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条及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0440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5 00:54
一种汇流条及电池模块,一实施方式的汇流条(10)将连结多个具备正极部和负极部的端子(33)的电池单元(30)而形成的电池模块(1)的各自的电池单元(30)的端子(33)电连接。该汇流条(10)具备:第1端子连接部,由与第1电池单元的端子抵接的导电性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150)构成;第2端子连接部,由与不同于第1电池单元的第2电池单元的端子抵接的导电性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150)构成;以及导电性的板状部件(100),将第1端子连接部及第2端子连接部匹配于端子(33)之间的距离而离开地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5年5月2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03590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全部内容。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将电池的端子间电连接的汇流条(bus bar)及电池模块(battery module)。
技术介绍
汇流条例如将二次电池的电池模块的电极的端子间电连接。将较大的电流流过的电极的端子间连接的汇流条,为了使电阻变低而需要规定的厚度。另一方面,汇流条为了对应于由来自外部的冲击或热、电池的膨胀带来的应变,还需要用于保持与连接的端子的位置精度的柔性(flexibility)。通常使用的汇流条在具备能够抑制电阻的板厚的板材上设有两个端子连接部,在该两个端子连接部之间设有拱状(arcuate)的弹簧状部分。由此,通常使用的汇流条将电阻保持得较低,并且具备某种程度的柔性。上述汇流条对于连结两个端子连接部之间的方向的1方向的冲击,能够通过拱状的弹簧状部分的变形吸收冲击。但是,上述汇流条对于来自其他方向的冲击的柔性较低。此外,上述汇流条通过将板厚形成得较薄而能够使柔性提高,但相反难以将电阻保持得较低。所以,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将电阻保持得较低(低电阻)并且具备充分的柔性的汇流条及电池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提供一种汇流条,将连结多个具备正极部和负
极部的端子的电池单元而形成的电池模块的各自的上述电池单元的上述端子电连接,该汇流条包括:第1端子连接部,由与第1电池单元的上述端子抵接的导电性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构成;第2端子连接部,由与不同于上述第1电池单元的第2电池单元的上述端子抵接的导电性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构成;以及导电性的板状部件,将上述第1端子连接部及上述第2端子连接部匹配于上述端子之间的距离而离开地配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汇流条中,上述第1端子连接部及上述第2端子连接部是具备形成为锥状的周壁的凹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汇流条中,上述第1端子连接部及上述第2端子连接部是具备由同轴配置且缩径的多个台阶部形成的周壁的凹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汇流条中,沿着设在上述板状部件上的上述第1端子连接部及上述第2端子连接部的周缘部形成有环状的突起。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汇流条中,沿着设在上述板状部件上的上述第1端子连接部及上述第2端子连接部的排列方向具有至少1个凸条。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将多个具备正极部和负极部的端子的电池单元使用汇流条连结而形成,该汇流条包括:第1端子连接部,由与第1电池单元的上述端子抵接的导电性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构成;第2端子连接部,由与不同于上述第1电池单元的第2电池单元的上述端子抵接的导电性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构成;以及导电性的板状部件,将上述第1端子连接部及上述第2端子连接部匹配于上述端子之间的距离而离开地形成。附图说明图1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在图1的电池模块中使用的汇流条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将图2的汇流条在F3-F3切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将图2的汇流条安装在端子上的状态的部分说明图。图5是表示汇流条的第2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汇流条的第3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一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将连结多个具备正极部和负极部的端子的电池单元而形成的电池模块的各自的电池单元的端子电连接。该汇流条具备:第1端子连接部,由与第1电池单元的端子抵接的导电性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构成;第2端子连接部,由与不同于电池单元的第2电池单元的端子抵接的导电性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构成;以及导电性的板状部件,将第1端子连接部及第2端子连接部匹配于端子之间的距离而离开配置。