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香庭专利>正文

一种并联型高铁专用轨道智能打磨机械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79145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2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联型高铁专用轨道智能打磨机械臂,包括并联支撑机构,所述并联支撑机构包括定平台,定平台下端面沿轴线方向均匀安装有三个并联支链,三个并联支链的顶端均安装在动平台上;所述动平台下端对称安装有四个四号液压缸,四个四号液压缸的顶端安装有可调打磨装置,四个四号液压缸可以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打磨高度,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地形高度下铁轨的打磨工作,可调打磨装置可以完全紧贴在铁轨表面来回打磨,打磨范围大,打磨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铁轨的全自动打磨功能,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消除了设备工作过程中的抖动状况,设备稳定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轨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并联型高铁专用轨道智能打磨机械臂
技术介绍
随着高铁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铁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高铁、动车、地铁的速度远高于普通的火车,因此对铁轨的光滑度要求很高,影响铁轨光滑度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在铁轨的主体生产成型后表面会有很多毛边毛刺,铁轨的光滑度差;二、将100米的超长钢轨之间需要进行二次焊接,但是焊接完成后留下的焊接点在轨道上极不平整,影响铁轨的光滑度;三、使用中的铁轨长期受到腐蚀也有可能产生锈斑,降低了铁轨的光滑度;四、铁轨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外面,铁轨表面附着很多尘埃,从而降低了铁轨的光滑度。铁轨的光滑度直接影响高铁、动车、火车、地铁的行驶速度和安全性能,因此在铁轨加工完毕或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进行打磨,主要原理为通过操作工人手动操作铁轨打磨设备进行打磨,这种人工辅助铁轨打磨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人工辅助操作,自动化程度低,打磨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2、人工方式操作打磨过程中存在抖动状况,设备稳定性能差,打磨过程中出现左右晃动现象,导致对铁轨的打磨力不均匀,铁轨打磨光滑度差;3、现有的铁轨基本上是工字型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并联型高铁专用轨道智能打磨机械臂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联型高铁专用轨道智能打磨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支撑机构(12),所述并联支撑机构(12)包括定平台(121),定平台(121)下端面沿轴线方向均匀安装有三个并联支链(122),三个并联支链(122)的顶端均安装在动平台(123)上;所述并联支链(122)包括焊接在定平台(121)下端面上的耳座(1221),耳座(1221)上通过销轴安装有一号液压缸(1222),一号液压缸(1222)的顶端通过螺纹安装有连接筒(1223),连接筒(1223)上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柱(1224),螺纹柱(1224)的末端焊接在移动圆筒(1225)上,移动圆筒(1225)套设在移动轴(1226)上,移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型高铁专用轨道智能打磨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支撑机构(12),所述并联支撑机构(12)包括定平台(121),定平台(121)下端面沿轴线方向均匀安装有三个并联支链(122),三个并联支链(122)的顶端均安装在动平台(123)上;所述并联支链(122)包括焊接在定平台(121)下端面上的耳座(1221),耳座(1221)上通过销轴安装有一号液压缸(1222),一号液压缸(1222)的顶端通过螺纹安装有连接筒(1223),连接筒(1223)上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柱(1224),螺纹柱(1224)的末端焊接在移动圆筒(1225)上,移动圆筒(1225)套设在移动轴(1226)上,移动轴(122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耳(1227)上,两个固定耳(1227)均焊接在动平台(123)的上端面上;所述动平台(123)下端对称安装有四个四号液压缸(10),四个四号液压缸(10)的顶端安装有可调打磨装置(9);所述可调打磨装置(9)包括安装在四个四号液压缸(10)下端的打磨支板(91),打磨支板(91)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移动机构(92),两个移动机构(92)内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打磨支链(93),两个打磨支链(93)之间采用焊接方式相连,两个打磨支链(93)的上端分别焊接有两根移动滑柱(94),两根移动滑柱(94)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香庭
申请(专利权)人:徐香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