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炊事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6174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7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炊事帐篷,包括主篷篷布、主篷篷架、耳房篷布、耳房篷架、地布、帐篷固定件以及拉绳,四个所述耳房篷架固定连接在主篷篷架的四个边角处,主篷篷布外披在主篷篷架上,耳房篷布外披在耳房篷架上,地布设于主篷篷架与耳房篷架的下方,若干拉绳的一端与主篷篷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帐篷固定件固定连接,帐篷固定件固定于地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帐篷空间大,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组合,耳房可以单独支撑使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环境温度或炊事的需要拆卸第一篷布顶前后两侧的第一山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炊事帐篷
技术介绍
:目前,帐篷已经被广大用户所熟知,帐篷的种类繁多,主要用于野外作业、淋浴炊事、旅游、抗险救灾、军用等。现有的炊事帐篷空间较小,四面无法拆卸,且没有储物间,生、熟食无法分开,使炊事作业时闷热且食物不宜保存。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炊事帐篷。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新型炊事帐篷,包括主篷篷布、主篷篷架、耳房篷布、耳房篷架、地布、帐篷固定件以及拉绳,四个所述耳房篷架固定连接在主篷篷架的四个边角处,主篷篷布外披在主篷篷架上,耳房篷布外披在耳房篷架上,地布设于主篷篷架与耳房篷架的下方,若干拉绳的一端与主篷篷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帐篷固定件固定连接,帐篷固定件固定于地面上;所述主篷篷架包括第一顶杆、第一门竖杆、第一门横杆、第一支杆、第一横杆以及第一钢丝绳,两根所述第一门横杆和两根第一横杆依次首尾相连并组成矩形状的主篷底架,若干第一支杆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杆上,四根第一门竖杆两两为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第一门横杆上,第一顶杆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杆的顶端并组成人字形的主篷顶架,第一钢丝绳穿设在所述主篷顶架上;所述耳房篷架包括第二顶杆、第二门竖杆、第二支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二钢丝绳,四根所述第二横杆依次首尾相连并组成矩形状的耳房底架,若干第二门竖杆以及第二支杆固定连接在耳房底架上,若干第二顶杆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门竖杆与第二支杆的顶端并组成人字形的耳房篷顶架,第二钢丝绳穿设在所述耳房篷顶架上。进一步地,所述主篷篷布包括第一篷布顶、第一山墙以及第一围墙,两所述第一山墙活动连接在第一篷布顶的前后两侧,两第一围墙固定连接在第一篷布顶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篷布顶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第一山墙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系带。进一步地,所述耳房篷布包括第二篷布顶、第二山墙以及第二围墙,两所述第二山墙固定连接在第二篷布顶的前后两侧,两第二围墙固定连接在第二篷布顶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耳房篷架通过扎带与主篷篷架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帐篷空间大,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组合,耳房可以单独支撑使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环境温度或炊事的需要拆卸第一篷布顶前后两侧的第一山墙。附图说明:图 1 为本专利技术炊事帐篷的结构图。图 2 为本专利技术炊事帐篷中主篷篷架的结构图。图 3 为本专利技术炊事帐篷中耳房篷架的结构图。图 4 为本专利技术炊事帐篷第一篷布顶与第一山墙的连接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炊事帐篷,包括主篷篷布1、主篷篷架2、耳房篷布3、耳房篷架4、地布5、帐篷固定件6以及拉绳7,四个耳房篷架4固定连接在主篷篷架2的四个边角处,主篷篷布1外披在主篷篷架2上,耳房篷布3外披在耳房篷架4上,地布5设于地面上,主篷篷架2与耳房篷架4置于地布5上,若干拉绳7的一端与主篷篷架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帐篷固定件6固定连接,帐篷固定件6固定于地面上。包括第一顶杆201、第一门竖杆202、第一门横杆203、第一支杆204、第一横杆205以及第一钢丝绳206,两根第一门横杆203和两根第一横杆205依次首尾相连并组成矩形状的主篷底架280,且两根第一门横杆203相互平行设置。若干第一支杆204垂直连接在主篷底架280中的第一横杆205上,四根第一门竖杆202两两为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第一门横杆203上,第一顶杆201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杆204的顶端并组成人字形的主篷顶架290,第一钢丝绳206穿设在所述主篷顶架290上。本专利技术中的耳房篷架4括第二顶杆401、第二门竖杆402、第二支杆403、第二横杆404以及第二钢丝绳405,四根第二横杆404依次首尾相连并组成矩形状的耳房底架480,四根第二门竖杆402以及两根第二支杆403固定连接在耳房底架480上,且第二门竖杆402位于耳房底架480的边角处。