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明进专利>正文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2488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2 18:27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为上下游关系连接的进水渠、泥、水混合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进水区和沉淀区,其中,缺氧区通过气提循环管与好氧区连接;还包括污泥回流装置,污泥回流装置包括与泥、水混合区的上游连接的污泥回流总渠和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沉淀区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与污泥回流总渠相连,或者沉淀区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与污泥回流总渠相连;沉淀区还与出水排放装置连接。本污水处理装置,特别适合乡镇、居住集中区、景区旅游点生活区等;具有投资相对较小、针对性强、技术成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运行安全可靠、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根据当前国内外乡镇、集中居住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或装置等实际运行情况,一般都是采用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如:接触氧化法(含AO或A2/O型)、小型氧化沟和CASS(SBR系列)等,处理工艺流程长,运行管理要求需要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针对偏远的乡镇,将无法有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当污水处理工艺需要提升标时,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出水要求氨氮≤5(8)mg/L;总氮≤15mg/L,常规工艺硝化液回流能耗高,要求氨氮和总氮浓度更低,则会大大增加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采用常规的处理设备如:MBR膜设备、一体化地埋式设备、生物转盘或生物转轮等形式,存在运行成本高、日常维护费用高、运行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出水无法稳定达标,同时都存在硝化液回流或污泥回流等均采用泵回流,污水处理系统较复杂等问题。如果采用常规的氧化塘处理技术、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厌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或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等工艺,虽然运行成本较低,但运行过程中存在对周边环境影响(主要是臭味、蚊蝇),运行不稳定,存在滤层堵塞、湿地存在季节性的不稳定,出水水质无法稳定达标,存在占地面积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加快推进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对于改善城镇水生态、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一种工艺技术成熟可靠,耐腐蚀性较强,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的耐腐蚀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本技术为达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为上下游关系连接的进水渠、泥、水混合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进水区和沉淀区,其中,缺氧区通过气提循环管与好氧区连接;还包括污泥回流装置,污泥回流装置包括与泥、水混合区的上游连接的污泥回流总渠和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沉淀区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与污泥回流总渠相连,或者沉淀区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与污泥回流总渠相连;沉淀区还与出水排放装置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污泥排放装置,所述污泥排放装置包括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设置在沉淀区,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一端与污泥回流总渠连接,另一端与剩余污泥排放管连接,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上还连接有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的出泥口;在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出泥口与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出泥口之间的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或闸,在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出泥口与剩余污泥排放管之间的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或闸;正常处理污水状态下,第一电磁阀或闸处于开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处于关状态,沉淀区分别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再经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与污泥回流总渠连接;排出剩余污泥状态下,第一电磁阀或闸处于关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处于开状态,沉淀区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与污泥回流总渠连接,沉淀区依次通过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与剩余污泥排放管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所述出水排放装置包括总集水管或渠和至少一条设置在沉淀区顶部的集水渠,集水渠出水口通过总集水管或渠与出水排放管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提供反冲洗用压缩空气的反冲洗气管和与反冲洗气管相连的反冲洗器,反冲洗器设置在沉淀区的下部;所述反冲洗装置还包括总集水管或渠上设置的反冲洗废水排出口,所述反冲洗废水排出口与反冲洗废水排放管相连;出水排放管设置有第三电磁阀,反冲洗废水排放管设置有第五电磁阀,反冲洗气管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正常处理污水状态下,第三电磁阀处于开状态,第四电磁阀处于关状态;反冲洗时状态下,第三电磁阀处于关状态,第四电磁阀处于开状态,第五电磁阀处于开状态。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所述反冲洗器为设置在沉淀区的开孔向上的至少一根开孔管。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空气供气装置,所述空气供气装置包括总空气管和若干从总空气管分支的空气管,所述若干从总空气管分支的空气管分别与对气提循环管供气的气提循环管底部管、对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供气的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对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供气的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对反冲洗装置供气的反冲洗气管和好氧区的曝气器相连。