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粘树脂、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用增粘树脂、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82877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30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含有松香酯、但臭气低且为浅色的增粘树脂和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粘树脂,其为包含松香酯组合物的增粘树脂,其中,该松香酯组合物含有0.3重量%以上且低于3重量%的具有式(1)所示的双(羟基苯基)硫醚结构的化合物(a)、0.3重量%以上的式(2)(式中,R1、R2和R3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0以上的具有碳和氢的取代基或具有碳、氢、氧和磷的取代基。其中,R1、R2和R3不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所示的亚磷酸三酯(b)、和0.2重量%以上的在邻位具有叔丁基且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酚类化合物(c),该松香酯组合物中含有的松香分解物的含量为1.6重量%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粘树脂、含有该增粘树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用增粘树脂、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组合物、苯乙烯-共轭二烯系嵌段共聚物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和苯乙烯-共轭二烯系嵌段共聚物类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增粘树脂中,使用松香酯作为原料。松香酯通常具有臭味。因此,使用含有松香酯的增粘树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也具有臭气,由于该臭味而使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用途大幅受限。因此,期望开发出低臭气的松香酯树脂和含有该树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了防止热熔胶粘剂的热所引起的分子量降低、凝胶化、着色、臭气的发生等从而提高热熔胶粘剂的稳定性,配合稳定化剂”,并列举了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作为该稳定化剂。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为了改变胶粘剂的粘合性、臭气和颜色而可以添加各种其他成分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为了保护胶粘剂免受由于热、光和加工或者在储存期间诱发的分解,可以添加抗氧化剂和其他稳定化成分。”。但是,即使在使用这些稳定化剂等的情况下,增粘树脂和含有该增粘树脂的压敏胶粘剂的臭气的改善也不能说是充分的。特别是在不仅重视臭气、而且也重视色调的包装、制本、纸尿布、生理用品等领域中,要求兼顾低臭气与优良的色调的增粘树脂和含有该增粘树脂的压敏胶粘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3729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332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含有松香酯、但臭气低且为浅色的增粘树脂和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形成包含添加有特定的硫、磷和酚类化合物的松香酯组合物并极力减少松香分解物的增粘树脂,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这样的见解而完成的。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的增粘树脂等。项1.一种增粘树脂,其为包含松香酯组合物的增粘树脂,其中,该松香酯组合物含有0.3重量%以上且低于3重量%的具有式(1)所示的双(羟基苯基)硫醚结构的化合物(a)(以下也称为“(a)成分”)、0.3重量%以上的式(2)所示的亚磷酸三酯(b)(以下也称为“(b)成分”)、和0.2重量%以上的在邻位具有叔丁基且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酚类化合物(c)(以下也称为“(c)成分”),(式中,R1、R2和R3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0以上的具有碳和氢的取代基或具有碳、氢、氧和磷的取代基。其中,R1、R2和R3不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该松香酯组合物中含有的松香分解物的含量为1.6重量%以下。项2.如上述项1所述的增粘树脂,其中,羟值为10以下。项3.如上述项1或2所述的增粘树脂,其中,加德纳色度为1以下。项4.上述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粘树脂为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用的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用增粘树脂。项5.一种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其含有上述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粘树脂。项6.一种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其含有上述项4所述的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用增粘树脂。项7.一种苯乙烯-共轭二烯系嵌段共聚物类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其含有上述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粘树脂和苯乙烯-共轭二烯系嵌段共聚物。项8.一种苯乙烯-共轭二烯系嵌段共聚物类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其含有上述项4所述的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用增粘树脂和苯乙烯-共轭二烯系嵌段共聚物。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增粘树脂和含有该树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在松香酯组合物中含有特定量的(a)、(b)和(c)成分,松香分解物的含量为1.6重量%以下,因此,臭气低且为浅色。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增粘树脂和含有该树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耐热性优良。