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9249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2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属于雨水净化及再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集雨管、过滤带;第二容器容置于第一容器中,将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集雨管固定穿设于通孔中;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过水孔;过滤带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水孔。应用时,雨水经过集雨管首先进入第一容置空间,当第一容置空间内的液面高于第一过水孔后,雨水通过该第一过水孔进入到该过滤带,经过该过滤带进一步过滤后,通过该第二过水孔进入第三容置空间,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水净化及再利用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开发中的硬质地表迅速增加,如各种广场、屋顶、露天地面停车场等,往往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水污染的增加,并造成建成地区地表径流增加,给河流下游造成更大的防洪压力等。另一方面,我国的城市往往又遭受着缺水的窘境。因此,雨水的收集、利用问题在近年来受到很大的关注。要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尽可能采取生态、自然的方式,建立系统的雨水资源收集、利用方案。目前,雨水收集系统是一种靠收集雨水经过简单沉淀、过滤处理后加以重复利用的技术,处理后的雨水可以作为中水使用,如冲厕、浇灌绿地、喷洒路面或回灌地下,实现雨水的零排放。对于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可以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缓解缺水状况,同时避免雨水与污水混合,从而减小了污水处理的压力和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能够对雨水进行净
化并储存备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集雨管、过滤带,所述第一容器的容积>所述第二容器的容积;所述第二容器至少有一条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容器的一条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容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器中,使得,所述第二容器利用其与所述第一容器相等的边将所述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集雨管固定穿设于所述通孔中,使得所述第一容置空间通过所述集雨管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通孔的最低点;所述过滤带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水孔。本技术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有格栅和沉淀池,所述格栅通过周向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侧壁,所述格栅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集雨管的最低点,所述格栅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最低点,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格栅底部。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带包括多个净化层,所述第二过水孔的最低点处于所述最底下的净化层的上表面之下。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带包括3个净化层,自上至下依次为炉渣层、第一砾石层、第二砾石层,所述第一砾石层的砾石尺寸<所述第二砾石层的砾石尺寸。作为优选,设置于所述炉渣层的炉渣粒径的取值范围是4mm~8mm,厚度的取值范围为200mm~500mm;设置于所述第一砾石层的砾石粒径的取值范围为16mm~32mm;设置于所述第二砾石层的砾石粒径的取值范围为32mm~64mm。作为优选,所述雨水净化回用装置还包括生态植物,所述生态植物种植于所述炉渣层。作为优选,所述生态植物选自美人蕉,和/或,芦苇草坪。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或,所述第二过水孔中设有滤网。作为优选,所述滤网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孔壁,和/或,所述第二过水孔的孔壁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容器仅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容器的深度相同;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和第二侧壁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容器宽度相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集雨管、过滤带,第一容器的容积>第二容器的容积;第二容器至少有一条边的长度与第一容器的一条边的长度相等,第二容器容置于第一容器中,使得,第二容器利用其与第一容器相等的边将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集雨管固定穿设
于通孔中,使得第一容置空间通过集雨管与外界连通;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过水孔,过水孔的最低点低于通孔的最低点;过滤带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水孔。应用时,雨水经过集雨管首先进入第一容置空间,当第一容置空间内的液面高于第一过水孔后,雨水通过该第一过水孔进入到该过滤带,经过该过滤带进一步过滤后,通过该第二过水孔进入第三容置空间,备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的典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的俯视示意简图,其中,集雨管未示出。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能够对雨水进行净化并储存备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
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的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包括侧壁13a和侧壁13b)、第二容器(包括侧壁8a和侧壁8b)、集雨管1、过滤带5,第一容器的容积>第二容器的容积;第二容器至少有一条边的长度与第一容器的一条边的长度相等,第二容器容置于第一容器中,使得,第二容器利用其与第一容器相等的边将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集雨管1固定穿设于通孔中,使得第一容置空间通过集雨管1与外界连通;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8a上设有第一过水孔4a,第一过水孔4a的最低点低于通孔的最低点;过滤带5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8b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水孔4b。本实施例中,第二容器仅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8a,和,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8b,第一侧壁8a和第二侧壁8b的高度与第一容器的深度相同;第一侧壁8a和第二侧壁8b的长度与第一容器宽度相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包括侧壁13a和侧壁13b)、第二容器(包括侧壁8a和侧壁8b)、集雨管1、过滤带5,第一容器的容积>第二容器的容积;第二容器至少有一条边的长度与第一容器的一条
边的长度相等,第二容器容置于第一容器中,使得,第二容器利用其与第一容器相等的边将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集雨管1固定穿设于通孔中,使得第一容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集雨管、过滤带,所述第一容器的容积>所述第二容器的容积;所述第二容器至少有一条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容器的一条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容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器中,使得,所述第二容器利用其与所述第一容器相等的边将所述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集雨管固定穿设于所述通孔中,使得所述第一容置空间通过所述集雨管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通孔的最低点;所述过滤带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中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孔壁,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的孔壁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集雨管、过滤带,所述第一容器的容积>所述第二容器的容积;所述第二容器至少有一条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容器的一条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容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器中,使得,所述第二容器利用其与所述第一容器相等的边将所述第一容器至少隔档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集雨管固定穿设于所述通孔中,使得所述第一容置空间通过所述集雨管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通孔的最低点;所述过滤带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之间的第二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中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孔壁,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的孔壁之间可拆卸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有格栅和沉淀池,所述格栅通过周向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侧壁,所述格栅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集雨管的最低点,所述格栅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最低点,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所述格栅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生张春伟简炜麻军彭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环清源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