗从培养室取出,放置于炼苗室中,温度保持在22-29 ℃,湿度保持在70-75 %,避免阳光直射;放置3-4 d后,打开瓶盖,让幼苗逐渐适应外部环境,早晚用喷雾器对幼苗和室内进行喷雾,经过约1周的炼苗过程,即可移栽;7)移栽:把重量比为蛭石:珍珠岩=1:1的基质放到经过消毒的营养袋中,每个处理100袋。移栽时用镊子把各组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分成单株,用清水冲洗干净根上残留的培养液,要做到不伤根,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20 min,然后小心栽入营养袋中,浇足定根水,移栽后要用遮阳网遮荫,常浇水和喷雾,湿度保持在75-85 %,温度22-25 ℃之间;每周施1次0.1 %的尿素和0.2 % KH2PO4,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所述的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初代培养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30 ℃,光照时间为每天照射12-14 h,光照强度为1200-1500 Lx,培养时间为15-30 d。所述的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继代培养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30 ℃,光照时间为每天照射12-14 h,光照强度为1200-1500 Lx。所述的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生根培养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30 ℃,光照时间为每天照射12-14 h,光照强度为1200-1500 Lx。所述的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抗氧化剂为0.5 g/L的硫代硫酸钠、0.1 g/L的硫脲、0.5 g/L的二硫苏糖醇、0.5 g/L的半胱氨酸、0.1 g/L的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生根培养基还包括有机添加物,所述有机添加物为100 g/L的土豆汁、100 g/L的玉米汁、100 g/L的小麦面粉、0.2 g/L的水解酪蛋白、0.2 g/L的酵母提取物中的任一种。本专利技术以生姜芽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采用茎尖-热处理脱毒技术,获得脱毒脱菌生姜种苗,与传统的只使用乙醇、HgCl2等消毒剂对外植体消毒方式相比,脱毒率高,成活率高。并采用优选的培养体系进行组织培养,大大节约成本,为生姜良种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参考。本专利技术中生姜的组织培养采用液体培养体系,无论是在生姜继代还是生姜生根试验中,具有相同激素水平的液态培养基增殖与生根在一定程度上均要优于固体培养基,同时液态培养基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财力。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用食用白糖代替组织培养常用的蔗糖,同时采用液体培养体系,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材料热处理:精选块大、肉厚、色泽黄亮、芽眼饱满、未腐烂的健壮姜块,在自来水下洗净泥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0 min消毒,然后用高温灭菌后的细沙覆盖,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催芽,培养条件为温度36-38℃,空气湿度为70-80%,整个过程不需要光照,姜芽长出后,取培养箱中催芽的姜,50℃超高温处理5 min用于接种;2)外植体消毒与接种:切取经热处理后1-2 cm的姜芽,自来水冲洗30 min,然后置于70%的乙醇中浸泡30 s,弃去乙醇,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10 % NaClO消毒10-15 min,弃去NaClO溶液,无菌水冲洗5次,沥干水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利用双目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热处理:精选块大、肉厚、色泽黄亮、芽眼饱满、未腐烂的健壮姜块,在自来水下洗净泥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0 min消毒,然后用高温灭菌后的细沙覆盖,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催芽,培养条件为温度36‑38℃,空气湿度为70‑80%,整个过程不需要光照,姜芽长出后,取培养箱中催芽的姜,50℃超高温处理5 min用于接种;2)外植体消毒与接种:切取经热处理后1‑2 cm的姜芽,自来水冲洗30 min,然后置于70%的乙醇中浸泡30 s,弃去乙醇,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10 % NaClO消毒10‑15 min,弃去NaClO溶液,无菌水冲洗5次,沥干水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利用双目解剖镜剥取0.2‑0.4 mm的茎尖分生组织;3)初代培养:将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到初代培养基内进行培养,所述的初代培养基为:MS培养基+2‑3 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0.1‑0.3 mg/L的萘乙酸+7 g/L的琼脂+30 g/L的食用白糖,pH值范围为5.5‑5.8;4)继代培养:选择初代培养后苗高在3 cm以上,且具有3‑6个腋芽的外植体,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待外植体产生丛生芽后,从每个丛芽上选择1株,用灭菌的剪刀,剪取芽基部0.5 cm以上的植物材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检测;然后用消毒后的解剖刀从无毒姜丛生芽切取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芽,连带基部切掉所有的根及0.5 cm以上部分的茎段,转接至初代培养基中使腋芽伸长,苗高4 cm以上后再转接至液体继代培养基中继续增殖,所述的继代培养基为:MS培养基+10‑30g/L的食用白糖+2‑5 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0.1‑0.5 mg/L的萘乙酸+0.1‑1.7 g/L的抗氧化剂,pH值范围为5.5‑5.8;5)生根培养:选择苗高3 cm以上,具有3‑6个腋芽的外植体,接种于液体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为:MS培养基+5‑20 mg/L的食用白糖+0.1‑0.4 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0.2‑0.6 mg/L的萘乙酸+0.4‑2.0 mg/L的多效唑+100 g/L的土豆汁,pH值范围为5.5‑5.8;6)炼苗:将组培苗从培养室取出,放置于炼苗室中,温度保持在22‑29 ℃,湿度保持在70‑75 %,避免阳光直射;放置3‑4 d后,打开瓶盖,让幼苗逐渐适应外部环境,早晚用喷雾器对幼苗和室内进行喷雾湿度环境.经过约1周的炼苗过程,即可移栽;7)移栽:把重量比为蛭石:珍珠岩=1:1的基质放到经过消毒的营养袋中,每个处理100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热处理:精选块大、肉厚、色泽黄亮、芽眼饱满、未腐烂的健壮姜块,在自来水下洗净泥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0 min消毒,然后用高温灭菌后的细沙覆盖,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催芽,培养条件为温度36-38℃,空气湿度为70-80%,整个过程不需要光照,姜芽长出后,取培养箱中催芽的姜,50℃超高温处理5 min用于接种;2)外植体消毒与接种:切取经热处理后1-2 cm的姜芽,自来水冲洗30 min,然后置于70%的乙醇中浸泡30 s,弃去乙醇,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10 % NaClO消毒10-15 min,弃去NaClO溶液,无菌水冲洗5次,沥干水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利用双目解剖镜剥取0.2-0.4 mm的茎尖分生组织;3)初代培养:将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到初代培养基内进行培养,所述的初代培养基为:MS培养基+2-3 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0.1-0.3 mg/L的萘乙酸+7 g/L的琼脂+30 g/L的食用白糖,pH值范围为5.5-5.8;4)继代培养:选择初代培养后苗高在3 cm以上,且具有3-6个腋芽的外植体,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待外植体产生丛生芽后,从每个丛芽上选择1株,用灭菌的剪刀,剪取芽基部0.5 cm以上的植物材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检测;然后用消毒后的解剖刀从无毒姜丛生芽切取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芽,连带基部切掉所有的根及0.5 cm以上部分的茎段,转接至初代培养基中使腋芽伸长,苗高4 cm以上后再转接至液体继代培养基中继续增殖,所述的继代培养基为:MS培养基+10-30g/L的食用白糖+2-5 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0.1-0.5 mg/L的萘乙酸+0.1-1.7 g/L的抗氧化剂,pH值范围为5.5-5.8;5)生根培养:选择苗高3 cm以上,具有3-6个腋芽的外植体,接种于液体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为:MS培养基+5-20 mg/L的食用白糖+0.1-0.4 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0.2-0.6 mg/L的萘乙酸+0.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姣黄光文沈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