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GPC(凝胶渗透色谱法)中的松香分解物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增粘树脂,其为包含松香酯组合物的增粘树脂,其中,该松香酯组合物含有0.3重量%以上且低于3重量%的(a)成分(具有式(1)所示的双(羟基苯基)硫醚结构的化合物)、0.3重量%以上的(b)成分(式(2)所示的亚磷酸三酯)、和0.2重量%以上的(c)成分(在邻位具有叔丁基且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酚类化合物),(式中,R1、R2和R3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0以上的具有碳和氢的取代基或具有碳、氢、氧和磷的取代基。其中,R1、R2和R3不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该松香酯组合物中含有的松香分解物的含量为1.6重量%以下。本专利技术的增粘树脂和含有该树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中,松香酯组合物含有特定量的(a)、(b)和(c)成分,松香分解物的含量为1.6重量%以下,因此臭气低且为浅色。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增粘树脂和含有该树脂的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的耐热性优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增粘树脂和压敏胶粘剂组合物能够用于重视臭气和色调的用途或要求耐热性的用途。上述(a)成分只要是具有式(1)所示的双(羟基苯基)硫醚结构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这样的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具有双(4-羟基苯基)硫醚结构的化合物、具有双(1-羟基苯基)硫醚结构的化合物等。作为上述具有双(4-羟基苯基)硫醚结构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以列举4,4’-硫代双(6-叔丁基间甲酚)、4,4’-硫代双(6-叔丁基邻甲酚)等。作为上述具有双(1-羟基苯基)硫醚结构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以列举6,6’-硫代双(2-叔丁基-4-甲基苯酚)等。其中,从色调、耐热性、压敏胶粘剂制备时的低臭气性等观点考虑,优选具有双(4-羟基苯基)硫醚结构的化合物。在将原料的松香设为100重量%时,上述(a)成分的含量为0.3重量%以上且低于3重量%。在低于0.3重量%时,得不到臭气、色调和耐热性中的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为3重量%以上时,臭气变强、耐热性降低,并且树脂产生混浊。上述(a)成分的含量优选为0.4~1.5重量%。上述(b)成分只要是式(2)所示的亚磷酸三酯则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碳原子数10以上的具有碳和氢的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被1个以上的烷基取代且该烷基的合计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苯基、碳原子数10以上的脂肪族烃基等。苯基所具有的取代基(烷基)的数量为1~5的整数。在苯基所具有的取代基的数量为1个的情况下,苯基可以被例如正丁基、叔丁基或正戊基、正壬基等取代。在取代基的数量为2个的情况下,苯基可以被例如2个乙基、甲基和正丙基、甲基和叔丁基、2个叔丁基等取代。在取代基的数量为3个的情况下,苯基可以被例如2个甲基和1个乙基、2个乙基和1个甲基、3个乙基等取代。在取代基的数量为4个的情况下,苯基可以被例如4个甲基、3个甲基和1个乙基等取代。在取代基的数量为5个的情况下,苯基可以被例如5个甲基、5个乙基等取代。1~5个烷基的取代位置为苯基上的可取代的任意位置。作为被1个以上的烷基取代且该烷基的合计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苯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壬基苯基、2,4-二叔丁基苯基等。作为碳原子数10以上的脂肪族烃基,可以列举癸基、月桂基、硬脂基等饱和脂肪族烃基、十四碳烯基、十六碳烯基、油基等不饱和肪族烃基等。作为具有碳、氢、氧和磷的取代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RO)2-P-O-Ph-C(CH3)2-Ph-(R:碳原子数10以上的脂肪族烃基、Ph:苯基)等。在此,作为R,可以列举例如癸基、月桂基、硬脂基等饱和脂肪族烃基、十四碳烯基、十六碳烯基、油基等不饱和肪族烃基等。作为(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580016808.html" title="增粘树脂、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用增粘树脂、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原文来自X技术">增粘树脂、压敏胶粘剂组合物、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用增粘树脂、热熔型压敏胶粘剂组合物</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粘树脂,其为包含松香酯组合物的增粘树脂,其中,该松香酯组合物含有0.3重量%以上且低于3重量%的具有式(1)所示的双(羟基苯基)硫醚结构的化合物(a)、0.3重量%以上的式(2)所示的亚磷酸三酯(b)、和0.2重量%以上的在邻位具有叔丁基且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酚类化合物(c),该松香酯组合物中含有的松香分解物的含量为1.6重量%以下,式(2)中,R1、R2和R3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0以上的具有碳和氢的取代基或具有碳、氢、氧和磷的取代基,其中,R1、R2和R3不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28 JP 2014-0674571.一种增粘树脂,其为包含松香酯组合物的增粘树脂,其中,该松香酯组合物含有0.3重量%以上且低于3重量%的具有式(1)所示的双(羟基苯基)硫醚结构的化合物(a)、0.3重量%以上的式(2)所示的亚磷酸三酯(b)、和0.2重量%以上的在邻位具有叔丁基且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下的酚类化合物(c),该松香酯组合物中含有的松香分解物的含量为1.6重量%以下,式(2)中,R1、R2和R3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0以上的具有碳和氢的取代基或具有碳、氢、氧和磷的取代基,其中,R1、R2和R3不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浦泰祐中谷隆
申请(专利权)人: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