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鲳鱼稚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012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鲳鱼稚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其是由各组分按膨化颗粒饲料的加工方法而制成的一种混合物,其组分及含量包括:鱼粉,50~58%;面粉,20~25%;豆粕,7~13%;玉米精蛋白,1~5%;鱼油,2~4%;啤酒酵母,2~5%;矿物质,1~3%;氯化胆碱,0.3~1%;海水鱼多维,0.2%;所有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的小杂鱼饲料相比,营养更全面,饲料转化率更高;消化利用率高;养殖成本低,对养殖水体污染少;原料源广泛;用户使用方便且绿色无公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饲料领域,尤其涉及金鲳鱼饲料领域。
技术介绍
金鲳鱼学名卵形鲳鯵,地方名称黄腊鲳,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型较大,大的个体有5公斤~10公斤。金鲳鱼肉细嫩,味鲜美,为名贵的食用鱼类,唯产量不大,所以可作为海水养殖的对象。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生长迅速,目前针对其特点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饵料一类是小杂鱼,一类是人工配合饲料。因金鲳鱼嘴巴较小,小杂鱼一定要鲜,并要搅碎以防止鱼骨卡住喉咙而被饿死,,因此在人工养殖金鲳鱼时养殖成本较高。人工制膨化颗粒饲料由于其具有生产成本低、消化利用率高、养殖成本低、对养殖水体污染少、原料源广泛等优点,目前在鱼类饲料领域已逐渐显示出取代传统饲料的趋势,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现在已有多种鱼类在人工养殖时采用膨化颗粒饲料,如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黄鳝浮水性饲料》(专利号CN200410026444.9)就公开了一种用于黄鳝养殖的膨化饲料。而在金鲳鱼养殖上,国外已有些国家和地区开始采用膨化颗粒饲料。我国的台湾地区也是养殖金鲳鱼较多的地区,近几年也开始推广使用金鲳鱼膨化颗粒饲料来替代小杂鱼,都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但由于金鲳鱼膨化颗粒饲料与小杂鱼相比,其养殖出的金鲳鱼体色欠黄色,影响到商品价值,同时若饲料配方不科学,也将导致其养殖成本高于使用小杂鱼的养殖成本。因此,采用金鲳鱼膨化颗料饲料用于人工养殖金鲳鱼尚处于推广阶段。由于金鲳鱼食性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要求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金鲳鱼人工养殖上是根据其不同的养殖阶段,将各种原料进行科学配合而成不同的复合饲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生产成本及用于金鲳鱼养殖的成本均较低,且所养殖的金鲳鱼品质较高的适合用于金鲳鱼稚鱼阶段养殖的金鲳鱼稚鱼膨化颗粒饲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适合于喂养稚鱼阶段的金鲳鱼,即金鲳鱼由体重在2克至50克的小苗阶段的金鲳鱼,其是由各组分按膨化颗粒饲料的加工方法而制成的一种混合物,其组分及含量包括鱼粉50~58%面粉20~25%豆粕7~13%玉米精蛋白 1~5%鱼油2~4% 啤酒酵母 2~5%矿物质 1~3%氯化胆碱 0.3~1%海水鱼多维 0.2%所有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其中,鱼粉主要提供蛋白源与能量。由于稚鱼阶段的金鲳鱼对粗蛋白的要求最高,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鱼粉的含量相对其他阶段金鲳鱼的含量较高,为50~58%,当其含量大于58%,饲料成本加大,小于50%时,饲料转化率降低;面粉主要是用于膨化制粒时利于原料混合物颗粒成形并具良好的稳定性,当其含量大于25%时,使饲料的粗蛋白降低,小于20%时则颗粒难成形;豆粕、玉米精蛋白主要提供蛋白源与能量,其添加量受成本影响,但含量过高时饲料转化率下降;同时玉米精蛋白对金鲳鱼体色的着色作用也较显著。鱼油主要提供能量,并起到诱食作用,当其添加过量时对产品的工艺要求、饲料储存等要求都会增加,而添加不足时,饲料的能量、诱食等功能均下降;啤酒酵母主要提供蛋白源,并有助消化的功能,当添加量过高时不利成品造粒成型;矿物质、氯化胆碱和海水鱼多维等均作为添加剂,起到补充营养的作用,提供鱼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促进鱼体新陈代谢,其添加量均不高。上述各种原料组分均可在市场上采购。为提高本专利技术产品的使用时间,可在本专利技术的原料成分中添加防霉剂,其含量为0.05~0.15%。防霉剂主要起到杀霉菌作用,因此其含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起作用,但添加过量对金鲳鱼体也会造成不利影响。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功效更好,其原料组分中可另添加磷酸二氢钙,其含量为0.3%;保肝剂,其含量为0.1%;抗氧化剂,其含量为0.02%。其中,磷酸二氢钙主要用于补充钙、磷元素;保肝剂主要用于保护金鲳鱼肝胆,促进消化;抗氧化剂主要用于防止饲料中原料如蛋白质、脂肪被氧化。上述各原料组分均为微量添加。加工时,一般采用胆汁酸作为保肝剂,抗氧化剂则一般采用乙氧基喹啉。本专利技术也可在原料组分中添加有利于色素沉积的添加物,使养殖金鲳鱼体色接近天然的效果,该添加物为海带、鱼油和虾壳粉,其加入量为海带1%,虾壳粉1%,鱼油1%。