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浮岛,属于水体治理技术领域。该生物浮岛包括漂浮层、滤料层、种植土层、种植物,漂浮层利用自身浮力,漂浮于水体中,滤料层处于漂浮层上方,种植土层处于滤料层上方,种植物植根于种植土层。其中,漂浮层能够对设置于其上方的滤料层、种植土层和种植物起到支撑作用;滤料层能够对水体中的P进行过滤,从而除去水体中的P;种植土层能够支持种植物的根系;种植物则通过从种植土层吸收营养物质吸收水体中的N;此外,种植物本身还可以选择景观植物,此时,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该生物浮岛不仅能够对水体进行净化,还能美化环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体治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浮岛。
技术介绍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水库、河道等天然水体面临的最严重的污染问题,我国湖泊中营养盐背景浓度异常高、营养盐来源多、湖泊富营养化进展迅速。水体富营养化是生物所需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江河湖水富营养化实质上是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应该以生态的理念、思路、方法来探索治理水域污染的新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浮岛,其能够有效地吸收水体中的N、P等有机物,从而降低水体中N、P等有机物的含量,使得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明显降低,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生物浮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生物浮岛包括漂浮层、滤料层、种植土层、种植物,所述漂浮层利用自身浮力,漂浮于水体中,所述滤料层处于所述漂浮层上方,所述种植土层处于所述滤料层上方,所述种植物植根于所述种植土层。本技术提供的生物浮岛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作为优选,所述漂浮层包括多个筒状物,所述多个筒状物彼此拼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式漂浮层。作为优选,所述多个筒状物彼此通过相对应的齿牙拼接在一起。作为优选,所述多个筒状物包括第一种筒状物、第二种筒状物,所述第一种筒状物只有一端设有齿牙,所述第二种筒状物的两端都设有齿牙,形成整体式漂浮层时,所述第二种筒状物处于中间,所述第一种筒状物处于边缘。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种筒状物、第二种筒状物的腔体中间部位直径>所述第一种筒状物、第二种筒状物的腔体边缘部位直径。作为优选,所述生物浮岛还包括吊设部件、生物载体,所述吊设部件吊设在所述漂浮层底部,所述生物载体装设于所述吊设部件上。作为优选,所述吊设部件呈线状,所述生物载体穿设在所述吊设部件上。作为优选,所述吊设部件为多个,所述生物载体也为多个,每个所述吊设部件上串联有多个生物载体。作为优选,所述生物浮岛还包括配水泵,所述配水泵用于从水体中汲取水分,所述生物浮岛表层设有配水槽,通过所述配水泵汲取的水分通过配水槽为所述种植物进行灌溉。作为优选,所述配水槽在所述生物浮岛表面纵横交错设置。本技术提供的生物浮岛包括漂浮层、滤料层、种植土层、种植物,漂浮层利用自身浮力,漂浮于水体中,滤料层处于漂浮层上方,种植土层处于滤料层上方,种植物植根于种植土层。其中,漂浮层能够对设置于其上方的滤料层、种植土层和种植物起到支撑作用;滤料层能够对水体中的P进行过滤,从而除去水体中的P;种植土层能够支持种植物的根系;种植物则通过从种植土层吸收营养物质吸收水体中的N;此外,种植物本身还可以选择景观植物,此时,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该生物浮岛不仅能够对水体进行净化,还能美化环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浮岛其中一个典型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浮岛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浮岛又一典型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生物浮岛,其能够有效地吸收水体中的N、P等有机物,从而降低水体中N、P等有机物的含量,使得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明显降低,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生物浮岛,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的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参见附图1,本技术提供的生物浮岛包括漂浮层10、滤料层3、种植土层2、种植物1,漂浮层10利用自身浮力,漂浮于水体中,滤料层3处于漂浮层10上方,种植土层2处于滤料层3上方,种植物1植根于种植土层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浮岛,其中,漂浮层10能够对设置于其上方的滤料层3、种植土层2和种植物1起到支撑作用;滤料层3能够对水体中的P进行过滤,从而除去水体中的P;种植土层2能够支持种植物1的根系;种植物1则通过从种植土层2吸收营养物质吸收水体中的N;此外,种植物1本身还可以选择景观植物,参见附图3,本实施例中,种植物1本身包括第一种种植物1a、第二种种植物1b,其中第一种种植物1a为花型种植物,第二种种植物1b为草型种植物,此时,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该生物浮岛不仅能够对水体进行净化,还能美化环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实施例中,种植物选自千屈菜、美人蕉、梭鱼草、香蒲、鸢尾、再力花水生植物。其中,千屈菜种植密度为10株/m2;美人蕉种植密度为18株/m2;梭鱼草种植密度为18株/m2;香蒲种植密度为15株/m2;鸢尾种植密度为15株/m2;再力花种植密度为10株/m2。种植土层厚度为300mm。本实施例中,滤料层3中,滤层高300mm;承托层厚2mm,承托层由PVC材质制成,孔径为5mm;滤速1m/h。本实施例中,选用的过滤材料由硅、铝、氧三种原子构成,表面粗糙;内部为由多孔材质构成多孔性材料,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小、吸附量大的优点,在过滤吸附了N、P后,利用在滤料上形成微生物摄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净化水质。另一方面具有物理截留或者过滤的作用,过滤水中藻类及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其中,漂浮层10包括多个筒状物4a、4b...,多个筒状物4a、4b...彼此拼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式漂浮层10。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筒状物4a、4b...可以分别制造、运输,从而使得本技术提供的生物浮岛的生成更加容易。本实施例中,多个筒状物的规格整体为:2m×1.2m×1m。其中,多个筒状物4a、4b...彼此通过相对应的齿牙5拼接在一起。其中,多个筒状物4a、4b...包括第一种筒状物4a、第二种筒状物4b,第一种筒状物4a只有一端设有齿牙,第二种筒状物4b的两端都设有齿牙,形成整体式漂浮层10时,第二种筒状物4b处于中间,第一种筒状物4a处于边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处于边缘的第一种筒状物4a外部没有齿牙,能够避免水体中的污染物在齿牙中聚集,而处于中间的第二中筒状物4b通过相对应的齿牙5彼此拼接在一起,拼接更加便捷。其中,第一种筒状物4a、第二种筒状物4b的腔体中间部位直径>第一种筒状物4a、第二种筒状物4b的腔体边缘部位直径。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筒状物4a、4b...之间具有空隙11,使得多个筒状物4a、4b...在连接和拆卸过程中更加方便。其中,生物浮岛还包括吊设部件6、生物载体7,吊设部件6吊设在漂浮层10底部,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层、滤料层、种植土层、种植物,所述漂浮层利用自身浮力,漂浮于水体中,所述滤料层处于所述漂浮层上方,所述种植土层处于所述滤料层上方,所述种植物植根于所述种植土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层、滤料层、种植土层、种植物,所述漂浮层利用自身浮力,漂浮于水体中,所述滤料层处于所述漂浮层上方,所述种植土层处于所述滤料层上方,所述种植物植根于所述种植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层包括多个筒状物,所述多个筒状物彼此拼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式漂浮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筒状物彼此通过相对应的齿牙拼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筒状物包括第一种筒状物、第二种筒状物,所述第一种筒状物只有一端设有齿牙,所述第二种筒状物的两端都设有齿牙,形成整体式漂浮层时,所述第二种筒状物处于中间,所述第一种筒状物处于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筒状物、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生,张春伟,简炜,麻军,彭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环清源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