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所述气提循环管底部管设置有第三手动调节阀,所述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设置有第一手动调节阀,所述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设置有第二手动调节阀。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所述好氧区的一侧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依次布置为缺氧区、进水渠、泥、水混合区、污泥回流总渠沉淀区和沉淀进水区。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所述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设置在沉淀区靠近所述好氧区的一侧。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所述沉淀区为斜管沉淀池或接触沉淀池。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装置,特别适合乡镇、居住集中区、景区旅游点生活区等;具有投资相对较小、针对性强、技术成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一般0.3元/吨水)、运行安全可靠、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可按不同的污水处理规模进行设计制造。处理后出水水质直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1-1剖面图示意图图中,进水管(1)、气提循环管(2)、集水渠(3)、总集水管或渠(4)、出水排放管(5)、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剩余污泥排放管(7)、反冲洗废水排放管(8)、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10)、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1)、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空气管(13)、总空气管(14)、气提循环管底部管(15)、反冲洗气管(16)、污泥斗(17);进水渠(A)、污泥回流总渠(B)、泥、水混合区(C)、缺氧区(D)、好氧区(E)、沉淀进水区(F)、沉淀区(G);第一电磁阀或闸(a)、第二电磁阀或闸(b)、第三电磁阀(c)、第四电磁阀(d)、第一手动调节阀(e)、第二手动调节阀(f)、第三手动调节阀(g)、第五电磁阀(h)、反冲洗器(j)。具体实施方式概括的说,本技术是一种将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含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或活性污泥法与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与沉淀(沉淀形式可根据出水水质目标要求采用平流式沉淀、竖流式沉淀、斜管沉淀和接触沉淀等)集一体形成类似氧化沟形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同时采用气提原理驱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内污水流动,污泥回流和污泥排出,采用气提形式替代传统的泵或潜水推流器等机械方式回流,尤其适合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该污水处理设采用304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制造,整体耐腐蚀性能好。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为上下游关系连接的进水渠(A)、泥、水混合区(C)、缺氧区(D)、好氧区(E)、沉淀进水区(F)和沉淀区(G),其中,缺氧区(D)通过气提循环管(2)与好氧区(E)连接;还包括污泥回流装置,污泥回流装置包括与泥、水混合区(C)的上游连接的污泥回流总渠(B)和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沉淀区(G)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与污泥回流总渠(B)相连,或者沉淀区(G)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污泥回流总渠(B)相连;沉淀区(G)还与出水排放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为上下游关系连接的进水渠(A)、泥、水混合区(C)、缺氧区(D)、好氧区(E)、沉淀进水区(F)和沉淀区(G),其中,缺氧区(D)通过气提循环管(2)与好氧区(E)连接;还包括污泥回流装置,污泥回流装置包括与泥、水混合区(C)的上游连接的污泥回流总渠(B)和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沉淀区(G)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与污泥回流总渠(B)相连,或者沉淀区(G)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污泥回流总渠(B)相连;沉淀区(G)还与出水排放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排放装置,所述污泥排放装置包括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设置在沉淀区(G),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一端与污泥回流总渠(B)连接,另一端与剩余污泥排放管(7)连接,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上还连接有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的出泥口;在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出泥口与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出泥口之间的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或闸(a),在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出泥口与剩余污泥排放管(7)之间的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或闸(b);正常处理污水状态下,第一电磁阀或闸(a)处于开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b)处于关状态,沉淀区(G)分别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再经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污泥回流总渠(B)连接;排出剩余污泥状态下,第一电磁阀或闸(a)处于关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b)处于开状态,沉淀区(G)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污泥回流总渠(B)连接,沉淀区(G)依次通过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10)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剩余污泥排放管(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排放装置包括总集水管或渠(4)和至少一条设置在沉淀区(G)顶部的集水渠(3),集水渠(3)出水口通过总集水管或渠(4)与出水排放管(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进黄志勇曾尉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进黄志勇曾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