经在同一个养殖场,相同的管理模式条件下,采用以下各组分及含量的稚鱼膨化饲料相对于小杂鱼其饲料成本下降最多,养殖效果最佳鱼粉56%; 面粉23.78%;豆粕7%;玉米精蛋白 1%;鱼油3%;啤酒酵母5%;矿物质 1%;氯化胆碱0.5%;海水鱼多维 0.2%;磷酸二氢钙 0.3%;保肝剂 0.1%;抗氧化剂0.02%;海带粉 1%;虾壳粉 1%;防霉剂 0.1%。考虑到稚鱼金鲳鱼的口裂最小,其饲料应适合其吞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饲料粒径应为2.5~3.5mm。以下通过具体实验将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分析其有益效果试验一利用本专利技术与小杂鱼进行了为期90d的金鲳鱼养殖试验,结果发现本专利技术与小杂鱼相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饲料效率,可保证金鲳鱼的正常摄食和生长,并能降低养殖用饲料成本,减轻对水质的污染,提高金鲳鱼生长的均匀度。1、试验条件试验网箱——立方体形,3m×3m×3m,共18箱;养殖水条件——水温、水流、盐度分别为14~30℃、25~40cm/s、16~33‰;试验用鱼——苗种规格全长2.5~4.5cm、体重5g;试验饲料——本专利技术的金鲳鱼稚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其原料组分包括鱼粉、面粉、豆粕、鱼油、矿物质、维生素、氯化胆碱等)和小杂鱼,其营养成分见表1;表1试验饲料的营养成分(%) 试验网箱数——6箱,其中投放本专利技术的金鲳鱼稚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的试验网箱数为1#~3#网箱3口,对照喂养小杂鱼的试验网箱数为4#~6#网箱3口;试验网箱面积及试验放养金鲳鱼的时间、规格、尾数、重量见表2。2、试验过程饲料投喂分箱后的试验鱼经7d的过渡养殖后,开始投喂试验饲料。饲料分早、晚两次投喂,日投饵率控制在2.0%~5.0%,摄食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有残饵时捞起称重,并从投饵量中扣除,作为当餐的摄食量;日常管理每天观察并记录天气、养殖水、水温、pH值和金鲳鱼的摄食活动等状况,作为调整投饵量的依据,适时消毒以防止疾病的发生。3、验收试验期从2006年5月26日起至2006年8月23日止,共计90d。试验结束时,将整箱试验鱼捕起称重。试验结果见表2。表2养殖基地各网箱养殖情况 4、试验分析经过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日增重率(%)=〔(净增重÷始重)/(n-1)〕×100%(n=养殖天数);饲料效率(%)=总增重÷总摄食量×100%;增重成本=饲料价格÷饲料效率。本试验的增重效果与饲料效率见表3。表3增重效果与饲料效率 经分析,本专利技术的的饲料效率与小杂鱼相比较高(1)、膨化料在制造过程中,原料经调质、熟化、膨化过程,淀粉被糊化,同时破坏和软化纤维结构的细胞壁,使饲料营养更有利于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效率;(2)、膨化料的脂肪含量比小杂鱼料高出6.0%,起到了节约蛋白质的作用;(3)、小杂鱼因其制备时需被搅碎,撒入水中后易发生下沉,金鲳鱼需花较大的力气去争抢,而膨化料投入水后,因其自身有粘性,不会溶散于水中,且其具有一定浮性,散开在一块较大的水面内,易于金鲳鱼摄食,金鲳鱼自身能量的消耗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饲料效率。5、试验结论增重效果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鲳鱼稚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适合于喂养稚鱼阶段的金鲳鱼,即体重在2克至50克的小苗阶段的金鲳鱼,其是由各组分按膨化颗粒饲料的加工方法而制成的一种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含量包括:鱼粉50~58%面粉20~25%豆粕7~13%玉米精蛋白1~5%鱼油2~4%啤酒酵母2~5%矿物质1~3%氯化胆碱0.3~1%海水鱼多维0.2%所有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

【技术特征摘要】
1.金鲳鱼稚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适合于喂养稚鱼阶段的金鲳鱼,即体重在2克至50克的小苗阶段的金鲳鱼,其是由各组分按膨化颗粒饲料的加工方法而制成的一种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含量包括鱼粉50~58%面粉20~25%豆粕7~13%玉米精蛋白 1~5%鱼油2~4%啤酒酵母2~5%矿物质 1~3%氯化胆碱0.3~1%海水鱼多维 0.2%所有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鲳鱼稚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其组分中另有防霉剂,其含量为0.05~0.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鲳鱼稚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中另有磷酸二氢钙,其含量为0.3%;保肝剂,其含量为0.1%;抗氧化剂,其含量为0.0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鲳鱼稚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该保肝剂为胆汁酸,抗氧化剂为乙氧基喹啉。5.如权利要求1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堂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天马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