若干第二顶杆401定连接在第二门竖杆402与第二支杆403的顶端并组成人字形的耳房篷顶架490,第二钢丝绳405穿设在所述耳房篷顶架490上。本专利技术中主篷篷架2上的各杆件以及耳房篷架4中的各杆件均通过连接通(三通或四通)相连,其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中帐篷篷杆通过连接通相连的方式相同,故不再对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方式进行赘述。本专利技术中的主篷篷布1包括第一篷布顶101、第一山墙102以及第一围墙103,两第一山墙102活动连接在第一篷布顶101的前后两侧,两第一围墙103固定连接在第一篷布顶101的左右两侧。在第一篷布顶101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010,在第一山墙1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系带1020,第一山墙102通过连接系带1020活动连接在第一篷布顶101的连接环1010上。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环境温度或炊事的需要拆卸第一篷布顶101前后两侧的第一山墙102。本专利技术中的耳房篷布3包括第二篷布顶301、第二山墙302以及第二围墙303,两第二山墙302固定连接在第二篷布顶301的前后两侧,两第二围墙303固定连接在第二篷布顶301的左右两侧。本专利技术中的耳房篷架4与主篷篷架2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分开使用,两者之间通过扎带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主篷篷布1和耳房篷布3上均设有外设接口,并在外设接口上设置防火布(图中未画出),外设接口可连接相应的外接设备,防火布可根据需要拆卸。外设接口也可以与外界的烟囱、灶具、排风扇形成连接,满足炊事作业时通风排气功能。本专利技术中的主篷篷布1的面料和耳房篷布3的面料均为3层,其中外层为草绿帆布,具有抗拉、防雨等性能,里布为白色阻燃涤纶平布,中间层为针刺毡。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炊事帐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炊事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篷篷布(1)、主篷篷架(2)、耳房篷布(3)、耳房篷架(4)、地布(5)、帐篷固定件(6)以及拉绳(7),四个所述耳房篷架(4)固定连接在主篷篷架(2)的四个边角处,主篷篷布(1)外披在主篷篷架(2)上,耳房篷布(3)外披在耳房篷架(4)上,地布(5)设于主篷篷架(2)与耳房篷架(4)的下方,若干拉绳(7)的一端与主篷篷架(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帐篷固定件(6)固定连接,帐篷固定件(6)固定于地面上;所述主篷篷架(2)包括第一顶杆(201)、第一门竖杆(202)、第一门横杆(203)、第一支杆(204)、第一横杆(205)以及第一钢丝绳(206),两根所述第一门横杆(203)和两根第一横杆(205)依次首尾相连并组成矩形状的主篷底架(280),若干第一支杆(204)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杆(205)上,四根第一门竖杆(202)两两为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第一门横杆(203)上,第一顶杆(201)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杆(204)的顶端并组成人字形的主篷顶架(290),第一钢丝绳(206)穿设在所述主篷顶架(290)上;所述耳房篷架(4)包括第二顶杆(401)、第二门竖杆(402)、第二支杆(403)、第二横杆(404)以及第二钢丝绳(405),四根所述第二横杆(404)依次首尾相连并组成矩形状的耳房底架(480),若干第二门竖杆(402)以及第二支杆(403)固定连接在耳房底架(480)上,若干第二顶杆(401)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门竖杆(402)与第二支杆(403)的顶端并组成人字形的耳房篷顶架(490),第二钢丝绳(405)穿设在所述耳房篷顶架(49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炊事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篷篷布(1)、主篷篷架(2)、耳房篷布(3)、耳房篷架(4)、地布(5)、帐篷固定件(6)以及拉绳(7),四个所述耳房篷架(4)固定连接在主篷篷架(2)的四个边角处,主篷篷布(1)外披在主篷篷架(2)上,耳房篷布(3)外披在耳房篷架(4)上,地布(5)设于主篷篷架(2)与耳房篷架(4)的下方,若干拉绳(7)的一端与主篷篷架(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帐篷固定件(6)固定连接,帐篷固定件(6)固定于地面上;所述主篷篷架(2)包括第一顶杆(201)、第一门竖杆(202)、第一门横杆(203)、第一支杆(204)、第一横杆(205)以及第一钢丝绳(206),两根所述第一门横杆(203)和两根第一横杆(205)依次首尾相连并组成矩形状的主篷底架(280),若干第一支杆(204)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杆(205)上,四根第一门竖杆(202)两两为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第一门横杆(203)上,第一顶杆(201)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杆(204)的顶端并组成人字形的主篷顶架(290),第一钢丝绳(206)穿设在所述主篷顶架(290)上;所述耳房篷架(4)包括第二顶杆(401)、第二门竖杆(402)、第二支杆(403)、第二横杆(404)以及第二钢丝绳(405),四根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爱胜王莹狄昌军夏剑秋章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