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雪荣专利>正文

一种压力控制液压系统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371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0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控制液压系统节能装置;包括变量泵、油箱、压力控制阀、双阀芯液控换向阀、先导溢流阀、与该变量泵出油口相通的蓄能器以及设置于所述蓄能器和变量泵之间的单向阀,所述蓄能器与所述单向阀之间的油路连接至外部工作系统和双阀芯液控换向阀左端,所述变量泵由一变量活塞控制其排量;本方案采用切换第二阀芯的位置来调节弹簧的预压缩力,以此来改变移动第一阀芯时所需要克服的弹簧压力,使得当所述蓄能器压力低于下限值时,所述变量泵开始变大排量工作;当所述蓄能器压力高于上限值时,所述变量泵开始变小排量直到出口压力减小到设定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让变量泵在待机状态下处于低压小排量,降低能耗,延长各组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控制
,尤其涉及到一种压力控制液压系统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参见附图1所示,现有常见的压力控制液压系统其一般包括有变量泵1e、变量活塞2e、单向阀3e、蓄能器4e、压力阀5e、阻尼孔6e、溢流阀7e及油箱8e。在该系统中,系统刚启动时,变量泵1e向蓄能器4e供液,变量泵1e压力未达到压力阀5e与溢流阀7e压力值之和时,压力阀5e处于右工位工作,变量活塞2e无杆腔连通至油箱8e,变量活塞2e在其左端压力作用下靠向右端,变量泵1e处于最大排量工作状态,当变量泵1e的出口压力大于压力阀5e与溢流阀7e压力值之和时,所述压力阀5e左工位工作,变量泵1e的油液通过压力阀5e打至变量活塞2e无杆腔,变量泵1e排量减少,单向阀3e关闭,变量泵1e处于高压小排量待机状态,现有的上述系统其主要存在:变量泵待机状态其出口一直处于高压状态,浪费能量,有损泵的使用寿命。有鉴于此,对于如何寻找到一种低压待机压力控制变量泵的技术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工作稳定、节约能源、长寿命的压力控制液压系统节能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控制液压系统节能装置,包括变量泵、变量活塞、油箱、与该变量泵出油口相通的蓄能器以及设置于所述蓄能器和所述变量泵之间的单向阀、先导溢流阀、压力控制阀、第一阻尼孔、第二阻尼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阀芯液控换向阀,所述双阀芯液控换向阀包括第一阀芯、弹簧、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左端连接至所述蓄能器进口处,其右端作用于所述弹簧左端,并连接所述先导溢流阀前端,所述弹簧右端作用于所述第二阀芯左端,所述第二阀芯左端也连接至所述先导溢流阀前端,其右端连接至所述泵出口,设定所述先导溢流阀的压力值为P4,所述压力阀的压力为P3,所述第二阀芯移至最左端时的所述弹簧的压力设为P5,所述第二阀芯移至最右端时的所述弹簧的压力设为P6,设P1=P4+P5,P2=P4+P6,当所述蓄能器压力高于P1值时,所述压力阀左工位工作、所述第一阀芯左工位工作时,所述变量泵油液经过所述压力阀和所述第一阀芯打至所述变量活塞无杆腔,所述变量活塞左移使得所述变量泵排量减小、出口压力减小,同时所述单向阀关闭,当所述变量泵出口压力减少到P3值时,压力阀阀芯左移至约中位状态,此时所述变量泵处于低压小排量待机状态;当所述蓄能器压力低于P2值时,所述第一阀芯右工位工作,所述变量活塞无杆腔连接至油箱,所述变量活塞右移,使得所述变量泵排量增大并向蓄能器供能。本方案可以克服传统压力控制系统中变量泵一直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问题,本实施例在待机状态下,变量泵保持低压小排量状态,可以节能和延长各组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压力控制液压系统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阀芯液控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变量泵,2-变量活塞,3-单向阀,4-蓄能器,5-压力阀,6-双阀芯液控换向阀,7-先导溢流阀,8-油箱,9-第一阻尼孔,10-第二阻尼孔,601-第一阀芯,602-弹簧,603-第二阀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控制液压系统节能装置,包括变量泵1、变量活塞2、与该变量泵1出油口相通的蓄能器4以及设置于上述蓄能器4和上述变量泵1之间的单向阀3,还包括压力阀5、双阀芯液控换向阀6、先导溢流阀7、油箱8、第一阻尼孔9、第二阻尼孔10,上述双阀芯液控换向阀6包括第一阀芯601、弹簧602、第二阀芯603,上述第一阀芯601左端连接至上述蓄能器4进口处,其右端作用于所述弹簧602左端并连接所述先导溢流阀7前端,所述弹簧602右端作用于所述第二阀芯603左端,所述第二阀芯603左端也连接所述先导溢流阀7前端,其右端连接至所述变量泵1出口,设定所述先导溢流阀7的压力值为P4,所述压力阀5的压力为P3,所述第二阀芯603移至最左端时的所述弹簧602的压力设为P5,所述第二阀芯603移至最右端时的所述弹簧602的压力设为P6,设P1=P4+P5、P2=P4+P6,当所述蓄能器4压力高于P1值时,所述压力阀5左工位工作、所述第一阀芯601左工位工作时,所述变量泵1油液经过所述压力阀5和所述第一阀芯601打至所述变量活塞2无杆腔,所述变量活塞2左移使得所述变量泵1排量减小、出口压力减小,同时所述单向阀3关闭,当所述变量泵1出口压力减少到P3值时,压力阀5阀芯左移至约中位状态,此时所述变量泵1处于低压小排量待机状态;当所述蓄能器4压力低于P2值时,所述第一阀芯601右工位工作,所述变量活塞2无杆腔连接至油箱,所述变量活塞2右移,使得所述变量泵1排量增大并向蓄能器供能。