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243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吸尘器,具有用于连接设置在吸尘器本体的前端部的连接软管的软管连接口,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上的排气口,设置在吸尘器本体内的送风机用换向器马达,设置在从换向器马达向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的过滤器,和在从过滤器向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且处于该过滤器附近设置的臭氧发生器;并且控制该臭氧发生器在送风机停止后运转所定时间。由此,能够进行配置在送风机用换向器马达的下游侧的过滤器的除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吸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吸尘器,尤其是涉及在吸尘器本体的送风机用换向器马达和排气口之间设置的过滤器的除菌。
技术介绍
在以前的电动吸尘器中,从吸入口吸入的包含尘埃的空气,进入集尘室并用集尘袋除去尘埃后,通过送风机、送风机用马达、分散给向机外放出空气的放出用排气口及将空气送至回流流路的回流用排气口进行排气(参照特开2001-178664号公报)。而且,在该电动吸尘器中,与以前的一般的结构同样地,送风机用马达采用换向器马达。该换向器马达,由于运转而通过马达的碳刷和换向器的接触产生碳粉并飞散。在回流空气中含有碳粉,则会产生通过回到地面用吸头的回流空气污染清扫的地面的问题。因此,在上述以前的电动吸尘器中,使回流空气以不通过换向器马达的路径回流,而向机外放出的空气经由收集碳粉用的过滤器放出。但是,这样构成的电动吸尘器,回流空气量比放出空气量多,所以有换向器马达的冷却不充分的问题。因此,最近市场销售的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将在集尘室除尘后的全部空气使用于换向器马达的冷却,再将冷却了换向器马达后的空气分流成回流空气和放出空气,经过各自的过滤器引导到各自的排气口。但是,在该市场销售的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中,关于送风机用马达下游侧的过滤器的除菌,没有实施特别的处理。因此,消费者对于过滤器的除菌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作为以前的电动吸尘器中的除菌方法,为了杀灭积留在集尘室中的尘埃中包含的杂菌或虱子等害虫,使用添加了杀菌杀虫用的药剂的集尘袋作为设置在集尘室内的集尘袋。而且,为了除去从积留在集尘室内的-->尘埃产生的恶臭,在集尘室内等设置有物理吸附恶臭成分的除臭过滤器。但是,上述除臭过滤器需要对对象位置实施药剂处理,成本很高。而且,上述的除臭过滤器由于物理吸附恶臭成分的性质,需要定期更换。因而,考虑了着眼于已经得到确认了的臭氧(O3)具有科学除臭作用和杀菌作用的情况,在装卸自如地连接软管的集尘吸入口设置臭氧发生器的方案(参照实开平1-118750号公报)。但是,即使将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市场销售的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由于臭氧发生器和配置在送风机用马达的下游侧的过滤器之间的距离很长,所以不能够进行该过滤器的除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鉴于这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配置在送风机用换向器马达的下游侧的过滤器的除菌的电动吸尘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吸尘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连接设置在吸尘器本体的前端部的连接软管的软管连接口、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上的排气口、设置在吸尘器本体内的送风机用换向器马达、设置在从换向器马达向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的过滤器、和在从过滤器向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且处于该过滤器附近设置的臭氧发生器;该臭氧发生器以运转送风机停止后的所定时间的方式被控制。另外,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电动吸尘器为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上述排气口分离形成为向软管连接口回流空气用的回流用排气口,和向室内放出空气用的放出用排气口,上述过滤器分离形成为回流空气用过滤器和和放出空气用过滤器,上述臭氧发生器至少配置在从回流空气用过滤器向回流用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从换向器马达向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设置着过滤器,所以由于运转换向器马达而产生的碳粉被过滤器收集。因此,能够在吸尘器本体内缩小碳粉污染的范围。而且,因为来自吸尘器本体的排气流中不含碳粉,所以碳粉不会在室内飞散,很清洁。而且,附着在换向器马达的下游侧的过滤器上的杂菌类可以通过从在过滤器的下游侧且处于过滤器-->附近配置的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除去。即、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清扫运转停止后运转所定时间,在此期间从臭氧发生器向过滤器供给臭氧,进行过滤器的除菌。而且,由于在臭氧发生器上不附着碳粉或尘埃,所以不必担心施加有高压电压的臭氧发生器的电极产生短路。并且,假设在过滤器的上游侧附近安装臭氧发生器,则在吸尘器运转过程中,能够一直向过滤器供给臭氧,可以一直除菌。