(第1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汇流条10进行说明。首先,使用图1对安装有汇流条10的电池模块1进行说明。电池模块1具有多个单元(cell)30、配置在相邻的单元30之间的分离器(separator)50、将多个单元30电连接的汇流条10、和将多个单元30围着固定为一个组件(unit)的壳体70。单元30具有矩形箱状的盒体(casing)31。盒体31具备对置配置的大致方形的第1面35和第2面37。此外,盒体31在第1面35与第2面37之间具备4个侧面32。在4个侧面32中的一个端子面39上,设有两个电极的端子33。端子33以一方为正极,以另一方为负极。在盒体31的内部填充有电池材料,作为电池发挥功能。例如,单元30是二次电池。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元30使设有端子33的端子面39对齐,并且以相邻的单元30的正极侧和负极侧的各端子33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换言之,单元30在使端子面39对齐的状态下以使相邻的单元30的各自的第1面35或第2面37分别对置的方式反转180度并重复配置。分离器50是配置在相邻的两个单元30之间的绝缘性的矩形框状的框架。分离器50如图1所示,是在两面具有比单元30的第1面35稍大的方形的内周的框体。分离器50在其两侧将相邻的单元30嵌入固定。例如使用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作为分离器50的材料。壳体70是以将多个单元30及多个分离器50包围的方式配置的框体。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70具有上表面框架(an upper-surface frame)71、下表面框架(a lower-surface frame)75、端子面框架80和端面罩90。壳体70是将11个单元30和嵌在其之间的10个分离器50的排列设置体包围、将单元30固定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70使用金属性的材料制作而成。另外,只要具有需要的强度,壳体70的材料并不限于金属,也可以使用树脂等。上表面框架71是具有比排列设置的多个单元30的上表面41大的外周的方形的框体。此外,上表面框架71具备在其侧面72上排列设置的多个孔73。孔73与设在分离器50的角部51上的突起52嵌合,将上表面框架71固定于上表面41。同样,下表面框架75是具有比排列设置的多个单元30的下表面稍大的外周的方形的框体。此外,下表面框架75具备在其侧面74上排列设置的多个孔77。孔77与设在分离器50的角部51上的突起52嵌合而固定。即,将排列设置的多个单元30使用上表面框架71和下表面框架75从上下夹持固定。此外,端子面框架80是与单元30的端子面39对置配置的框体。端子面框架80具备形成方形的多个孔的孔部81。汇流条10被分别固定于各孔部81。汇流条10如图1所示,是将相邻的单元30的相邻的端子33(例如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板状的部件。即,汇流条10作为用来将各单元30彼此连接的电路的一部分发挥功能。另外,汇流条10配置在端子面框架80的孔部81中,与端子33固定,并且使用螺钉83与端子面框架80螺合。汇流条10具体而言具有图2及图3所示那样的构造。图2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汇流条10的立体图,图3是将图2的汇流条10在F3-F3切断后得到的截面立体图。汇流条10如图2所示,例如通过冲压(press)加工将方形的板状部件100加工而形成。即,汇流条10在板状部件100的表面110的一部分上设有被加工为低一级的方形的区域130。并且,汇流条10在该方形的区域130的一部分中具有由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150构成的第1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汇流条及电池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汇流条,将连结多个具备正极部和负极部的端子的电池单元而形成的电池模块的各自的上述电池单元的上述端子电连接,该汇流条包括:第1端子连接部,由与第1电池单元的上述端子抵接的导电性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构成;第2端子连接部,由与不同于上述第1电池单元的第2电池单元的上述端子抵接的导电性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构成;以及导电性的板状部件,将上述第1端子连接部及上述第2端子连接部匹配于上述端子之间的距离而离开地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5.21 JP 2015-1035901.一种汇流条,将连结多个具备正极部和负极部的端子的电池单元而形成的电池模块的各自的上述电池单元的上述端子电连接,该汇流条包括:第1端子连接部,由与第1电池单元的上述端子抵接的导电性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构成;第2端子连接部,由与不同于上述第1电池单元的第2电池单元的上述端子抵接的导电性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弹性体构成;以及导电性的板状部件,将上述第1端子连接部及上述第2端子连接部匹配于上述端子之间的距离而离开地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上述第1端子连接部及上述第2端子连接部是具备形成为锥状的周壁的凹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上述第1端子连接部及上述第2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隆也岩田理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