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03498 阅读:4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6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包括:支撑架体;径向设置在支撑架体内的至少一个炉体,且炉体底端距离地面一定的距离,用于容纳顶推油缸;将炉体内部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的一对相对设置的炉头电极,且每两个炉体上的炉头电极串接,其中,所述炉体上部和下部放置串电极柱坯料;设置在一对炉头电极的外侧、用于固定炉体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的液压抱闸;以及通过炉体上部的电极柱坯料和连接电极与任一对炉头电极导通的送电母排;从所述炉体上部向炉体内部添加保温料焦粉,所述炉体内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石墨化完成出炉,位于其下方的电极柱坯料推送至炉体上部石墨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化炉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立式内串石墨化炉
技术介绍
石墨化炉主要用于石墨电极制造过程中,其分子结构从不定性炭向石墨结构转变的高温热处理装备。热处理温度高达2800度以上。目前应用的石墨化炉为卧式内串石墨化炉,卧式内串石墨化炉占地面积大,而且生产周期长,通常需要一周;此外,卧式内串石墨化炉属于间断操作,炉子冷热不断变化,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立式内串石墨化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墨化炉生产周期长、能耗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包括:支撑架体;径向设置在支撑架体内的至少一个炉体,且炉体底端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用于容纳顶推油缸;将炉体内部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的一对相对设置的炉头电极,且每两个炉体上的炉头电极串接,所述炉体上部和下部内放置串接电极柱;设置在一对炉头电极的外侧、用于固定炉体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的液压抱闸;以及通过电极柱坯料和连接电极与任一对炉头电极导通的送电母排;从所述炉体上部向炉体内部添加保温料焦粉,所述炉体内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石墨化完成出炉,位于其下方的电极柱坯料推送至炉体上部石墨化。优选的是,所述的立式内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式内串石墨化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径向设置在支撑架体内的至少一个炉体,且炉体底端距离地面一定的距离,用于容纳顶推油缸;将炉体内部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的一对相对设置的炉头电极,且每两个炉体上的炉头电极串接,所述炉体上部和下部内放置串接电极柱;设置在一对炉头电极的外侧、用于固定炉体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的液压抱闸;以及通过炉体上部的电极柱坯料和连接电极与任一对炉头电极导通的送电母排;从所述炉体上部向炉体内部添加保温料焦粉,所述炉体内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石墨化完成出炉,位于其下方的电极柱坯料推送至炉体上部石墨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径向设置在支撑架体内的至少一个炉体,且炉体底端距离地面一定的距离,用于容纳顶推油缸;将炉体内部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的一对相对设置的炉头电极,且每两个炉体上的炉头电极串接,所述炉体上部和下部内放置串接电极柱;设置在一对炉头电极的外侧、用于固定炉体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的液压抱闸;以及通过炉体上部的电极柱坯料和连接电极与任一对炉头电极导通的送电母排;从所述炉体上部向炉体内部添加保温料焦粉,所述炉体内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石墨化完成出炉,位于其下方的电极柱坯料推送至炉体上部石墨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部的电极柱坯料石墨化完成出炉时,位于炉体下部的电极柱坯料向炉体上部上升,其中,从炉体上部向炉体内部添加冷保温料作为冷却剂,所述冷保温料吸收所述石墨化完的电极柱坯料上的热量,作用在上升至炉体上部并与炉头电极导通的电极柱坯料的周围进行保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至炉体上部并与炉头电极导通的电极柱坯料石墨化完成出炉时,位于其周围进行保温的保温料向下滑动,对炉体下部的电极柱坯料进行预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内串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炉体外侧的换热器;将所述换热器和炉体连通的倾斜放置的溜料槽,所述溜料槽的高端与所述炉体下部连通,低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用于将所述炉体下部的保温料转移至所述换热器内;以及与所述换热器的输出口连通的冷却滚筒,用于将所述换热器内的保温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建国李瑛王永红刘伟窦玉章李文亮武润平冯国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元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