但是,有可能会换向器马达产生的碳粉附着在臭氧发生器的电极上而产生短路、冒烟、起火等事故。另外,在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的情况下,在从回流空气用过滤器向回流用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设置臭氧发生器,则回流空气会被除菌,所以消除了由于回流空气而使细菌附着在清扫的地面上的危险。而且,由于占排气的大部分的回流空气用的回流空气用过滤器被除菌,所以能够用该臭氧发生器高效率地提高除菌效果。而且,由于空气量比放出空气量多的回流空气被除菌,所以能够高效率地抑制杂菌的繁殖。另外,在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的情况下,在从回流空气用过滤器向回流用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以及从放出空气用过滤器向放出用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分别设置臭氧发生器,则回流空气被除菌,因此消除了由于回流空气而使细菌附着在清扫地面的危险。而且,由于放出空气也被除菌,所以消除了细菌经由放出空气而散布在室内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本体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将该吸尘器本体的上壳拆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该吸尘器本体的正面剖视图。图4是图1中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未在显示透镜上作用外力的状态的、图1中V-V线的剖视图。图6是在显示透镜上作用有外力的状态的、图1中V-V线的剖视图。图中:1-吸尘器本体,3-软管连接口,3a-吸入口,3b-回流口,7-放出用排气口,13-换向器马达,14-送风机,16-回流空气用过滤器,17-臭氧发生器,18-回流用排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1~图6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本体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将该吸尘器本体的上壳拆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该吸尘器本体的正面剖视图。图4是图1中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未在显示透镜上作用外力的状态的、图1中V-V线的剖视图。图6是在显示透镜上作用有外力的状态的、图1中V-V线的剖视图。并且,图2和图3中,实线或者虚线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实施例的电动吸尘器,在图1所示的吸尘器本体1的软管连接口3上连接具有吸气流路和回流流路的连接软管(未图示),在其前端部连接地面用吸头(未图示)使用。吸尘器本体1,如图1所示,形成吸尘器本体1的外壁的壳体2被分割成上壳2a和下壳2b。而且,在壳体2的前端部形成连接连接软管(未图示)的软管连接口3。在软管连接口3形成吸入口3a和回流口3b(参照图2)。在软管连接口3上连接连接软管时,吸入口3a与连接软管的吸气流路连通,回流口3b与连接软管的回流流路连通。另外,在吸尘器本体1的前端上部安装着用于搬运吸尘器本体1的把手5。而且在吸尘器本体1的上壳的上面,设置着运转显示部20。而且,在吸尘器本体1的后部侧面安装着用于移动吸尘器本体1的后轮6。后轮6的中央部被用作将被吸入吸尘器本体1中的空气的一部分向外部放出用的放出用排气口7。下面说明吸尘器内部。如图2所示,在软管连接口3的吸入口3a的内部形成有集尘室11。在该集尘室11中安装着集尘袋12,由地面用吸头吸入的尘埃通过该集尘袋除去并蓄积。而且,在集尘袋12的后部安装着由换向器马达13驱动的送风机14。换向器马达13配置在送风机14的后部侧,以从送风机14吹出的全部空气通过换向器马达13的托架13a内并冷却换向器马达13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连接设置在吸尘器本体的前端部的连接软管的软管连接口,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上的排气口,设置在吸尘器本体内的送风机用换向器马达,设置在从换向器马达向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的过滤器,和 在从过滤器向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且设在该过滤器附近的臭氧发生器;并且,控制该臭氧发生器在送风机停止后运转所定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7-24 2003-279471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连接设置在吸尘器本体的前端部的连接软管的软管连接口,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上的排气口,设置在吸尘器本体内的送风机用换向器马达,设置在从换向器马达向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的过滤器,和在从过滤器向排气口的空气流路中、且设在该过滤器附近的臭氧发生器;并且,控制该臭氧发生器在送风机停止后运转所定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电动吸尘器为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上述排气口分离形成为向软管连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桥弘道森田明宏藤吉俊行松本千寿代山崎昭雄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