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片和装饰树脂成型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227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3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型性优异的装饰片、以及利用该装饰片的耐药品性优异的装饰树脂成型品。该装饰片至少叠层有基材层和由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表面保护层,上述表面保护层含有封端异氰酸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型性优异的装饰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利用该装饰片的耐药品性优异的装饰树脂成型品。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车辆内外装饰部件、建材内装材料、家电壳体等使用在树脂成型品的表面叠层有装饰片的装饰树脂成型品。在这样的装饰树脂成型品的制造中,采用通过注射成型将预先赋予了外观设计的装饰片与树脂一体化的成型法等。作为这种成型法的代表例,可以列举:利用真空成型模具将装饰片预先成型为立体形状,将该装饰片插入注射成型模具,向模具内注射流动状态的树脂,从而使树脂与装饰片一体化的嵌件成型法;或使在注射成型时插入到模具内的装饰片与注射到模腔内的熔融树脂一体化的注射成型同时装饰法。对于制造装饰树脂成型品时使用的装饰片而言,除了要求成型性以外,还要求对装饰树脂成型品赋予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制品的耐污染性的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存在大量使用防晒化粧品等护肤用品和除虫剂等的倾向,涂布了这样的护肤用品等的皮肤与装饰树脂成型品接触的频度也提高,强烈要求装饰片具备对护肤用品等的耐药品性。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些使装饰片具备成型性和耐药品性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基材片的一个面依次具有脱模层和表面保护层的装饰片中,由含有分子量为175~1000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重均分子量为1万~低于10万的热塑性树脂的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表面保护层,且将该树脂组合物中的该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该热塑性树脂的质量比设为10:90~75:25,由此能够得到对防晒霜的耐污染性和成型性。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在制造具备优异的成型性和耐药品性的装饰片方面有用,但近来消费者对于装饰树脂成型品的要求高度化、多样化,为了迎合该要求,需要创造出使装饰片具备优异的成型性和耐药品性的新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14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性优异的装饰片以及利用该装饰片的耐药品性优异的装饰树脂成型品。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至少叠层有基材层和由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表面保护层、表面保护层含有封端异氰酸酯的装饰片,其成型性优异,并且能够对装饰树脂成型品赋予优异的耐药品性。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这些发现进一步进行反复研究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方案的专利技术。项1.一种装饰片,其至少叠层有基材层和由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表面保护层,上述表面保护层含有封端异氰酸酯。项2.如项1所述的装饰片,其中,上述表面保护层还含有促进上述封端异氰酸酯的解离反应的催化剂。项3.如项1或2所述的装饰片,其中,上述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项4.如项3所述的装饰片,其中,上述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在5千以上。项5.如项3或4所述的装饰片,其中,上述表面保护层的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还含有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项6.如项5所述的装饰片,其中,上述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与上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在50:50~99:1的范围内。项7.如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片,其中,上述表面保护层的厚度为1~30μm。项8.如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片,其中,在上述基材层与上述表面保护层之间还具有底涂层。项9.如项8所述的装饰片,其中,上述底涂层由含有多元醇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项10.如项9所述的装饰片,其中,上述多元醇树脂为选自丙烯酸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聚碳酸酯二元醇中的至少1种。项11.如项9或10所述的装饰片,其中,上述多元醇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55℃以上,重均分子量在2千以上。项12.如项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片,其中,在上述基材层与上述表面保护层之间还具有花纹层。项13.如项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片,其中,在上述基材层与上述底涂层之间还具有花纹层。项14.一种装饰树脂成型品,其至少叠层有成型树脂层、基材层和表面保护层,上述表面保护层由含有封端异氰酸酯的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项15.如项14所述的装饰树脂成型品,其中,在上述基材层与上述表面保护层之间还具有底涂层。项16.一种装饰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一体化工序,在一体化工序中,将项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片插入注射成型模具中,将上述注射成型模具关闭,向上述注射成型模具内注射流动状态的树脂,将上述树脂与上述装饰片一体化。项17.如项16所述的装饰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一体化工序之前,具备利用真空成型模具将上述装饰片预先成型为立体形状的真空成型工序。项18.如项17所述的装饰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真空成型工序中,包括将上述装饰片加热的工序。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成型性优异、并且能够对于装饰树脂成型品赋予优异的耐药品性的装饰片、以及利用该装饰片的装饰树脂成型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的一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的一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装饰片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的特征在于至少叠层有基材层和由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表面保护层,表面保护层含有封端异氰酸酯。在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中,由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表面保护层含有封端异氰酸酯,因而能够制成具有高的成型性、并且具有对装饰树脂成型品赋予高的耐药品性的功能的装饰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能够对装饰树脂成型品赋予高的耐药品性的详细机理尚不明确,但可以认为由于由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表面保护层含有封端异氰酸酯,所以在将装饰树脂成型品成型的过程中引发通过封端异氰酸酯的交联,能够提高表面保护层的交联密度使其较硬地形成,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得到的装饰树脂成型品表现出优异的耐药品性。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中,在供应于装饰树脂成型品的成型之前,通过封端异氰酸酯的反应没有开始,能够将表面保护层的交联密度维持得较低,所以成型时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保持适度的柔软性,还具备优异的成型性。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进行详细说明。装饰片的叠层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具有至少依次叠层有基材层1和表面保护层2的叠层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中,以对树脂成型品赋予装饰性等为目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花纹层3。另外,以抑制基材层1的颜色变化和不均匀等为目的,在基材层1与表面保护层2之间设置花纹层3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在基材层1与花纹层3之间等设置掩蔽层5。进而,以提高装饰片的成型性和各层的密合性等为目的,在基材层1与表面保护层2之间设置花纹层3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在花纹层3与表面保护层2之间等设置底涂层4等。还可以在基材层1之下设置粘接层6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的叠层结构,可以列举:依次叠层有基材层/表面保护层的叠层结构;依次叠层有基材层/花纹层/表面保护层的叠层结构;依次叠层有粘接层/基材层/花纹层/表面保护层的叠层结构;依次叠层有基材层/掩蔽层/花纹层/表面保护层的叠层结构;依次叠层有基材层/底涂层/表面保护层的叠层结构;依次叠层有基材层/花纹层/底涂层/表面保护层的叠层结构;依次叠层有粘接层/基材层/花纹层/底涂层/表面保护层的叠层结构等。图1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饰片,其特征在于:至少叠层有基材层和由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表面保护层,所述表面保护层含有封端异氰酸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24 JP 2014-060827;2014.03.24 JP 2014-060821.一种装饰片,其特征在于:至少叠层有基材层和由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表面保护层,所述表面保护层含有封端异氰酸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保护层还含有促进所述封端异氰酸酯的解离反应的催化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在5千以上。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保护层的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还含有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与所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在50:50~99:1的范围内。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保护层的厚度为1~30μm。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材层与所述表面保护层之间还具有底涂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由包含多元醇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10.如权利要求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冈咲惠斋藤信雄阿波爱小池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