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舒洋专利>正文

一种茶条槭叶资源化制备耐候性稠油降粘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5461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6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条槭叶资源化制备耐候性稠油降粘剂的方法,属于降粘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制备的聚合降粘剂耐盐耐候性能较差、界面张力大,达不到使用需求的问题,通过茶条槭叶内部所含的没食子酸进行改性,由于没食子酸为天然芳香环物质,通过期环状结构单元极性,与稠油中长侧链非烃稠环的胶质和沥青质发生反应,同时含有的线性结构单元,降低胶质引起的原油高粘度,再通过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中磺酸基的引入,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耐候性稠油降粘剂最高使用温度可达250℃降粘浓度为0.12%,降粘率可达96%以上且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保,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条槭叶资源化制备耐候性稠油降粘剂的方法,属于降粘剂制备

技术介绍
我国稠油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已在盘锦、胜利、新疆、南阳、吉林、大港等70多处发现重质油田。由于能源供应愈发严峻,易采原油的开采量已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稠油的开采日趋得到全世界的重视。所以,伴随着各处油田普通原油开采量的递减,稠油的开采将会不断的得到重视,重质油的开发将会具有广阔的前景。乳化降粘法是现在开采重质油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要确定降粘剂种类、注入方法和注入量首先要研究稠油的相关性质、结构和地层条件等,根据不同降粘机理,选择最佳的降粘剂。综上所述,虽然降粘用剂种类繁多,但是一般使用范围较窄,通常一种降粘剂只适用于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寻找给开发带来巨大的麻烦。通过研究乳化降粘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来寻找适合范围较大的乳化降粘剂,研究发现,稠油的各组份的含量决定了原油与表面活性剂亲油基的相互作用;稠油的酸值对原油中天然表面活性组分的含量影响较大;乳化降粘方法适用范围窄的主要原因是稠油组成的不同。根据降粘剂的发展史,天然高分子降粘剂仅适用于较低温度或较低盐含量的钻井工程中;无机降粘剂耐温性能较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条槭叶资源化制备耐候性稠油降粘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收集掉落茶条槭叶,对其洗净并自然晾干,随后在65~80℃下干燥1~2h,制备得干燥茶条槭叶,对其气流粉碎并过筛,制备得45~70目茶条槭叶颗粒,再按质量比1:10,将制备的茶条槭叶颗粒与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在200~300W下超声振荡处理10~15min,再在65~80℃下加热回流3~5h;(2)待加热回流完成后,抽滤并收集滤液,按质量比1:5,将壳聚糖与滤液搅拌混合,随后静置密闭陈化8~10h,得陈化液,再按质量比5:1,将陈化液与马来酸酐搅拌混合,待搅拌溶解后,将其置于65~70℃下旋转蒸发至原体积的1/5,得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条槭叶资源化制备耐候性稠油降粘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收集掉落茶条槭叶,对其洗净并自然晾干,随后在65~80℃下干燥1~2h,制备得干燥茶条槭叶,对其气流粉碎并过筛,制备得45~70目茶条槭叶颗粒,再按质量比1:10,将制备的茶条槭叶颗粒与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在200~300W下超声振荡处理10~15min,再在65~80℃下加热回流3~5h;(2)待加热回流完成后,抽滤并收集滤液,按质量比1:5,将壳聚糖与滤液搅拌混合,随后静置密闭陈化8~10h,得陈化液,再按质量比5:1,将陈化液与马来酸酐搅拌混合,待搅拌溶解后,将其置于65~70℃下旋转蒸发至原体积的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舒洋高玉刚
申请(专利权)人:郭舒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