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下钢片系统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09788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下钢片系统结构,包括有注塑机、钢片排列治具以及机械手;该钢片排列治具位于注塑机的外侧,该机械手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注塑机的内部和钢片排列治具的上方之间,且机械手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机械手包括有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吸头组和第二吸头组,第一吸头组和第二吸头组横向并排设置。通过利用钢片排列治具预先对钢片进行排列,然后,通过机械手的第一吸头组将排列好的钢片吸起并放入注塑机的注塑模具内,利用第二吸头组可将完成注塑的产品取出,钢片的放入和产品的取出可连续进行,取代了传统之人工手动的作业方式,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自动化程度更高,减少了人力耗费,并避免了安全隐患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按键制作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动下钢片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防水按键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中,由于防水按键具备防水的特性,使得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在运行的过程减少受水的影响,保证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钢片是制作防水按键必不可少的零件之一,在防水按键的工业生产当中,需要将钢片放入注塑机的注塑模具中。在现有技术中,钢片的放入和产品的取出均采用人工手动进行,这种人工手动的方式不但效率低,耗费人工,并且由于注塑机工作温度较高,操作上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给操作人员带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下钢片系统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人工手动放钢片存在效率低并且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下钢片系统结构,包括有注塑机、钢片排列治具以及机械手;该钢片排列治具位于注塑机的外侧,该机械手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注塑机的内部和钢片排列治具的上方之间,且机械手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机械手包括有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吸头组和第二吸头组,第一吸头组和第二吸头组横向并排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包括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前述第一吸头组设置于第一基板的底部,该第二吸头组设置于第二基板的底部,该第一基板上设置有气缸,该气缸带动第二基板相对第一基板上下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支撑柱,该多个支撑柱上设置有安装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基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该钢片排列治具上设置有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利用钢片排列治具预先对钢片进行排列,然后,通过机械手的第一吸头组将排列好的钢片吸起并放入注塑机的注塑模具内,利用第二吸头组可将完成注塑的产品取出,钢片的放入和产品的取出可连续进行,取代了传统之人工手动的作业方式,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自动化程度更高,减少了人力耗费,并避免了安全隐患的产生。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机械手和钢片排列治具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机械手和钢片排列治具的主视图。附图标识说明:10、注塑机 20、钢片排列治具21、定位孔 30、机械手31、基座 311、第一基板312、第二基板 313、气缸314、支撑柱 315、安装板316、定位柱 32、第一吸头组33、第二吸头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注塑机10、钢片排列治具20以及机械手30。该注塑机10内设置有用于成型按键的注塑模具(图中未示)。该钢片排列治具20位于注塑机10的外侧,该机械手30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注塑机10的内部和钢片排列治具20的上方之间,且机械手3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机械手30的上下及左右横向活动的控制方法和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对机械手30的上下及左右横向活动的具体结构和控制原理不做详细叙述,如图2和图3所示,该机械手30包括有基座31以及设置于基座31上的第一吸头组32和第二吸头组33,第一吸头组32和第二吸头组33横向并排设置。具体而言,所述基座31包括有第一基板311和第二基板312,前述第一吸头组32设置于第一基板311的底部,该第二吸头组33设置于第二基板312的底部,该第一基板311上设置有气缸313,该气缸313带动第二基板312相对第一基板311上下活动。并且,所述第一基板31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支撑柱314,该多个支撑柱314上设置有安装板315。以及,所述第一基板31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316,该钢片排列治具20上设置有与定位柱316相适配的定位孔21。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工作时,将钢片排列在钢片排列治具20中,然后,机械手30工作,机械手30上的第一吸头组32将钢片排列治具20中的钢片吸起,然后,机械手30移动,将钢片放入注塑机10内的注塑模具内。当钢片完成注塑后,由第二吸头组33将产品从注塑模具内吸起,然后机械手30移出注塑机,在后续的过程中,可连续地进行产品的取出和钢片的放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利用钢片排列治具预先对钢片进行排列,然后,通过机械手的第一吸头组将排列好的钢片吸起并放入注塑机的注塑模具内,利用第二吸头组可将完成注塑的产品取出,钢片的放入和产品的取出可连续进行,取代了传统之人工手动的作业方式,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自动化程度更高,减少了人力耗费,并避免了安全隐患的产生。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下钢片系统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下钢片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注塑机、钢片排列治具以及机械手;该钢片排列治具位于注塑机的外侧,该机械手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注塑机的内部和钢片排列治具的上方之间,且机械手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机械手包括有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吸头组和第二吸头组,第一吸头组和第二吸头组横向并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下钢片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注塑机、钢片排列治具以及机械手;该钢片排列治具位于注塑机的外侧,该机械手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注塑机的内部和钢片排列治具的上方之间,且机械手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机械手包括有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吸头组和第二吸头组,第一吸头组和第二吸头组横向并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钢片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毅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万德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