本装置工作时,上述第二阀芯603在上述弹簧602的作用下移至最右端,上述变量泵1刚启动时,其出口压力较低,上述变量泵1大排量供液,上述单向阀3打开,上述压力阀5右工位工作,上述第一阀芯601右工位工作,上述变量泵1出口压力与上述蓄能器4进口压力同时上升,当上述变量泵1的出口压力大于上述压力阀5的设定压力P3时,上述压力阀5左工位工作,压力继续上升,当压力上升超过P4值时,上述第二阀芯603开始左移至最左端,此时,上述第一阀芯601右端的压力值为P1,当上述蓄能器4的进口压力大于P1时,上述第一阀芯601左工位工作,上述变量泵1的油液通过上述压力阀5、第一阀芯打至上述变量活塞2无杆腔,所述变量活塞2左移使得所述变量泵1排量减小、出口压力减小,同时所述单向阀3关闭,当所述变量泵1出口压力减小低过P4值时,所述第二阀芯603移至最右端,当所述变量泵1出口压力继续减少到P3值时,压力阀5阀芯左移至约中位状态,所述变量活塞2无杆腔液量不再变化,此时所述变量泵1处于低压小排量待机状态;当所述蓄能器4压力低于P2值时,所述第一阀芯601右工位工作,所述变量活塞2无杆腔连接至油箱,所述变量活塞2右移,上述变量泵1排量增大、出口压力增大,压力增大至上述蓄能器4进口压力值时,上述单向阀3打开,上诉变量泵1向上诉蓄能器4供能,所述变量泵1出口压力上升超过P4值时,上述第二阀芯603也移至最左端,直至上述蓄能器4进口压力达到P1,依次切换,自动调整,这就使得上述变量泵1在待机状态时处于低压小排量。本实施例可以克服传统压力控制系统中变量泵一直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问题,本实施例在待机状态下,变量泵保持低压小排量状态,可以节能、延长各组件使用寿命和有利于外部工作系统的稳定工作。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控制液压系统节能装置,包括变量泵(1)、变量活塞(2)、与该变量泵(1)出油口相通的蓄能器(4)以及设置于所述蓄能器(4)和所述变量泵(1)之间的单向阀(3)、压力控制阀(5)、先导溢流阀(7)、油箱(8)、第一阻尼孔(9)、第二阻尼孔(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阀芯液控换向阀(6),所述双阀芯液控换向阀(6)主要包括第一阀芯(601)、弹簧(602)、第二阀芯(603),所述第一阀芯(601)左端连接至所述蓄能器(4)进口处,其右端作用于所述弹簧(602)左端,并连接所述先导溢流阀(7)入口,所述弹簧(602)右端作用于所述第二阀芯(603)左端,所述第二阀芯(603)左端也连接所述先导溢流阀(7)入口,其右端连接至所述变量泵(1)出口,设定所述先导溢流阀(7)的压力值为P4,所述压力阀(5)的压力为P3,所述第二阀芯(603)移至最左端时的所述弹簧(602)的压力设为P5,所述第二阀芯(603)移至最右端时的所述弹簧(602)的压力设为P6,设P1=P4+P5、P2=P4+P6,当所述蓄能器(4)入口压力高于P1值时,所述压力控制阀(5)左工位工作、所述第一阀芯(601)左工位工作时,所述变量泵(1)出口油液经过所述压力阀(5)和所述第一阀芯(601)打至所述变量活塞(2)无杆腔,所述变量活塞(2)左移使得所述变量泵(1)排量减小、出口压力减小,同时所述单向阀(3)关闭,当所述变量泵(1)出口压力减少到P3值时,压力阀(5)阀芯左移至约中位状态,此时所述变量泵(1)处于低压小排量待机状态;当所述蓄能器(4)压力低于P2值时,所述第一阀芯(601)右工位工作,所述变量活塞(2)无杆腔连接至油箱,所述变量活塞(2)右移,使得所述变量泵(1)排量增大并向蓄能器供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控制液压系统节能装置,包括变量泵(1)、变量活塞(2)、与该变量泵(1)出油口相通的蓄能器(4)以及设置于所述蓄能器(4)和所述变量泵(1)之间的单向阀(3)、压力控制阀(5)、先导溢流阀(7)、油箱(8)、第一阻尼孔(9)、第二阻尼孔(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阀芯液控换向阀(6),所述双阀芯液控换向阀(6)主要包括第一阀芯(601)、弹簧(602)、第二阀芯(603),所述第一阀芯(601)左端连接至所述蓄能器(4)进口处,其右端作用于所述弹簧(602)左端,并连接所述先导溢流阀(7)入口,所述弹簧(602)右端作用于所述第二阀芯(603)左端,所述第二阀芯(603)左端也连接所述先导溢流阀(7)入口,其右端连接至所述变量泵(1)出口,设定所述先导溢流阀(7)的压力值为P4,所述压力阀(5)的压力为P3,所述第二阀芯(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雪荣
申请(专利权)人:董雪荣方林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